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贡山县羊肚菌种植技术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羊肚菌产业是贡山县草果、山药等产业后的一个新兴产业,对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贡山县气候条件优势、工业化发展水平低,为羊肚菌种植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也为贡山羊肚菌“贴上”名副其实的生态标签。
  关键词 羊肚菌;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26
  1 贡山县羊肚菌种植发展情况
  贡山县于2015年初次尝试种植羊肚菌取得成功,随后县政府全力推进羊肚菌种植产业发展,从2016年起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种植面积。截至目前,贡山县种植面积达133.3 hm2,覆盖5个乡镇,惠及2 000农户,还注册成立了贡山县汇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贡山县福兴农民专业合作社[1-2]。
  2 贡山县种植羊肚菌的优势
  2.1 气候条件优势明显
  羊肚菌种植周期一般是从上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共计6个月,特殊地区可能会提前或者延迟,以种植区的实际气候条件为准。贡山县可以提前到9月中旬种植。1)温度适宜。羊肚菌在0 ℃以上、25 ℃以下都可以存活。出菇以后的最佳温度是15~18 ℃;一般不得低于
  5 ℃,温度偏低只会延长羊肚菌的生长周期,温度偏高不仅会使羊肚菌品质下降,而且会造成减产或是绝收。
  2)多雾多云天气,在一定程度满足了羊肚菌喜三分阳七分阴的生长习性。3)多阴多小雨天气对土地保湿有很大的作用。同时,羊肚菌生长需要足够的水份,一般土表湿度要保持在65%以上,出菇及生长期间甚至要达到80%的湿度。4)风力小对羊肚菌种植大棚没有破坏作用。
  2.2 植被好,森林面积广,可以尝试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不仅成本低,而且管理相对简单,但不宜大面積推广,应进一步探索林下(防野生)试验、示范种植[3]。
  2.3 农户小面积种植风险小,便于精细化管理
  村民使用的喷雾器浇水、管道引水浇水有利于小菇存活。羊肚菌生长虽然需要足够的水份,但是如果像其他地区一样引大水对田地漫灌,不仅会降低小菇的存活率,还会影响大菇的品质。
  2.4 利用海拔高差大的优势,可以尝试羊肚菌反季节栽培
  低海拔地区进入羊肚菌采收的结束期前后,高海拔地区开始栽培。最高海拔5 128 m,最低海拔1 170 m,海拔高差达3 958 m。
  2.5 区位优势明显
  贡山县地处偏远,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低,加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使贡山县的生态环境得以进一步保护和优化,为羊肚菌栽培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
  3 羊肚菌种植成本预算、效益分析
  3.1 贡山县羊肚菌种植成本
  每667 m2地总投资约0.87万元,其中:采购羊肚菌栽培种和营养袋,每667 m2地配套使用羊肚菌栽培种300包和营养袋1 000包,共计5 300元;遮荫网3卷1 200元;投工投劳及其他1 000元。
  3.2 羊肚菌种植效益分析
  为准确掌握羊肚菌种植的实际产量及效益,2017年贡山县羊肚菌平均667 m2产鲜货约108 kg左右,晒干后约为10.8 kg。按贡山县汇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羊肚菌订购协议,按鲜菌100元/kg,干货约800~1600元/kg的价位进行计算,平均每667 m2的产值达1.08万元,扣除种植成本0.75万元,平均每667 m2纯收入约为0.21万元。可见种植羊肚菌是一项时间短、见效快的致富项目。
