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团体干预辅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案例简介
  通过手机依赖症MPDS的诊断标准,结合手机依赖指数MPAI的量表分析(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于2008年编制,从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四个维度进行测评),筛选出10名手机依赖指数较高的同学,均为男生,年级大二,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平均超过6小时,不同程度的出现生理性不适症状,如头晕、心悸、视力下降、胃肠道功能失调、失眠、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躯体疼痛等,同时了出现较为相似的心理不适症状,如易怒、情绪波动大、焦虑、抑郁、伴随有孤独感、挫败感、人际交往障碍、学习认知障碍,甚至出现部分社会功能受损或行为失当。
  二、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一)案例分析
  通过手机MPDS诊断标准,这10名同学均符合以下标准所示7项及以上的症状,因此可以确定为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综合症的13项检测标准为:
  1.手机始终在身上,否则会感到不适应,无法集中精力做其他事。
  2.经常误认为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起或震动,会时不时拿出手机查看。
  3.别人的手机铃声响起,会错误判断为自己的。
  4.会下意识地找手机,有时手机拿在手上才觉得踏实。
  5.手机没信号或信号弱时会出现情绪烦躁。
  6.如果手机铃声长时间不响,会觉得不适应。
  7.吃饭时手机放在桌子,害怕遗漏掉任何信息。
  8.睡觉不关机,手机电量不足时会担心或焦虑。
  9.任何场合不关机,哪怕是在需要关机的情况下,也将手机设为震动或静音。
  10.闲下来时第一件事就是摆弄手机。
  11.与人沟通更依赖于手机,利用微信、QQ方式多于面谈。
  12.接听电话时会感觉到手机辐射。
  13.有手脚发麻、头晕、肠胃功能失调、眼睛干涩、肩颈疼痛等症状出现。[1][2][3]
  (二)解决方案
  1.第一阶段:采用系统脱敏法,对抗条件反射产生的焦虑、不安、烦躁情绪。参与团体干预辅导的10名同学均自愿接受辅导,听从辅导老师的安排,同意无条件将手机交于辅导老师暂管。交付手机2节课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躁不安,给予相应的安抚,情绪放松后继续上课,半天时间归还手机。持续三天时间,基本可以适应。
  2.第二阶段:采取系统脱敏法,辅以转换替代法,进行渐进式干预。暂存手机时间延长至一天,时时密切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显示,早上有课时还能够正常上课,下午无课就显得无所适从,遂与任课老师沟通,稍微修改一下授课方式,课堂多提问,多做动手练习,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在下午时间安排短时间的竞技比赛,如篮球赛、拓展活动或专业竞赛与展示等,尽量多的占用他们的课余时间,晚上归还手机。持续一周时间,由于白天的学习和课余活动安排地较充实,参与辅导的同学们无论精力,还是体力都迫切需要补充,晚上入睡的时间明显缩短,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大幅度减少,而且睡眠质量普遍较高。一周后没有再出现过失眠现象,同时躯体疼痛、头晕等症状都有所减轻或消除,但是有一半的同学是抱着手机睡着的,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相对还是较高。
  3.第三阶段:进行系统脱敏第三级,加以正向强化法,进行协同干预。保管手机时间延长至三天,周期为10天,同时引入部分社会实践内容,利用地域之便,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的入户走访与问卷调查,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进行亲身体验式调查,晚上进行数据分析与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感受与见解,同时扩大范围,在全班或全系内给予肯定与奖励,强化正向行为,形成先进榜样典范,使他们的注意力由手机转移到其他方面。
  4.第四阶段:进行巩固与加强。经过20天的干预辅导,同学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同时进一步进行合理引导,使他们学会合理地使用手机,卸载以前产生手机依赖性的游戏软件,或相关的APP,认识到手机有益的一面,强化网络的学习与认知功能。
  (三)处理结果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系统辅导,10名同学的手机依赖指数已降低到正常水平,所有生理性不适反应全部消除,焦虑、抑郁亦已消退,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同时学习成绩有所上升,通过老师和同学反映,听课质量、作业质量明显提高,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创新性的观点。
  三、经验与启示
  (一)手机依赖的危害及原因
  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中国手机网民共有7.51亿,其中青年学生是使用最多的群体,大学生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生活状态。精神科医生认为,手机依赖实际上是一种“过度使用”的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是一种“成瘾行为”,通过手机不断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满足与愉悦,不仅危害到自身身心健康,淡化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弱化了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在于大学生本身和外界的条件,即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从个人主观因素,即内部原因来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自身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情绪的掌握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认知的不够成熟都有可能导致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北大心理咨询副主任徐凯文老师曾提出過“空心病”这个理念,指出北大现有四成以上的学生有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学习和生活没有意义。中国精神病学、心理学泰斗许又新也描述过“无聊神经症”,大批的大学生加入这一行列,正是给了手机网络以趁虚而入的机会,填补了这一心理“空白”,来满足大学生一时的“需求”。
  从外界客观因素,即外部原因来看,手机网络有着虚拟性、多元性、匿名性、即时性、平等性等特点,填补了大学生对现有的固化教育模式下的无聊心理的需求。目前许多高校授课形式较单一,基本采用传统的说、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活动也多陷于形式化、任务化之中,使得许多大学生宁可从手机中寻求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同时社会支持系统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欲,许多学生的家长、亲戚、朋友也喜欢用手机进行交流,吃饭、聚会离不开手机,这种习惯化的生活方式,使大学生把手机依赖认为是理所当然。
  (二)降低手机依赖程度的对策与启示
  1.学校层面:引导大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加大宣传力度,维护课堂秩序,并且有必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和规范。同时,可以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此环节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章节,理论联系实际地夯实心理健康课的成效性。对“手机依赖”的同学,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学会提升自制力,必要时介入心理干预,摆脱手机成瘾的危害。
  2.教师层面:许多学生说“老师上课的精彩程度与手机流量的消耗程度成反比”,可见,授课方式的枯燥乏味,教学质量的低劣不足,是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教师应适时地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互动教学,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进行创造性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3.个人层面:培养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规划学业、职业生涯,对手机保持理性态度,建立生活的重心,完善自我兴趣,主动充实自我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138-139
  [2]王纯.关注手机依赖综合症[EB/01].[2005-01-28].http://www.
  39.net.diease/jbxl/cjjb/84816.html
  [3]李丽,梅松丽,牛志民等.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5,28(12):73-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