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BL教学法与线上APP对低段学生语用启蒙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部编教材的逐步使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凸显,而对语言文字的科学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最为基本的落实方向。在低段教学中,有效、高效地做好语言启蒙是该学段的教学重点。随着信息可视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可将PBL教学法与线上APP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为载体,逐步激发孩子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兴趣,形成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雏形。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倡导所有学习活动均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借鉴在教学中,教师改教为导,为学生创设诸多语言问题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还能依托线上APP的可视化技术,有效、高效、众效地利用统编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为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做了充足的准备。
  一、构建以PBL教学法为核心的语言文字启蒙模式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积累、語感培养、学习习惯以及思维品质等,而对低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启蒙无疑是实现核心素养尤为重要的一环。PBL教学法倡导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作为组织者、问题提供者、引导者,应当先吃透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并将语言积累、语感培养和语言运用相结合,使低年级学生从开放性的问题入手,在教师与家长的帮助下,通过PBL小组学习过程,形成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初步思路与方法指引,达到有效启蒙。我通过实践,尝试将PBL问题式学习模式与线上APP结合,启发学生探索与运用语言文字。
  二、PBL教学法结合线上APP,开展语言文字应用启蒙
  (一)以问题开启探究语言文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处于由接触到初步运用的阶段,重点在识字写字、朗读说话、写话。因此,要想达到对教学重点的落实,教师需先行制定出合理的“大问题”,将以上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重点针对性地融入问题中,给学生以学习方法及开放、探究性思维方式的启蒙引导。
  1.对语言知识的指引。
  在学习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中,我先梳理出该课的两个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多样识字,并加以运用;体会课文中“我”矛盾的心理变化。围绕这两个教学重点,我在第一课时设立两个开放式问题:(1)小组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的所有生字,找到更多和这些字很像的课外生字?(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你有同样的感受吗?通过两个线上APP “群里有事”和“班级优化大师”的公告功能,将两个问题在线传递,学生及家长均可参与到该问题的探究中,形成对基础的汉字识字学习和完整句子的表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氛围。
  2.对表达思维的开发。
  在学习统编教材一下《文具的家》中,我再次围绕教学重点,梳理出如下问题:(1)你觉得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2)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贝贝?通过线上APP“班优”中的“布置作业”功能,将以上问题结合课本插图发布作业,引导孩子观察插图上贝贝与妈妈的说话表情,先和自己的妈妈配合朗读课文对话,再通过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平平安安”等词,将句式训练“……,只……,就……。”发布于作业中,并开启在线作业提交功能。学生在家可进行说话训练,再由家长帮助孩子整理成对读视频和句式练习的文稿在线提交作业。在家校合作的共同努力下,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与语感形成得到初步落实。
  (二)以学生探究启发语言文字运用思路
  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从开放性问题入手,主动获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启发学生逐步自我建构。针对低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我借助语文核心素养的启发,结合线上APP进行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挖掘语言文字运用技巧,感受文字魅力,同时习得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针对学生语言积累的探究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高效便捷,帮助低段学生形成小组合作意识,便于教师进行多边指导和评价。我将学生以6~8人为单位分成小组,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组织,学生各自为学习小组取好名称,教师利用在线APP“班级优化大师”现场录入于班级分组中。在学习统编教材一上《大还是小》一课,学生带着问题与伙伴探讨,整理出“加一加”“换一换”“联系生活造句”等识字方式,将本课字逐一识记,并拓展出“块、报、宽”等课外形近字,造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我学会穿衣服了。”完整的生活化句子,既掌握了课内生字,又学会生字词在不同语境的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时,我大胆地将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之前大问题的引导,收集小组成员“长大了”的生活照片或事例,将资料通过在线APP“班优”在小组内交流共享,再结合课文中的句式,进行“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我     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基本句式训练,形成必要的语言积累,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启蒙任务。
  我结合统编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和 “与爸妈一起读”栏目,利用APP “小打卡”,让孩子在家进行古诗词的吟诵及儿歌朗读打卡。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加入班级打卡圈,将吟诵及亲子共读视频上传,与班级同学分享学习的进步,营造孩子吟诵朗读的良好氛围,既有效地积累了语言,又能从侧面培养孩子自信向上的学习心态,受众面广,效果显著。同时,我利用APP的小组捆绑点评功能,让孩子在游戏比拼中获得学习语言的乐趣,再次达到对语言的启蒙效果。
  2.针对学生语言表达思维的引导。
  在课时进程中,PBL教学法启发教师不仅向学生提供指引性的“大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而且应该在学生合作中指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表达上的障碍。由于低段孩子语言文字积累有限,想表达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我挖掘教材中适合训练孩子表达思维的着眼点和提升点,在学生小组合作中适时点拨,达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思维的目的。
  如教学统编二上《狐狸分奶酪》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概括主人公狐狸分奶酪不公平的现象。在小组成员补充下,故事的主要内容表达完整但过于拖冗,我将故事分为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再在小组中分割,归纳出“三句话”概括凝练法,使学生的表达更清晰,思路更流畅,再次利用“班优”对小组捆绑评价,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三、师生参与协作,实现语言文字的有效运用训练
  我在实践中梳理出PBL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即为师生协作。低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询收集资料、整理发布资料、小组相互讨论、试图解决“大问题”、在探讨中发现各个“小问题”,习得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而在这一步中,教师将完全发挥该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建构的促进,对低段学生语言运用的点拨指导作用。
  低段学生处于语言使用的启蒙期,教师对其语言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以读为主,兼顾说话写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我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朗读这一关键语言学习习惯较为被动,反映为早读不放声朗读而是轻读,上课时对朗读的任务表现不够积极。
  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文具的家》一课,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过后,我作为知识方法指引者加入学生学习中,通过“锤子便签”信息整理功能,课前将朗读的要点归纳后,以图片形式发布在班级公告和微信群中,以便家长保存。课上播放课文中贝贝与母亲对话的范读音频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将动画中的对话部分处理掉,设置“寻找声音大咖”环节,让孩子与家长一同上台,用课文的语句为贝贝和妈妈配音。在这过程中,学生们朗读的欲望被激发,情景代入更能体会主人公贝贝和妈妈的心理活动,课下激发孩子朗读的热情,形成每日朗读的语言学习习惯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统编教材时,大胆尝试将PBL教学法与多种在线APP相结合,利用新媒介的帮助,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把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理念运用到实践中,以此为方向探索对低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启蒙与训练。相信在这个信息大融合、共享概念盛行的社会,学生能借助新媒介,习得新方法,获得新收获。
  (责任编辑  李 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9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