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隨如今课堂教学方法的深入改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有效锻炼他们学习能力及合作品质的教学模式,在各阶段以及不同学科的课堂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逐步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教学模式。但许多教师为了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还未经研究就展开了实践,最终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基于此,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实施途径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展开团体性的自主学习,但绝不局限于此。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发展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但这对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充分展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作用,教师必须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制定办法。我认为,现存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以下不足。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随意化的分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活动,那么每个小组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自主学习能力、领导能力都决定了该组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的分组决不可过于随意。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情况来看,许多教师都并未考虑到学生能力和素质等差异,采用自由结组、按照座位结组等方式分配小组,未免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教师指导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但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所有任务。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很有可能停滞不前,或者在讨论途中改变了话题。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走入到他们中间,进行适当的引导,疏通问题,同时也能起到监督作用。但显然,许多教师都将小组合作学习完全当做了学生的任务,没有发挥好自我的引导作用。
  (三)课堂评价不足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都需要以完善的评价机制作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但从实际的实践情况来看,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学生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赏识和肯定而失去了参与学习的动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途径
  (一)对小组进行合理划分
  想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收到应有的理想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分组这一关键环节。打好分组的基础相当于成功教学的一半。教师在分组时需要考虑到班级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平时学习语文的能力以及知识基础,并在分组前严格坚持“组内异质”原则,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既有优等生、又有差等生,让优等生带动差等生学习,从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做到高效学习[1]。其次,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划分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学习能力,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做到高效学习。最后,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过程中,避免不了一些学习小组的学习能力不足,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就需要转变自身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名组长的身份来引导学生对语文问题进行讨论,将学生带入语文知识世界中,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二)设置合作学习的情境
  想要快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们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播放图片、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音乐巨人贝多芬》这节课时,文章主要讲解的是贝多芬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对贝多芬从外表到内心的刻画清晰,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命运》交响曲,为学生设置《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到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随后,教师将全班学生按照每四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对文章思想内容进行讨论,加深感悟,促进高效学习。
  (三)发挥自我的引导作用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面对此种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观念,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为学生留有“空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空白。例如,在《孔乙己》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教师在讲解到这句话时,要启发每个学习小组对这句话进行深入思考“孔乙己的衣服为什么不见了?”,文章没有此段部分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各个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思考,对“空白点”展开讨论,再对“空白点”进行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2]。
  (四)完善测试和评价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当然也需要科学的测试系统作为辅助,如此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设置一个测试系统。其一,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自测。测试开始之后,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小组自测,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语文生词的认识,深入体会文章内涵。第二,教师组织单元测试。这一阶段的测试是对学生近一阶段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起到巩固的效果。为了提高测试成效,教师可以进行单元联测,让学生加强对多个单元知识的掌握。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教师在完成第一、二教学之后,可以组织进行单元测试。按照这两个单元所学内容,以测试题的方式组织测试,学生通过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测试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薄弱之处进行分析,为下次小组合作学习、测试的顺利进行提供内容支持。
  除了基本的测试之外,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为了保证评价的效果,可以组织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不同的角度认识学生。通过详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例如,教师在完成一学期教学之后,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评价,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信心,从而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与合作积极性。在完成学生互评后,教师也要对其进行评价,通过激励性的话语,例如“小组的合作氛围非常好!你创新性的想法为课堂增添了很多乐趣”,对小组和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三、结语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教师教学改革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基层的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语文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张洪波.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旬刊,2015(10)25-26.
  [2]魏艳秋.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16(23)117-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