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是小学语文课堂重要的传承的载体,通过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文化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导学生为人处事的方式,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长远发展。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62-01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提升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高度。小学生正处在对周围一切事物产生好奇的阶段,作为教师应该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桥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语文是文化的基础,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受到人文教育,因此,教师要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改善课堂,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让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之上,有效提升语文学习深度,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感受人文关怀,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学习的每个细节中去,拓展学生的认知角度。
  1.在识字中渗透传统文化,感悟汉字形美
  汉字的学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是最基础的部分之一,是古代智慧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缔造出的民族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传承的保障。汉字不仅仅有着优美的形状,还有着丰富的内涵,如何在认识字的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了解汉字的构字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导学生识字时,渗透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时光之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女”字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字的形态,“女”字就似乎是一个温婉的女子将手放在膝盖上,低着头静静地坐着,表现出中国古代女子的贤德、柔和,让学生们了解,“温柔贤惠”是古代所提倡的女子的优良美德,教导学生可以继承发扬传统美德中好的部分,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温柔贤惠”的,贴近生活情节,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再如讲解“立”字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它的形状就像一个人大张双手、双腿站立着,表现出了一个男子顶天立地的气概,教导男孩子应该有责任感。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指导他们去体悟汉字的形态美和内涵,从中感悟到更多的东西,感悟人性的本性,女子的温柔似水,男子的坚强勇敢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人文教育。
  2.在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冶炼学生情操
  中国可以说是古诗词的故乡,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有效的呈现方式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要想让小学生能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些良好的传统文化,就要从古诗词的教学开始,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好,也领略古诗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人文内涵得到提高。
  比如在向学生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领着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因为身处异乡而倍加思念亲人的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后人广为传颂,它体现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乡情绪。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等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的时候,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在学习《示儿》时,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爱国诗人的作品,比如屈原、辛弃疾等,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经历,在诗中感悟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古诗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还可以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感受古诗词韵律美的同时也领会古诗词所蕴藏的人文情怀。
  3.在作文中渗透传统文化,塑造学生认知
  作文的思想是一个人心灵的缩影,是认知的呈现,是感情的流露。把传统文化渗透在作文中,融入德育教育也是新课标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提出的概念。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塑造学生认知的特别重要的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反抗生活中的假和恶,做一个爱憎分明的好公民。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对于外界的事物的对错判断水平有限,往往是非常单纯而且简单的,因为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指导他们从生活中的不起眼的小片段入手,以小见大,将所遇见生活中的美好与爱融入写作之中,例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生病时给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同学交往时的互相关爱,教师对自己学业的循循善诱等,通过这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去提示学生发现生活中好的事物,感受傳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所带来的魅力。
  4.结语
  现代语文教学,教师们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质量,是一件长期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应该以优秀的传统导向,汲取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喜欢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发扬者,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良好的民族认知,进一步夯实语文学习基础,为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宁夏教育,2019(02):71-72
  [2]王庆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2):50-51
  [3]陈雨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教师,2019(01):59-60
  [4]徐祥香.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分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2):72-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6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