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无领导小组讨论引进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能深化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面试技能,有效服务就业。本文在总结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基本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引进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详细阐述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的设计方案和重要环节。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
  
  引言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以培养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熟练的管理实务技能,富有公共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学生要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维转变之时代要求,具备对现实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而“案例”能把我们带到最真实的世界,面对现实的挑战,综合地运用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案例是很好的调动知识整合的教学工具。案例教学有助于我们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特别是有助于对公共理论、政府决策和管理实践的理解。案例教学也非常适合成年人的学习特点:目标明确、理解记忆、平等理性等。因此,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性。
  一、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都会引入一些具体案例,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加深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在实际的授课中,案例教学有没有实施成功,是不是真的达到了它该有的效果和目的,是一个未知数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选取不合理。并不是任何一个公共管理事件或者政策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课堂
  教学案例,好案例要真实切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又要具有热点性、冲突性和创新性,能够引发冲突,使学生发散思维,展示想法,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案例的背后要隐藏有一个分析的工具,这个分析工具也可以是一种相关理论原理,也就是每个教学案例要能说明一个理论/观点。如果随随便便找个案例,可能只能告诉学生一种公共管理现象,而没有办法进行深层次分析。
  2.学生参与度不高。案例教学的目的是用参与和体会引起共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目前的本科生案例教学往往采用第一种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方法进行授课。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对整个案例的把握和引导要非常好,一旦引导不力或者学生兴趣不大,就会讨论不充分或者很难继续讨论下去,到最后容易变成老师一个人完成整个案例的讲解,学生仅仅听了而已,达不到案例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3.案例教学浮于表面。目前很多课程是为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以为课件中加一些案例进去就是案例教学,其实不然,这只能算案例展示。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对案例教学有足够的驾驭与引导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的事例中提出问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充分挖掘案例背后的理论和方法,真正实现案例教学。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引入公共管理案例教学
  无领导小组讨论(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LGD)起源于1920年至1931年间的德国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近些年来,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开始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方法来选拔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一种经常被使用的人才测评方法,一般由6-8人不等组成一个讨论小组,所有参与者得到相同的信息,每位成员的地位都平等,并且都未被分配任何具体的角色。讨论中,要求他们分析有关具体问题,展开充分讨论,最后形成小组一致的意见并提出最终的解决方案。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可以检测考生的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情绪的稳定性、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非言语沟通能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由于小组中成员没有事先设定明确的领导角色,因此 这种方法成为“无领导小组讨论 ”。
  1.深化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共管理课程内容
  正如前面所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目的是用参与和体会引起共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而目前的本科生案例教学往往采用第一种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方法进行授课,学生参与度不高,案例分析往往浮于表面,不够深入。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对案例的充分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化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同时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和具体政策的分析能力,同时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有效服务就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面试能力
  目前,大企业的校园招聘、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都在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的面试都离不开无领导小组讨论,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更需要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技术,并能够加以锻炼,应对马上要面对的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因此,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尤其是毕业班的课程中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效果的。这是有效地将教学与人才测评相结合,为学生面试打下良好基础,是服务就业的有效方式。
