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农村寄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一些小学生为了完成学业或者获得更好的教育环境,被迫接受寄宿生活,因此这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问题,以及他们的思想情况就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培养寄宿小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寄宿;良好习惯;培养
  
  引言:小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小学生就可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有很大帮助,然而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小学生为了完成学业或者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就必须开始寄宿生活。由于这些学生年龄比较小,一直没有离开过家人,很多生活问题都需要家长的帮助,所以在寄宿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十分关键,首先能够让他们尽快适应寄宿生活的节奏,其次可以增长他们的生活技能,最后良好的习惯能够让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有条理。如果教师能够多在寄宿的小学生身上多花费一些精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多农村的寄宿学生成才的几率会更高一些。
  一、在农村小学生寄宿之处就严抓行为习惯管理工作
  一般情况下,在小学阶段就接受寄宿教育的小学生在来到学校之前所接受的学前教育都很少,主要是因为当地缺少适合的教育机构,因此在来到学校之前,他们的行为习惯都来自于家庭教育。然而很多寄宿小学生都是由老人带大的,因此在习惯教育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基础。很多小学生身上存在很多问题,在来到学校之后,他们的所有习惯都要重新养成,如果教师不能紧抓这个重要阶段的教育,以后的教育工作将会遇到更多困难。虽然这些小学生在生活习惯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些学生像白纸一样,教师是他们在学业道路上的第一个管理者,教师所说的话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即使在家里再调皮的小学生,见到教师以后都会惧怕几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态,在他们还没有熟悉的情况下树立起威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课、吃饭、就寝习惯,让他们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规律性。一旦习惯养成,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会比同龄不住校的孩子更快的成熟起来,做事情更加条理清晰,教师的工作也比较容易进行。
  二、明确寄宿要求,让小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他们的行为习惯,如果小学生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那么他们就不可能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学校在开展对寄宿生习惯培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为什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首先清洁的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学生可以少生病。其次干净整洁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一定要十分明确,不能朝令夕改或者含糊其辞,小学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十分认真,这些要求很可能成为他们很长时间内的行为准则,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生活习惯,所以学校一定要制定出完善的寄宿守则以及日常行为规范,让小学生能够生活自理、主动学习、拥有良好的卫生和安全意识。但是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因为每个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有原因,對症下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寄宿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生活环境就行为习惯的营造十分重要,如果校园氛围不好,习惯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创建良好的寄宿环境,小学生的寝室要整洁舒适,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适当的张贴一些提示性的标语,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知道自己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其次是教学环境要适合寄宿小学生的需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一些关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快养成独立自学的习惯,填补他们寄宿生活中没有家长督促学习的空白。最后要有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经常更换板报,在校园里多张贴一些指示牌,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等等。让寄宿小学生在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氛围,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经常和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寄宿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都无法代替的,因为家庭能给予小学生一种安全感和温暖的感觉,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家庭的关心,小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这很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所以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寄宿习惯,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很多农村小学生开始寄宿生活主要是因为家长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对他们进行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更需要知道家长的关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父母也是同样爱着自己,不会产生自卑感,拥有健康的心理。现代时候科技手段比较发达,通讯便利,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越来越方便,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和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将学生目前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将自己的担心和想法反应给教师,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拥有一个更加有爱的环境。有了教师的关心和家长的关爱,小学生才会不容易对各种习惯产生不适应或者逆反,他们才能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五、注重榜样和伙伴的力量,培养小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习惯
  小学生最擅长的就是模仿,周围人在做什么,没多久他就会有相同的表现,因此小学生之间相互模仿的作用一定不容忽视。寄宿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区域,每个地区和家庭都会有不同的行为习惯,短时间内是无法统一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在班级或学校内树立起一些典型,比如谁的寝物做的最好、谁的个人卫生习惯最好、谁最文明等等,这样在小学生的心里就会有一个标准,按照谁的样子完成什么工作就能够得到表扬。教师和可以让他们形成学习小组,在小组里,小学生要共同完成一些任务,行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在小组内,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还能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小学时期,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那么的纯洁,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不会存有什么私心,目标一定是取得胜利,他们往往看见的都是对方身上的优点,而且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天生不服输的心,所以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就能够变得更加优秀。
  结束语:农村地区的寄宿小学生是当今社会上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因为小学生在很多家长眼里还是一群孩子,但是他们却要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人的照顾开始自立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这些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教师配备十分关键,如果教师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变化情况,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让他们健康成长,不会因为寄宿生活而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宗武.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教育革新2010(5).
  [2]马桂芳.农村小学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途径探究[J].教学研究2018(7).
  [3]车挺玮.农村寄宿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刍探[J].成才之路2018(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