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麦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麦是焦作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对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焦作市小麦生产虽然取得了连年增产,但由于化肥、农药、灌溉水、种子等农业投入品价格的上涨,增产不增收的矛盾依然突出。据焦作市农技站对2018年小麦生产收益情况调查显示,全市小麦平均单产543.27 kg,不计租地费每667 m2平均收益480元。如何实现小麦生产的增产增收,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每一个农技推广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小麦生产中如何科学运用农业投入品,实现“减量增效”阐述观点如下:
  一、化肥“减量增效”
  (一)测土配方,协调营养
  小麦生产过程中,不能盲目施肥,过度施肥不仅不会增加小麦产量,反而对小麦生长产生消极影响。要结合实际情况,在确定目标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制定科学合理的小麦配方营养方案,并将有机肥、微肥融入到方案之中,实现有机与无机、主肥与微肥的协调和补充,将有机肥料作为主要肥料,化肥作为辅助肥料。测土配方施肥能有效控制化肥投入量及各种肥料的比例,保证各营养元素间的协调高效利用,在不增加化肥投资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据焦作市农技站对百家农户调查,小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比传统施肥每667 m2平均减少尿素用量4~5 kg,小麦单产增长8%~15%。
  (二)适期施肥,提高肥效
  要根据地力和小麦生长情况合理施肥,确保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能够受到合理的照顾。在施肥原则上应遵循高产田地块施氮肥前轻后重,氮肥40%作底施,60%在拔节期施用;中产田前后均衡,氮肥50%作底肥,50%在起身拔节期追肥;旱薄地施氮前重后轻,氮肥70%底施,30%在返青起身期追施的原则。在施肥技术上,要做到氮肥深施,磷肥、钾肥分层施,锌肥与细土拌匀后撒施。对于焦作市高肥地小麦生产要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将春季追肥时间移至拔节期。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地拔节期或挑旗期是小麦高产优质兼顾的最佳追氮时期,此期施氮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0%以上。
  (三)培肥土壤,增加地力
  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是提高小麦产量最直接的方法。目前,有两种方法可快速提高土壤肥力:一是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松软度,确保整个种植环境良性发展,还能够增强土壤抵御严寒的能力,连续3年秸秆还田地块可酌情少施或免施钾肥,减少钾肥的施用量。二是增施土壤有机肥。有机肥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土壤蓄水、保肥、供肥和抗旱防涝能力,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品质,保护和改良土壤环境,起到化肥不能起到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推广堆肥沤制和沼肥的应用。
  二、农药“减量增效”
  (一)全面实施绿色防控
  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物理方法以及施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保护好田间天敌生物,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通过运用如沼液浸种、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确保小麦生产、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准确把握防治时期
  小麦生长期间,要密切关注各级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适期开展防治,力争做到“病要治早,虫要治小”。小麦病虫草害防治要把握好5个关键时期:一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麦田杂草冬前化除。此期杂草草龄小、抗药性差,小麦处于分蘖期,麦苗未封行,此期化除适时、省药、省工、效果好。二是2月下旬至3月初防治小麦纹枯病。三是3月下旬至4月初防治麦蜘蛛。四是4月中下旬至5月初开展“一喷三防”活动,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4月中下旬也是麦田主要害虫(穗蚜、吸浆虫)的各种天敌盛发期,要保护和充分利用各种天敌,在天敌不能控制害虫为害时,实施农药防治。五是5月上中旬麦田除杂草。此时除杂草可有效控制翌年麦田杂草的发生量,降低麦田杂草的为害。
  (三)正确运用对路农药
  要根据药剂的性能和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农药。混用农药具有兼治不同防治对象的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配时要保证高效、安全,才能达到农药混配后扩大防治范围、增强防效的目的。要坚持轮换用药,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提高农药使用寿命。在防治方法上,要全面普及统防统治,统防统治可有效阻止害虫的迁移和病菌的蔓延,能大大减少用药次数和防治成本。
  三、灌溉水的高效利用
  (一)及时掌握田间需水状况
  小麦整个生长期要浇5~6次水,不同的生长时期浇水都有不同的要求。要在了解小麦各关键时期需水特点后,看天、看地、看苗情、看时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再确定是否浇水及如何浇水。一看“天”。当降水量超过小麦当时需水量时,就不再浇水。二看“地”。土壤墒情好、土肥足的麦田两合土质要浇小水或不浇水。三看“苗情”。小麦群体过大、追肥量过大,不可浇水或推迟浇水。四看“时期”。看小麦处于哪个生长时期,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前个生育期浇足水的,下一次浇水要适当延迟。冬小麦不同时期适合的土壤含水量参考值为:出苗期为80%,越冬期为55%~80%,返青期至拔节期为70%~80%,孕穗期至开花期为80%,灌浆期为60%。
  (二)大力推行節水灌溉
  目前,焦作市小麦生产已有80%的农田实行了地下管道输水与管道灌溉,该灌溉方法实现了输水速度快、减少蒸发、降低成本、省地、省劳力的效果。但与喷灌相比,管道灌溉仍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易造成土壤板结、灌溉不均匀、水量不易控制等问题。据资料显示:喷灌比地面灌溉要节约用水20%~40%,增长15%~20%,且不破坏土壤结构,适用范围广。
  四、规范化种植,精量播种
  (一)选择优质高产抗逆品种
  要根据气候、土壤、地力、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抗灾、避害、稳产为重点,选用适宜的品种。焦作高水肥地优质中筋品种以百农207、焦麦266、中麦895、平安8号、孟麦028等为主;优质强筋小麦以存麦5号、新麦26、郑麦369,怀川916等为主。旱薄地以豫麦49-198、焦麦668等为主。
  (二)足墒适期适量播种
  一要足墒播种。在小麦适播期内,应根据“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若遇阴雨内涝,要及时排水晾墒,若墒情不足,要提前造墒,待墒情适宜时播种。二要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有利于培育壮苗,播种过早冬季分蘖多、群体大,容易形成稠旺苗;播种过晚,分蘖少、苗弱、抗寒能力差。焦作市半冬性品种一般应掌握在10月5—10日播种,弱春性品种应掌握在10月20日以后播种。三要适量匀播。在适播期内,要因地质、因品种、因播种期而异,分类确定播种量。在适宜播期内焦作市一般半冬性品种每667 m2播种量7~8 kg,弱春性品种每667 m2播种量8~10 kg。晚播地块或整地质量较差的麦田,应酌情加大播种量,一般每晚播1 d增加播种量0.25 kg/667 m2,但最高不能超过15 kg/667 m2。
  总之,要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关键要把握用量、用法与时期三个方面,遵循多措并举的方针,减少投入成本,增加生产效益,在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实现小麦生产绿色增产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