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學生在课前预习时,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然后把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到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集体反馈,解决问题;主动质疑,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阅读问题 体系操作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125-01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过:“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和对问题解决的历史。由此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应该是培养未来创造性人才的突破口!
  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却遗憾地看到:答案,成了思维的终结者:思维在找到答案时停止了脚步。能不能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来,生出问题去”,让学生在离开语文课堂之后,不离开语文呢?基于上述的思考,笔者近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积累了点滴经验。
  1.以学定教,提出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旗帜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与学,学生学先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发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以学生预习时的掌握程度、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学习难点,来确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下一步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开课时有一个“检测反馈”的环节,为了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教师必须对学生作如下的常规检测:(1)读一读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把自己认为难写或难读、难理解的词提出来和人家交流。(2)朗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与同桌互相读一读。(3) 自学了这篇课文,你学懂了什么?(4) 你还有什么困惑?
  通过这类常规检测,学生基本上解决了字、词、句、读文等一、二类双基目标的问题,而学生中所普遍具有的问题(通常是三、四五类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存疑。有一点应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如果本课中的重、难点问题学生没有涉及到,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教师可借用学生的某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来,或者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来,弥补学生提问的缺憾。
  2.全面筛选,提升问题。
  由于个性、阅读、知识基础等差异,学生会提出形形色色、层次不同的各类问题,从五类问题中去看,则多偏向与后三类问题。问题很复杂,但从教学角度看有重点和非重点,难和易的区别。为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既解决问题又突出重点,“筛选整理问题”这一步就显得格外重要!
  学生、教师、教材二者提出的问题是否相互交叉,还是层层递进?是否能够反映一个整体的教学思路?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这些都要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抓住典型问题,即能够反映较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目标吻合度较高的问题,并要善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类,还要引导学生认清问题的价值,并帮助其进行筛选,使整堂课围绕着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开展,提升问题的质量。
  由于课堂探究的时间有限,问题整理好了,但如何分配时间研究又是一个问题。在这堂课中,我注重学生研究前四个问题,第五个问题就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上网、查资料去拓展阅读解决了。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小组合作是请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下,兴趣盎然地读书、质疑、讨论、解疑,形成智能合力。阅读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要我学”,读书不再是被动的“要我读”,思考不再是“要我想”,而是学生主动的探究过程,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我是阅读学习的主人”!
  由于交给学生的问题多数属于三、四类问题,当然方法并不可能单一,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一阶段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尽量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让学生尝试解答,启动学生的智慧,只要在必要时给予点拨。教师的示范分析常常有拨云见日的效果。
  4.集体反馈,解决问题。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帮助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所以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汇报他们最终的学习结果,还要汇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他们是怎样进行探究的?保证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在于:问题解决了,是怎样解决的?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问题多种答案的过程。把自己找到的答案和运用的方法向人家汇报,这是“问题体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学生小组汇报是课堂反馈的主要形式:由于每个小组的智能强项不同,选择的方法不同,即使对同一个问题汇报的内容也不一样。
  总之,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而我们传统教学的一个弊端,恰恰是缺乏独立提问、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缺乏精神的独立性。在培养创造精神和独立精神上,语文教学很重要,而问题教学则很有效。但是,问题教学决不能理解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文章中的矛盾焦点,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去发现、去生成问题,并得到问题的答案和随之而来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逄海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现代交际,2016(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6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