  3.实现教学相长,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传统教学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学生通常较为被动,而在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参与进来,真正成为课堂案例教学的主体,他们可以围绕一个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变被动为主动。而与此同时,“无领导”不等于“无组织”、“随性”,它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前做足授课准备,除了讲解好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系统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相关知识和讨论流程、选取好具有针对性的公共管理案例、设计好讨论的题目、准备公共管理案例材料、布置讨论场地等,而且在学生整个讨论过程中还需要授课教师仔细聆听,细心观察,详细记录,结束后还要立马进行详细点评,并结合理论知识详细讲解案例。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除了讲好课,还要善于组织,反应迅速,做好点评。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教学设计方案
  在公共管理案例式教学中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流程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技术培训——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公共管理案例议题准备——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解析和总结评价。具体而言:
  1.无领导小组讨论技术培训是前提
  在开始案例教学之前,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技术培训。大部分学生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和环节都不是很熟悉,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应该加以体现。在课程教学安排的初期,就安排一次无领导小组讨论培训课,可以授课教师自己讲授,也可以通过邀请熟悉这一讨论方式的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同时结合一些简单的案例进行演示,甚至让一组同学先进行模拟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项技能,然后在之后的案例教学中加以运用。
  2.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环节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升华,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在课程教学设计中,首先对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做详细的讲授,让每位同学基本掌握对课本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内容和思想,只有熟悉了理论知识之后才能使用这些理论。一般首先安排一次课程讲授理论专业知识,再安排一次课程进行相关案例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穿插着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理论课堂和案例教学课堂的有效衔接很重要,要做到内容上和主体上的传承性和连贯性。
  3.案例议题的准备是关键环节
  案例要具有很好的真实性、目的性、时效性和代表性,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又具有热点性、冲突性和创新性,能够引发冲突,使学生发散思维,展示想法,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顺利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所以案例要基于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紧紧围绕该理论,旨在培养学生特定的能力,选取有代表性的或编制特定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给学生创造一个现实的公共管理和政策分析情境,设定特定议题,提出特定现实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案例议题设定有很多种方式,主要有:开放式、两难式、资源争夺类、实际操作类等等。在案例的选取和问题设定上除了要紧紧围绕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外,还应尽量贴近学生,选择学生关注的公共管理热点问题和案例,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兴趣。
  4.无领导小组讨论开展是重点环节
  在选取完公共管理案例并设定好特定的问题之后,进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正式实施阶段。完整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大约需要 45 分钟,具体流程如下:(1)开始阶段。简单布置好讨论作为,然后教师介绍公共管理案例背景资料或者播放案例视频,并宣读设定好的讨论题目,简要说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注意事项、基本环节和时间安排。简单分组(一般以6-8人为一组)后,学生就位,教师宣布讨论开始,开始计时。(2)个人自由表述阶段。每个学生的组内地位平等,不指定任何角色定位,不规定发言顺序,组内自行決定谁最先开始发言,但每人只发言一次,初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计时者(自行产生)控制好每人发言的时间2-3分钟。(3)自由讨论阶段。每个人阐述完自己观点之后,进入自由讨论阶段,学生开始自由讨论,可以补充阐释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应对,也可以适当总结前面讨论的核心观点,在相互讨论和辩论中慢慢得出小组的一致讨论结果和意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作任何引导和插话,学生自己“表达自己意见、达成小组意见”,在讨论过程中形成较为一致的见解、比较清晰的“领导者”以及总结发言人,领导者有时候不只有一人,还会出现领导者的协助者,这个阶段一般时间控制在15-20 分钟。(4)总结发言阶段。每个小组最终都要在课堂上陈述本组的讨论结果或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者的产生也是完全在组内讨论过程中自发形成,总结发言时间一般控制在3-4分钟。
  5.评价反馈是保障环节
  教师在案例背景材料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主义事项阐述完之后的整个讨论环节是不讲话的,做到不引导、不组织、不插话、不评价,只是认真做好观察和记录,等讨论全部结束后再根据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议题内容、学生的讨论能力、学生的主要观点等方面作出一一点评,并最后详细讲解所讨论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内容,学会用公共管理课程所学知识提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逐一对参加讨论学生有效发言次数、在团队中的作用、谈吐方式、动作表情和发言语速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相关技能,实现案例教学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式教学设计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李泓波,刘龙龙.无领导小组讨论在经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6(03):24.
  [2]王玉倩.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02):127-129.
  [3]金鑫,李维刚,邵华清.无领导小组讨论在经管类课程案例式教学中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 (05):59-60.
  [4]黄军.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实践实验性课程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探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06): 61-65.
  [5]甘毅,朱月珍.“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188-189.
  [6]李维刚,金鑫,张宇.基于探究性教学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式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 (02):12-13.
  [7]王东强,田书芹.“无领导小组讨论”在行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9(04):165-1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