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进入了全方位开展阶段。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全新教育目标,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也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及信息素质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教研,发现限制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资源的完整建设。为进一步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前进方向、发展趋势。笔者将在本文中针对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多元”教学资源;混合式教学活动
  当今时代,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前所未有的时代。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技能。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教学资源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成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策略体系势在必行。通过对以往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把多元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效果显著,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要求
  在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高校人才的培养结构有了全新的要求。对比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后的教育理念更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也要与时俱进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到教学目标都作出相对性的改革。
  首先,高校要对当今社会的对人才的需求做到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从而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建立。通过对一些代表性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各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越发注重人才的专业性,技能的实际掌握程度。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也缺乏兴趣,过于依赖教师的教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新形势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从多元化、融合化、模块化、网络化等多维度开展教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在教学设计中侧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领。
  但随着学生自身对学习需求的增加,也凸显了配套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实现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应该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进一步让教师和学生能够依托立体化教学资源全面展开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挖掘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有效实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学目标。
  2 建设“多元”教学资源开发框架
  2.1 多种先进教学理论有机结合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对的是不同专业、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并需要指导这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学生的走访和了解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做到对课程的提前了解;部分教师并不能与时俱进,不熟悉线上教学的流程和内容,也不能做到充分的开展线下教学。究其根本,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以多种先进教学理论有机结合为起点,进而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同时优质实施课程教学。
  比如,通过高校网络平台,提前对需要教授的课程进行预告,让学生了解需要解决的相关专业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需要哪些参考那些理论知识,需要掌握哪些实际技能。并通过平台调查了解哪些是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需要着重新学习的。并且,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成绩评价体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监控自己的学习状况,了解自己的知识短板,最终能够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支撑开展多种教学模式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学习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网络化平台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式学习等等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之中。正因如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也要充分配合多种教学模式呈现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的目的。支撑开展多种教学模式,有效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学习。
  2.3 提供多种学习支撑工具
  网络大时代的进程中,将信息技术有机的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提供良好的支撑氛围。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开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相对开放、共享以及灵活的支持环境,包括教师课堂上必备的教学工具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常用支撑工具、网络合作工具等,用来支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以支撑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4 教学资源呈现立体化
  教学资源呈现立体化,不仅仅是媒体的丰富,而是应对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具体性方案。对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提供有效的途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集实践、创造、工具等综合特征于一身的,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同样应以多角度的方式实现,比如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综合实现,书本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有机结合。当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成为具有立体性的资源,对其发挥教学功能最大化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后盾。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3.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鉴于学生自身的基础不同、需求不同,所以需要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单一教与学的方法弊端,尝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因材施教,进而实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完成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到新形势下侧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之间的转化。通过网络化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源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事先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一个系统的设计和设置,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向学生充分展示。从而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自主教学模式也不是说教师完全脱离责任,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扮演引领者、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对教学内容框架的设计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同时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课程掌控能力。
  3.2 教学内容双线模式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需求,教学内容的双线模式能够更好的因材施教,更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教学内容双线模式,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实际考察了解,对教学内容分为双条主线模式: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准备和学生通过多元化教学资源获得的知识总结及问题反馈。
  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作为学生进一步对知识理解的催化剂,将其作用于学生自主通过教学资源获得的知识体系以及自主讨论探讨的结论之上,就会产生前所未有的良好教学效果。
  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将高校的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设置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的保障,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我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自主学习环境。双线教学模式不但能够为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分别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也更有益于他們自身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养成,更有助于他们信息素质的养成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积累。而且,它还能够协助教师以更为轻松地方式完成教学目标,能够有针对性的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教学内容双线模式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有助于教师初测的完成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参与实践并对实际技能掌握能力的培养,并且,多元化教育资源下,双线模式增进了更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培养。
  3.3 建设教研团队
  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前提,是完备的授课队伍的建立、教研团队的建设。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授课内容,不容的教授群体,群策群力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一个细致、系统的分析、整理和总结。通过基础的教学内容,来延展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利用。避免千篇一律、本末倒置、盲目的使用教育资源。而应该在不断的教学教研过程中,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问题,积极设计预案,以应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只有建设优秀的教研团队,才能将多元化教学资源的运用实现最大化,是现在真正的对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信息素养的开发和培养。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背景下,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虽然已经有显著效果。但是事物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只有顺应新时代大潮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推动和实现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鉴于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改革的驱动力,实现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完善,不但可以对学生计算机实用技能应用能力有一定提升,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意识的培养。殷切希望在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中,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实现更多学生的优质就业,并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红.多视角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2018(10):222+224.
  [2]龙涛.“关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09):87-88.
  [3]杜炫杰.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多元”教学资源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20):36-39.
  [4]胡钦太,杜炫杰,叶惠文.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05):75-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2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