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联动下的优质网络教学团队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网络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国家开放大学“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也是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有效途径,更是推进教学改革、整合和优化系统各项资源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教学团队实践为例,从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出发,探讨教学团队在指导和推动课程网上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就团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思路。
[关键词]多元联动;网络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3-003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推进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必将推动信息技术和教学模式产生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作用,通过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基于多元联动的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一、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的目的
课程网络教学团队是推广在线课程建设和实施教学改革的主体。通过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团队,可以形成新型的团队合作机制;开发、整合、推广教学资源,形成系统资源系统共享;改革教学方案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元联动促进、提高学习支持服务能力;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探索网络一体化教、学、考的规律;创设基于学习平台整体运行特色的教学机制和学习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多元联动教学团队的特点
(一)高效、开放与扁平
构建教学体系、创设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这离不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多元联动教学团队的组成人员是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学科领域,与单一的校内课程教学团队有本质的区别。多元联动教学团队的突出特点概括起来就是高效、开放与扁平,团队管理依托一体化课程,扁平的组织管理方式。如表1所示,这一新型的教学团队以统一的设计目标、理念、制度和活动体现出来。
表1 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式特点对比表
(二)循环的师生交互
用传播学学者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析(见图1),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教学的信息传播之后,都要经历数次的编码、释码、译码的过程。从表1的方式对比中可以发现,网络教学团队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探究式学习方法和协作发展的实践技能的培养。
图1 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图
三、教学团队的建设方式
(一)以模式促进团队建设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深圳电大)依托“一体化混合教学模式”,从营造学习情境、提供信息资源、设计学习方法、改进形成性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发挥电大系统办学的优势,整合办学体系师资力量,提升教师课程建设和教学能力,积极探索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提供多级教学支持服务的实践,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该校所有课程均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且在教学中采取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注重教学过程设计,充分发挥了网络和团队的优势。
(二)以机制激励团队发展
依据《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近年来,深圳电大探索由国开主持教师、该校责任教师、分校和教学点辅导教师、班主任构成的四级联动教学团队,探索课程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在新平台中的工作职责变化,开展跨区域的网络教学团队建设,实现电大系统内的教师队伍效用最大化,形成适合学校发展的“让学生愿意亲近、管理更为科学、具有竞争力、能够走出去”的优质教学团队。
(三)以联动推动团队类型创新
1.基础性团队类型
深圳电大教学团队主要包括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公共基础课3类团队。3年来,共组建了14个专业教学团队、30个课程教学团队和6个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另外,还成立了教学管理团队协助各项团队管理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团队研讨会。还推选了15位教师作为课程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参加了国家开放大学15门网络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2.MOOC团队类型
深圳电大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全系统网络教学团队新建设,开设MOOC课程《中华文化概说》《中华诗词之美》,两门课程均实现了手机移动学习的APP,学生可自行下载安装并利用APP完成网络课的学习和考试,运用团队协同高效的特点,加强教学团队工作运行实效。
3.构建多样教学共同体
深圳电大系统“思政课1+4多样教学共同体”多元联动教学团队已经建成。利用分校与各区党校合署办公的优势,遴选全系统优秀授课教师和优秀课程责任教师,配备配齐分校和教学点专门管课教师和班主任,通过整合全系统优秀师资,组建每门课约10位教师负责相关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思政课教学团队。为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还聘请了党校知名专家走进思政课堂教学第一线,邀请了知名教授作为特约教学顾问,为教学团队成員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课件制作、课堂讨论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指导。
课程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面向全系统学生和辅导教师,思政课多样教学共同体教学采用“1+4”模式,即组成一支由领导、专家学者和深圳市教育系统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组成的多样化团队,通过网络直播、专题化内容、大班教学、线上问答4个环节实施。在全系统开展“思政课网络直播课堂”,由主讲教师、课程责任教师、管课教师、班主任、技术支持联动服务,并在线上同步回复学生疑问,为思政课堂注入了新活力。 四、经典案例及效果
中华诗词之美课程,是开放教育专科12个专业方向的延展课。该课程是网络学习与移动学习相结合,采用教学考一体化的网络教学方式(含APP端)。
(一)团队设置
在该课程网络教学团队设置特色上来看,团队体现了多元联动的特点。授课教师叶嘉莹,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辅助团队成员共计14人。团队整体实力突出,人员组成合理,以核心成员带动辅助团队成员的方式,做到了协同运行、互相配合,较好地完成团队整体性运作。
(二)团队管理
设立课程责任教师,在全系统统一管理该门课程。课程责任教师在全系统内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和课程交流群,进行全系统的网上课程管理和辅导答疑。包括课程策略设置、开课通知的下发、学习时间点的设置、课程的在线答疑、内容的介绍、成绩的导出等内容。这一团队管理方式,以点带面,以核心成员为主,信息传达快、制度明晰、协作目标统一,有利于高效率的管理课程。
(三)数据分析
该课程数据以团队核心成员为管理员,登录系统查看课程各项数据,包括登录时间、学习时间、点击频次、成绩分布等。该课程经系统数据分析显示,平均时间段超过65%的学生采用手机移动端进行课程的学习和考核。网上教学中,学生可以做到自主学习,在时间、地点、方式和信息获取上,学生完全自主选择。团队成员主要承担答疑、组织、辅导、管理的角色。网上教学考一体化学习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提取,用作学习和管理环节的分析,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五、经验总结
(一)系统模块化管理
在教育信息化社会,教学团队最为关键的是协同配合工作,这样既快速又高效。中华诗词之美课程在网络教学考一体化中设置了相应管理模块,融合了任务发布、学生空间管理、课堂互动、督学、成绩管理等标准管理和监控,形成一体化功能模块和移动互联管理模式,通过不同的功能设置,可以把过程分解成既独立工作又整体关联的流程,为课程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凸显团队服务功能
团队的协同性使得团队在更好地服务教学的功能上体现明显,表现在服务探索、质量提高和管理的规范严格。该课程涉及专业较广,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提出打造“服务型团队”的目标。模块化管理实施中每一管理模块的执行关联度都很高,不能脱节,否则链条就会断裂。在各管理模块的支撑下,需要强化团队的服务意义。学生在每一个模块的需求,其实就是服务的需求,团队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需求具体化,从近两年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服务生态圈”的管理模式(见图2),构成了从主讲教师到团队核心成员到各团队成员之间的生态连接,以保证服务到位。
图2 服务生态圈团队管理模式图
综上所述,深圳电大采取多元联动推动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公共基础课等各类团队建设。依托一体化混合教学模式和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全系统网络教学团队建设,开设的中华诗词之美课程实现了手机移动学习,学生可自行完成网络课的学习和考核,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优质网络教学团队的建设力度,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Gilley,J.W.,Morris,ML.,Waite,A.M.,CoatesT.&Veliqutte,A.2010.Integrated Theoretica Model for Building Effective Teams.Academ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12.(1):7-28.
[3]李超.遠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4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