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群众在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文化艺术需求等方面的诉求也在明显增加。钢琴作为外来西洋乐器,自传入我国以来以其独特的音色、演奏方式等受到了我国音乐家及群众的深切喜爱。而随着人民群众对音乐艺术需求的提高,创造性地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合进钢琴音乐创作中去,成为了现阶段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从目前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现状,对其应用的特点、方式以及未来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创作中应用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元素;钢琴音乐创作;中国风格
  随着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历代音乐大家的不懈努力,我国民族音乐的主要元素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已经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结构、旋律、节奏以及节拍等重要元素的深入研究,已经创作出了一定数量的具有明显民族风格特点和神韵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对我国钢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然而,目前我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作品创造中的应用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音乐艺术家等专家学者加大研究力度,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碰撞出更为灿烂的火花创造条件。
  一、中國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体现的特点
  (一)“原生态”民歌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应用较为广泛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到现代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同时积淀了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因此,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创作有机结合到一起,避免不了将“原生态”民歌元素应用于钢琴音乐创作过程中。我们以近代黄虎威所创作的钢琴抒情组曲《巴蜀之画》为例进行分析,这首作品就体现出了明显的四川民歌旋律的创作主题。《巴蜀之画》共包含了六首精致的小品作品,其创作素材分别来自蒲江民歌、茂县藏族民歌、江油民歌以及阿坝草原藏族的民间歌舞等诸多。该组作品一经问世,便得到了我国音乐艺术家及广大民众的一致喜爱与推崇。《巴蜀之画》在创作过程中对我国传统“原生态”民歌元素的直接取材,不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民俗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地区音乐的独特韵味和特色。这一成功案例给了音乐家诸多启发,因此,在目前的钢琴音乐创作中,融入“原生态”民歌元素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特点。[1]
  (二)以传统民族乐曲为基础对钢琴音乐形式进行改编或移植
  目前,随着我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特点,如现阶段钢琴音乐的创作大多以传统民族乐曲为基础而进行的改编或移植。比如钢琴曲《夕阳箫鼓》即以琵琶曲调为基准进行的改编,古曲《夕阳箫鼓》配合我国传统琵琶以及丝竹乐器悠扬婉转的特殊曲调,通过流畅、优美的节奏变化,来表现了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改编者黎海英先生在进行钢琴曲创作时,很大程度地保留了传统琵琶古曲及丝竹演奏的基本旋律形态,同时又运用钢琴音乐演奏中的自由变奏、展衍等手法,将我国传统民族乐曲演奏手法与钢琴演奏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夕阳箫鼓》的创作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另外,传统民族乐曲演奏手法与钢琴音乐旋律处理手法的结合使得该部作品的情感表现方式、对主题景物的刻画手法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此,运用民族乐曲进行钢琴乐曲的改变和创作,成为了目前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明显特点。
  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体现的方式
  (一)钢琴乐曲中的民族旋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群众对音乐艺术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被融入钢琴音乐创作中来,使得现阶段我国的钢琴艺术创作与发展具备了新的时代特色。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主要体现方式之一即民族旋律元素的运用。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论是何种形式的音乐,旋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钢琴音乐创作中,有机植入民族旋律元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以传统民族音乐为依托,以传统民族歌曲的旋律为雏形进行创作,并与钢琴音乐特色结合进行整合,如我们上文所讲到的《巴蜀之画》的创作;二是通过传统民族乐曲的形式研究,以改编、移植的手段将其融合进钢琴音乐中,比如经典作品《百鸟朝凤》即以传统唢呐曲为基础进行的改编创作。上述两种方式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在创新我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形式的过程中,有效发扬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优秀成分和伟大力量,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2]
  (二)钢琴乐曲中的民族和声