  4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
  4.1 地块选择
  选择平坦、土质肥厚、不太黏、不太沙的土壤,既能渗水又能保湿,最好不黏脚的土壤,土粒以手指头大小的疏松土质,不适应过干、过湿的板结土壤。先把石灰粉均匀撒施在地块上用旋耕机将地翻1~2次,清理石块、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太阳暴晒3 d。然后用人工作厢,厢宽60 cm,长度根据地块确定,厢面间距30 cm,在厢面边缘15 cm处分别用锄头理出两条宽10 cm、深7 cm的播种沟。在播种前1 d将播种沟用水洒湿。
  4.2 播种
  1)掌握好播种季节,一般最适宜在11月播种,每667 m2用种300~400瓶菌种。2)将菌种从塑料菌种袋中掏出,放在大盆或大桶中,用手捏碎,并用浓度为0.05%的“助发剂”液浸泡1~2 h,混合均匀,将菌种均匀撒在整好的播种沟内,再用开沟的土壤覆盖3 cm厚,然后在厢面上立即覆上黑地膜,黑地膜保水不长草。地膜以100 m×0.008 mm的规格为宜,667 m2用量为2.20~2.50 kg。
  4.3 搭棚。
  播种后立即搭棚,一般宽度每4箱一棚,高度1.8 m,用竹子搭建,上盖单层遮阳网,长度不限(不超过30 m)。
  4.4 浸水
  浸水是羊肚菌栽培的必要程序,但浸水要根据气候干湿而定,一般播种后15 d左右,可浸水1次,浸水程度以水淹没表土90%为宜,然后立即停水,让水在短时间自然渗透或排干,总之要让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以后大约每隔30 d左右浸水1次。大约从播种后到出菇前要浸水2~3次,出菇后不适宜浸水。
  4.5 放袋
  在第1次浸水后,大约7 d左右土表面就会出现白色孢子,像霜一样白茫茫的,趁白色很多很厚时就开始放袋,30~40 cm放1袋。只要保持土壤湿度,放袋7 d后菌丝从土上窜入袋内,并向上生长,若气温为10~15 ℃,大约20 d菌丝就可长满袋子,袋子周围会出现一圈浓浓的白色菌丝,长满后几天就可以移走袋子。
  4.6 羊肚菌的病虫害防治
  4.6.1 主要病虫害
  1)容易发生霉菌(绿霉、木霉、根霉)。2)容易发生虫害(蛞蝓、跳虫、螨虫、线虫、菌蛆、菌蚊等)。
  4.6.2 病虫害防治
  霉菌的防治方法如下。1)菌种生产或栽培期间要尽量避免高温。1)菌种生产场地环境要求清洁卫生、通风、干燥。3)防止播种栽培季节过早、温度过高而产生杂菌。4)严格控制菌种传代过多,防止造成菌种退化。5)菌种生产及保存期需在低温下,菌龄不超过50 d。
  虫害的防治方法如下。1)尽量在低温季节栽培可以减少虫害。2)栽培时在场地周围喷洒石灰、消毒剂等即可杀虫卵。3)羊肚菌出菇后,主要有蛞蝓夜间也出来偷吃小菇,可以洒杀蛞蝓的颗粒状药诱杀。4)用肉眼一般看不见跳虫、螨虫,它们专吃菌丝体,在防治时一定要对菌种、原料、工用具进行消毒处理,在周围环境可喷洒灭螨灵或其他杀螨剂。
  4.7 羊肚菌的采收及加工
  4.7.1 羊肚菌的采收
  羊肚菌一般在3—4月生长旺盛,1 m2有20~50朵,从子实体出现一般7~15 d后就可以成熟,成熟标准是子实体颜色由深变浅,菌帽网眼充分张开,由硬变软时可采收。采摘时用手捏住菌柄,左右摇动连同菌根一起拔出,顺便剪去泥脚,分级放入筐内。采收时要注意不要伤到附近的小羊肚菌,每天要及时采收,直至不再出现子实体。
  4.7.2 羊肚菌的加工
  羊肚菌采摘后要及时晾干或烘干,否则会被线虫和菌蛆啃咬。干燥后的羊肚菌用密封塑料袋盛装,保持菌体完整,避免碰撞。
  参考文献:
  [1] 牛斗锡.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8(4):3-5。
  [2] 牛斗锡.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J].浙江食用菌,1997(5):78.
  [3] 王波.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