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幼儿的告状行为及处理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那么,幼儿的告状行为有哪些种类呢?作为教师又怎样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本文我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谈谈幼儿的告状行为的分类以及对这些告状行为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幼儿 告状行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44-01
  1.幼儿告状行为分类
  (1)检举他人不正确的行为:这是幼儿在规则意识方面的突出表现,当孩子发现有人违背了老师指定的一些要求时而进行的揭发现象。例如:手工课上,文文大声告诉我:老师,嘟嘟没有把废纸扔到垃圾桶里,他都扔到了地上。
  (2)向他人炫耀自己:孩子天生就有表现的欲望,当他们做了一件好事或者穿了一件新衣服、新鞋子等就想让别人知道。如:“老师,××小朋友碰了我的新裙子”、等
  (3)寻求老师的帮助:孩子通过这种告状行为,是想借助老师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达到一定的目的。如游戏中,小涵来告状:“老师,这个玩具君君说他玩两分钟就给我玩的,都好长时间了,他还不给我!”
  (4)试探老师的意图:这种类型的告状是孩子往往不明白老师的要求和意图,不知道一些行为是否会与老师的意愿相违背而产生的。如:美术课上我教幼儿画小猫,旁边的瑞瑞看见明明在画面上画了几只小老鼠,就报告:“老师,明明在纸上画老鼠”我说:“可以呀,小猫画好了,大家可以发挥想象,添画背景”,瑞瑞听了马上坐下来也开始添画小老鼠了。其实瑞瑞的告状就是在问老师“能不能画小老鼠”。
  (5)助人为乐的行为:有的孩子胆小内向,发生事情也不敢主动告诉老师,于是就出现了助人为乐的告状行为。如:体育活动中凡凡不小心碰了文文一下,这时有两三个小朋友都跑来告状说凡凡打文文了,这样的告状一方面是帮助文文,一方面也是讨好老师。
  (6)向别人陈述事情的原因:这类告状主要是向老师讲明原因,陈述一种事实。例如有一次我到其他班开展美术活动,小朋友都开始操作了,唯独有一个小朋友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呀?”还没等这个小朋友张口,旁边的一个小姑娘就告诉我:“老师,他每次都是这样,一定要老师握着他的手他才肯画。”
  2.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对策
  首先,区分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不敷衍了事。
  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幼儿的一些告状无非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是孩子在对待外界人和事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作为老师一定要分清幼儿告状的原因,从具体的情况出发,结合幼儿告状的心理进行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如:对那些检举型的告状,教师应及时的问明情况后,对那些敢于制止、揭发别人不良行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同时检举出来的不良行为的幼儿还要在全体幼儿面前予以批评,以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而对于炫耀型告状、助人为乐型告状,教师首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肯定,鼓励其继续保持,但教师也要注意防止某些幼儿为寻求表扬而出现谎报、误报、乱告状的不良行为,避免一些不良心理的產生。而且教师对待幼儿的每次告状行为也不能马虎和敷衍了事,因为孩子们很在意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为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在他们的眼睛里,老师是最受崇拜的,老师是最可信赖的,老师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其次,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许多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上下都宠着,养成孩子很“独”。自己玩可以,和大家在一起就爱闹矛盾。小孩子之间闹意见是常有的事,不能一有点事就找老师,老师也不能“有求必应”,凡事都跑来看个究竟,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可以减少孩子的依赖性。
  (1)要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语言技巧
  孩子4岁以后,可以教他一些解决问题的基础词:是、不是,和、或,有些、全部,现在、以后,等等,这些单词会对他的交往大有帮助。还可以教孩子“我能参加游戏吗?我们交换玩一下好吗?你玩好了给我玩一会吧!”……等一些协商的语句,以解决与同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2)训练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年龄小,在成长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老师都要鼓励孩子把他所能想到的主意都讲出来,无论他的想法多么愚蠢、荒诞,都不要取笑他。然后,跟孩子一起讨论这些主意,也可以让孩子跟他的小伙伴一起讨论,选出大家认为最好的主意。这种训练重复得多了,孩子面对问题时就能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办法,更灵活、更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通过各种活动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让孩子多些实践和体验。在幼儿园可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听故事、看电影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另外还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事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最后,教育孩子多看别人的长处
  让孩子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教育孩子不管别人做得如何,自己应该按照要求去做,且有勇气坚持下去。这对培养孩子健康的独立的人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了解告状的原因,适时的予以引导,让孩子在告状中丰富认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