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案例教学法在森林防火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课程组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森林防火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师课前给出教学案例、学生讨论分析等阶段的教学过程,以解决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缩短了理论教学与业务实践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改革;森林防火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0-0097-02
   一、研究背景
  森林防火工作对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和林业发展的意义重大[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了森林公安队伍将在森林防火工作当中肩负重要责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全国唯一一个为森林公安队伍培养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森林防火为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必修通识课程。森林防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首先,森林火灾具有偶发性,尤其是重特大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我国偏远林区[2]。而学校地处华东经济发达的少林省份,学生能够亲临森林火灾发生现场的机会非常少。其次,森林火灾发生后,近距离观察并扑救森林火灾的危险性较高。最后,专门用于森林防火教科研工作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非常高,学校无法承担。因此,我校的森林防火教学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对一些授课内容感觉枯燥且难以理解,采用案例教学法成为森林防火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案例的两难情境,而答案并非一成不变。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3]。案例教学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并付诸于实践。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森林消防学院近年来在森林防火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与科研项目以及社会服务相结合,不断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在讲解林火基础理论和森林火灾扑救战法的过程中经常插入一些案例,尤其是对经典战例的分析,使学生领悟到这门课程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森林防火在森林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1.案例的整理。案例的来源和选择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森林防火课程中所选的案例应该考虑其典型性、时效性和客观性。基于以上特点,针对教学的案例素材需要综合以下方面进行筛选:
  第一,通过与森林防火业务部门项目合作和业务交流的方式与全国各级防火办、森林公安局专门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调研探讨,根据国家和地方森林防火部门的现状以及业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是最符合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需求的,也是最符合森林公安对我校毕业生的需求的。
  第二,案例还可以对一些产生深远影响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森林火灾进行详细讲解,诸如此类的事件往往社会上的新闻媒体也会大量报道,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198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五·六”特大森林火灾、1988年美国黄石公园森林大火等震惊中外众所周知的森林火灾,并结合影像资料进行讲解,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这些案例素材的获取相对容易,但是有些资料仍需要深入基层且亲赴现场才能获取。总之,案例的整理筛选是应用本教学方法的关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的实施。如果整理案例是教师搞好案例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么组织好课堂案例讨论环节则是案例教学接下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情况,根据重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适宜讨论分析的案例。案例分析课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代表发表本组对案例分析后的见解,每组发言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发言结束后该组还需接受教师和其他组同学的提问并做出解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的讨论氛围,因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环节,从案例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案例分析讨论完成之后,教师还应根据教学情况带领班级同学进行小结。
  3.案例教学的考核评价探索。森林防火课程在教学改革之前的考核方法与我校其他多数课程类似,考核形式单一,不仅不能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且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案例讨论比传统的课后作业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将案例讨论纳入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提高对案例教学引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重视程度。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员从注重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学生想要很好地完成有关问题的讨论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让零散呆板的知识点化为整体生动的知识链。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仅仅是信息的引导者和咨询者,只需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而教师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使学生更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能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对其今后从事公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有一定的依赖性,加之学校平时的警务化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普遍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抱有一定功利之心,只满足于取得漂亮的考试分数,对本次案例教学改革会觉得太浪费时间,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需要课下花费较多时间做相关准备,因此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完成角色的转换,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此次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三、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法对我校森林防火课程教学有很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第一,专门教材缺乏。虽然国内有森林防火课程的相关教材,但是适用于森林公安行业教育有一定针对性的却基本没有,有关森林防火工作方面案例的教材更是严重缺乏。总体来看,市面上涉及森林防火课程的教材偏少,且基本以林学内容偏多,较少涉及诸如火灾案件调查、防火监督检查等公安业务内容,而关于此类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师资力量不足。森林防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在组织案例教学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有部分案例是来自基层森林防火业务部门。虽然课程组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实践经验贫乏,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
  第三,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森林防火为非警务类课程且不属于全国公安联考的考察内容,我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如何通过案例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案例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难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生动案例的引导也无法激发其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采用严格的课程小组内部考核机制来考核其参与度。
  案例教学法是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教学方法,适应了我国公安院校“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也是今后我校森林防火课程组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案例教学法对课程组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需具备沟通协调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由于我们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课程组将一起进一步加强案例库的建设,不断提升师资力量,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龙,刘菲,金森,邸雪颖,胡海清.森林防火课程综合实习改革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57-58.
  [2]王颖,杨志高,刘江龙,张贵,曹小玉.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07):1351-1355.
  [3]柴翠元,王亚男,任晓燕.案例教学法在医药企业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7,6(19):12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