  在现代的音乐作品形式中,和声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成为了有效结合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创作的主要途径。和声在音乐作品中不仅能够明显地影响到作品本身,同时能够对作品的感染力、情感收放力以及凝聚力等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和声元素在作品中的应用水平将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质量。和声元素与钢琴音乐创作的融合是近年来我国音乐艺术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共同致力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研究深度的不断加深,和声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得到了一些创新型的突破。比较优秀的作品有陈培勋的《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林华的《高古》以及赵晓生的《太极》等。除此之外,以钢琴音乐独有的和声方式为基础,积极接受西方先进音乐文化内容的影响,将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和声元素充分融入进去,刺激并产生具备现代化音乐艺术特征的新形式,能够有效提高钢琴音乐在我国群众之间的审美共鸣点,提高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三)钢琴乐曲中的戏曲音调
  以戏曲音调以及戏曲的结构形式创作钢琴音乐,是现阶段创新钢琴音乐发展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戏曲音调作为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的重要一种,具备了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发展独立性。在现阶段的钢琴音乐创作中,充分融合具有我国传统民族乐曲特色的音调,能够有效促进钢琴音乐创作独创性风格的形成。我们以昆曲音调元素的融入为例进行分析。昆曲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之一,其唱腔音调都极富特色,既具有北曲唱腔中的悲怆、宏伟,又兼具南曲唱腔中的温婉、柔和,因此,将昆曲音调元素融入钢琴音乐创作中能够有效将兼具我国南、北戏曲特色的戏曲音调与钢琴音乐独有的音色结合起来,增强中西方音乐艺术的共通性,在向现代群众传递传统民族音乐魅力的同时,推进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戏曲音调与钢琴音乐的融合,能够有效表达当代音乐人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及其艺术形式的热爱之情,同时向世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3]   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应用的
  发展趋势
  (一)民俗性描绘因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逐渐增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速,社会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在这一发展境况下,民众对传统文化复归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民间歌舞等其他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而在钢琴音乐创作中运用民俗性描绘因素,能够有效利用好钢琴多音的特点,增强钢琴音乐的精神内涵和情感穿透力。比如蒋祖馨所创作的钢琴组曲《庙会》,将中国传统民间节日的元素渗透进钢琴音乐形式中,通过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结构形式向受众传达了人们在节日期间聚于庙会游玩看戏的盛大场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俗画卷。因此,现代作曲家依据个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知,将其有机融入钢琴音乐创作中,继而创作出具有民俗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并逐渐发展成为钢琴音乐创作的一大趋势。[4]
  (二)民族音乐的音色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比重加大
  音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以其多样性、包容性等性质成为了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民众对音乐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我国钢琴音乐得到了有效发展,從音色的角度来讲,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因此钢琴几乎可以模仿任何一种乐器的音色。而充分利用钢琴的这一特性,能够有效将中国民族音乐的音色元素与钢琴音乐结合起来,为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利用好音色元素进行钢琴音乐的创作在很多经典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到。以钢琴来演奏空灵悠远的箫声、古琴声,或者谐趣的木鱼声、缠绵的二胡声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而且,强化音色元素在钢琴创作中的渲染,能够帮助现阶段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摆脱传统创作形式的音乐形态,在创作技法、音乐表现等方面实现创新性的突破。因此,以音色的融合为方向,积极探索和发现新的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技法,能够有效挖掘传统民族音乐在钢琴音乐形式中存在的魅力,同时借助其音色的特殊表现力推动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和时代化进程。可见,注重音色元素的应用将成为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创作结合的重要趋势之一,并对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精神、创新我国钢琴音乐形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5]
  四、结语
  在世界音乐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结构等独树一帜,而钢琴作为西方重要乐器之一,具备西方传统音乐的主要特点。在现阶段的音乐创作过程中,加大对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体现的研讨力度,能够进一步明确不同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价值和作用,在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英.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J].大舞台,2013(1):60-61.
  [2]张静爽.民族音乐原色与钢琴音乐创作的艺术融合[J].北方音乐,2016(10):16.
  [3]周君.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和戏曲音乐元素[J].音乐时空,2016(1):94-105.
  [4]王秀萍.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和戏曲音乐元素解析[J].艺术科技,2016(9):191-192.
  [5]王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传统音乐元素实践分析[J].音乐时空,2014(8):163.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