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遵守规矩的好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又一次重新回到了小学教学的初始阶段—— 一年级,面对一些天真可爱,但又不懂规矩的孩子们,当时从六年级刚下来的我突然有些不适应。课堂上,很多孩子们,不会听讲,不会学习,课下,又不会与人交往,与人游戏。开学近几个月,我一直在摸索关于规矩和习惯的问题,半年来还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在数学学习中,我是这样引导家长和孩子们的:
  一、以儿歌辅助课堂,让学生懂得规矩。
  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为此我将对学生的各种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比如:开课前,“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开心唱首歌,学具快摆好”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们边唱歌边准备好学习用品,数学书、方算本摆放在桌子的右上角,文具盒摆放在正中间。上课时老师喊:“上课”,班长喊“起立”,学生齐喊:“老师,您好!”,改变了一贯使用的“老师好”,这个口令既押韵又有激情。
  课堂上,有时候因为讨论交流或者其它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而使学生到达一个兴奋的极致,很长时间不能安静下来,会用到 “一、二、三,我坐端”。这样的小口诀,学生不但明确了自己课堂上应该怎么样去做,而且也懂得了课堂上是有纪律约束的。同时在课堂中,我还这样要求一年级的孩子们:
  1、认真倾听。
  一方面是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做到眼睛跟着老师走不东张西望,讲解习题时能做到讲到哪指到哪。另一方面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发言时,能完整能做到复述同学发言内容,认为精彩时以掌声鼓励。
  2、积极发言。
  能看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能简单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能复述老师同学的发言。课堂上能积极举手发言,活动中能按照老师的指令一步一步的做,做到能收能放。认真思考问题,不懂就问。
  3、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能获得直接经验,只有在“做中想,想中学”才能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学具的摆放位置,小棒用橡皮筋捆好带来,圆片用简易的小袋子装好。老师的指令明确,学生操作时才不会乱。老师在说要求时学生要安静地听(可以请人重复一遍要求后再操作)。同时规定操作的时间,以免有的学生操作时会乘机玩。操作完成后应立即收拾好学具,再开始新授知识,以免部分学生仍然沉浸在摸学具的氛围中不能专心听讲。
  4、认真读题。
  一年级初入学时,很多孩子因为阅读量和识字量的限制,不能自己读题,而由老师念题,学生认真听题。经过几个月的学习,随着孩子们知识量的增加及各方面能力的增强,现在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审题、做题。在这一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们做到认真默读题目,能按照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在默读题目的时候能圈出关键字,比如:题目上的数量、第、一共、比、多多少、少多少等关键字。
  5、规范书写。
  作业中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规范书写,做题时能做到卷面整洁,写错用橡皮擦时一定要擦干净,再重新写,字迹应工整美观,大小适宜。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遵守规矩。
  一年级孩子天真活泼,对事物充满好奇,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疲勞。这就要求养成教育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切不可单一死板。数学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创设情境
  一年级学生思维非常具体、形象。老师们应善于利用这一点,通过语言、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独特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让学生在课前的准备阶段迅速安静,将心境调整到最佳状态,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故事启迪
  有趣的童话,短小的寓言,生动的身边小故事也是一年级孩子喜欢的语言形式。如果我们将课堂常规要求蕴含在短小的故事中,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接受教育,寻找榜样,发现自我,一定比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让孩子们接受,效果也会更好。我也给孩子们讲过一些这样的故事,如“迷糊的小艳子马马虎虎,做错了很多口算题被山羊老师批评;小乌龟上课专心听讲,善于动脑筋而取得了好成绩,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故事孩子们不但听得津津有味,还从中学会了很多道理,结合问题讨论,他们也明确了很多要求,一举多得。
  三、在数学生活中实践,让学生养成规矩。
  一年级数学中有许多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如位置,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等。我经常和家长们聊在学习数学方面,平时应该如何辅导,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孩子轻松的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如位置中“左右”的认识,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特别是左右的相对性,比如照片中的左右等。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认识时间”可以让孩子们多多看时间,在生活中结合情景多问问他们“现在是几时?”表达时注意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如:“几时”、“几时半”。
  在时间许可时,我建议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多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又如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一单元,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这些游戏孩子们往往是乐此不疲!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一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可塑性最佳的时期,低年级时孩子若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加上家长们的配合监管,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必然让学生终身受益。
  学生学习常规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而课堂常规的养成教育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只有在教育工作中深入探索,才能取得实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2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