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初中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朗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信息获得的多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读。本文通过尝试“朗读”在初中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以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口语教学。
关键词:课程标准;现行教材;朗读;口语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056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主要强调的是说。反观当前许多初中英语课堂,不少教师更关注的是对教材内容的翻译理解和对语法知识的训练,对阅读材料逐句逐字的翻译,对语言知识的讲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弱化了英语学科的语用功能。
一、“朗读”在口语训练中的优势
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对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阅读和写作的促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朗读材料可以包罗万象,内容可以涵盖社会新闻、自然环境、人文话题等多种资源,这些又开放了学生的视野,扩展了知识面。
二、“朗读”资料的整理筛选
朗读依托于教材,教材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寻找教材语言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结合点,营造比较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笔者对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教材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系统地筛选归类。
三、“朗读”在初中英语口语训练的实践
如何唤醒学生对口语的期待,激发学生读的欲望呢?笔者尝试着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 朗读第一步——“查一查,读一读”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教师可充分利用具有真实性与时效性的“朗读材料”来教学。
教学案例一:九上Module Unit2 Public holidays
本文介绍的是西方的一个重要节日——感恩节。学生对于文本介绍的内容知之甚少,为此,笔者在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资料,并解决三个问题:When is Thanksgiving Day? What’s its history? How do the westerners celebrate?
课前五分钟的Duty Report展示环节,各小组进行汇报。
通过 “打擂台”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力。这种合作分享又竞争的学习促进了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在同伴的帮助下,通过相互间反复地纠错、展示、训练,朗读者的朗读技巧和水平和交流能力更容易提高。
2. 朗读第二步——“读一读,品一品”
语篇的朗读,能够使作者、教师、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做一名“穿针引线者”,带领学生真正领略文本的“思想性”和“审美价值”。
教学案例二:九上Module 7 Great books Unit2 It’s still read and loved.
教师设计了两个任务来指导学生阅读。
(1)Skimming:What kind of story is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2)Scanning:Complete the ta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教师指导学生先运用skimming通读全文找出故事的类型,然后再用scanning精读课文完成表格,以此了解整个故事,最后仿照这个故事,谈谈“我最喜欢的书”。该任务设计由易到难,使教学呈阶梯式推进,促使课堂走向有效教学。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对读写能够起到引导和提升的功效。师生共享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如:
(1)One of my favorite great books is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y Mark Twain.
(2)It tells how young people grow, how people love each other and how bad people pay for their actions.
3. 朗读第三步——“议一议, 谈一谈”
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作用应集中体现在“挖掘”“鼓励”和“点燃”上,善于挖掘文本中可议可谈的“切入点”,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使课堂“活起来”“火起来”。
教学片段:八下Module9 Unit2 Population。
教师布置的话题为“人口问题”。 教师提问: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 city is becoming bigger and bigger, and it also brings more problems. From this passage, What’s the problem do you know?投石问路,学生们踊跃发言。
S1: People will not find the job.
S2: There is too much traffic on the road. And too much traffic brings air pollution.
……
T: Since the city has so many problems. 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the big city or the small village?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分成两大阵营,各抒己见。
学生在了解人口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及为什么人们仍然愿意移居城市的原因,在对比中体会农村和城市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四、几点建议
1. 朗读是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朗读的过程就是把学生获取信息的触角向外延伸,让学生“多读”“博读”“细读”。《新标准英语分级有声读物》《新标准中小学分级英语读物》《外研社企鹅英语分级有声读物》《悦读联播》等都是符合中国英语教学实际的读物,值得学习。
2. 教师要发动学生,共同筛选朗读材料,选材应广泛,体裁要多样,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在评价上,建立朗读激励机制,促使学生维持持久的阅读实践。在朗读材料的选择上,在七年级时,教师可选取一些新颖有趣的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八九年级则可以把朗讀和英语读后感结合起来。
“朗读”不应只是课堂上教授知识的行为,而应该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中去实践与体验。通过有效的朗读,让学生真正放眼看世界,用心感受世界,拥有世界的胸襟和情怀。
参考文献:
[1] 岑海兵.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5(7).
[2] 陈效新.澳大利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2015(7).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第三中学 324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1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