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导课中的巧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为终身学习数学奠定基础。如何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对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导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导课
小学数学学习主要为今后初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它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小学生人生成长中发挥着不可言喻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实现课程的有效导入,虽然在课堂上占用时间不长,但却支配着学生整节课堂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当前多媒体普遍应用于教育领域,它能够通过情境创设实现新旧知识衔接,为新授课环节做好铺垫,而如何实现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导课中的巧用,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利用多媒体实现导课新颖化,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课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是对旧知识的复习,更是对新知识的有效牵引,因此,导课设计要富有情趣,能够博得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导课新颖化,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化地认识和思考所学知识。
以“周长”单元教学为例,考虑到小学生对周长概念没有认识,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小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引出“周长”概念。比如“亡羊补牢”的故事,将整个故事过程采用漫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第一幅图片展示一圈篱笆围了四只羊,第二幅图画中一只羊将篱笆撞破跑走了,古人呆呆地站在旁边思考着什么。在授课前,我问同学们“图上古人的一只羊跑了,为了防止其它羊跑走,古人该怎么做啊?”学生会立马答出“把篱笆补好”,我紧接着再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帮助古人知道需要多长篱笆呢?”此时学生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通过稍加提示,学生们知道用绳子将篱笆围一个圈,看看绳子用了多长,就是需要的篱笆长度。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围着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告诉学生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学生在好奇中也很自然地投入周长学习环节。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导课情境
多媒体在导课教学环节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投入到情境之中,感受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为此,利用多媒体来创设一种生活情境帮助教师实现新课程的导入,不但能够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跟随教师进入新课程学习。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从小学生身边事物入手,情境中的元素要符合小学生情感认知和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吸引注意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以《认识图形》为例,小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还没有正规的概念意识,为了规范小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展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如人行道的地砖、衣服吊牌、玻璃窗、钟表、方巾、生字卡片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类,有的按方形和圆形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让按形状进行分类的学生举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说出这边是方形的,另一边是圆形的。再次引导学生“为什么方的一组里边还是有形状不一样的呢?”为了让学生对“方”有初步认识,教师让学生自己按照多媒体中展示物体的形状用纸张做出来,通过上下对折或者左右对折中体会长与方的感觉,进而在教师一步步的指导下进入“认识图形”的課堂学习中。
三、利用多媒体将数学知识动态化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导课中还能够实现知识的动态化,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存在的内在联系。多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眼界。小学生本身主观意识比较差,精神不容易集中,要保证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必须进行好导课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新颖的知识展示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有初步认识,并且能够根据不同角的特征进行辨别。利用多媒体导课时,教师可以模拟角的变化,用动态的形式展现锐角——直角——钝角变换过程。先从一条直线开始,然后角度慢慢张开,锐角、直角、钝角时各停顿一下,加强学生记忆。每停顿一下让学生观察到的角度模仿着画下来,最后再进行比较。此种动态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还能够清楚直观地了解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使抽象概念更具体。
四、利用多媒体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数学学习存在很强的联系性和逻辑性,以前学习的知识基本是新知识的铺垫,而新知识又是对旧知识的延伸与深化,因此,导课教学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引导与启发学习新知识。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折线形记忆,上一次掌握的内容如果没有及时复习,过一段时间后记忆就会减弱,这也是造成数学学习出现困难的因素之一。随着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数学知识也会相应加大难度,知识联系性也会更强,如果各章节之间教学脱节,很容易影响学生整个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效果。而导课环节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实现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自然过渡。
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利用多媒体制作PPT,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为了实现新旧知识衔接,教师可以在每章节的PPT开头列出上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然后再有效引出本节课堂要学习的新知识。此种导课教学方式能够降低学生步入新课堂的难度,使学生很自然地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数学综合实力。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导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言喻的作用,不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利用多媒体巧设情景、展现动态化知识演变、加强新旧知识连接,充分发挥其在导课教学中的优势,辅助数学教师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管勤厚.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导课中的巧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11):62.
[2]田燕芬.巧设数学课堂导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