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展示微场面 强化论述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文引路
  春节,重新看见“我们”
  李 拯
  随着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中国的春节也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人认同的文化符号。春节,在春天来临之时,普天同庆。
   世界的“春节时间”,人们聚起来了,气氛热闹起来了。在日本东京,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敲起108响钟声,第二天人们互相拜年;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上的1327只彩灯一改往日美国星条旗的红、白、蓝三色,亮起华裔喜爱的红色和金色;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最长的巨龙,将在春节期间走街串巷舞动起来。春节展现出了一种穿越文化和种族的亲和力,人们参与到春节的人流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浓密情感和热络氛围。
   在中国,春节是一条回家的路。天上鹰击长空,航班密集起飞;地上高铁飞驰,车轮飞速旋转。所有的交通线路都通往一个目的地——家。倚杖候荆扉的老人,目光炯炯地凝视着远方孩子回家的方向;掰着手指头数着父母回家日期的儿童,要用突然的拥抱卸下父母一年在外打工的辛酸。既然目的地是家,那么无论是卧铺还是站票,漫漫旅途都已不再孤单;无论是蛇皮袋还是拉杆箱,随身行李也顿时变得轻盈。春节,是团聚,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守望相助。
   其实,在这个共同的“春节时间”,无论是在国外的孔子学院聚在一起包饺子,还是从工作学习的异地他乡回到老家,春节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处和群居的机会。曾听一位朋友说,春节必须回家,只有和儿时的玩伴坐在一起、贴在一起,才能找到过年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应对现代社会原子化生存的一剂良药,它确认了不只是我独自面对世界,还有“我们”在一起的共同经历。它确认了人与人之间本该有的浓得化不开的亲密感。它确认了人们的共同记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有机连接。我吃的不是饺子,是人与人之间的息息相关、彼此照拂。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诗经》用朴素的诗句,表达着人们内心深处对“陪伴”的最原始也最持久的渴望。春节的意义正在于此,它提供了一个透过“我”,重新看见“我们”的机会,让遗世而独立的现代人能够看到人与人构成的共同体。
   我曾被这样的场景感动良久:老家的村庄因多数人外出打拼基本都已搬空,但每逢大年初一,无论是公务员、企业家,还是打工者、个体户,村子里走出去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到老屋前后,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握手寒暄、互相拜年,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年龄更大的老人面前自称“孩子”。这已经成为从这个村庄走出去的人不言而喻的默契。这种情感纽带,来自记忆无法追溯的远古,来自血液里流淌着的某种神秘的共同体意识。就这样,我们在慎终追远中触摸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连接。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内心总是渴望陪伴。春节之后,聚在一起的人们又将行走天涯,但既然确认过彼此间的休戚与共,那么散开之后就不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是携带着共同记忆的种子,一旦有阳光雨露滋润,就能长成相互依偎的丛林。春节期间看见的那个“我们”,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奔波四方的人们总是在寻找相濡以沫。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3日)
  技法借鉴
  议论性散文中的“微场面”,是指指向集中明确、语言简明形象、具有场面描写某些元素的场景。例如文中所写的纽约就是一个微场面,它虽然没有出现人物、动作,但具备了时间(除夕)、场所(“帝国大廈”)、特景(1327只彩灯)、色彩变化(红色和金色)等构成场面的元素,其描述有所取舍,对论点“春节,重新看见‘我们’”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这样的微场面展示,能增强文章文化味,强化文章论述力。本文的微场面描述具有下面三个特点:
  一、构建“微场面群”,多角度支撑论点。文章开篇提出中国春节“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人认同的文化符号”这一观点后,作者选取了三个国家“春节时间”的“微场面”,使之成“群”,从而有力地支撑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春节让人重新看见“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浓密情感和热络氛围。微场面群不在多,必须有代表性,做到同中有异,各具个性。文中亚洲东京微场面突出人的传承活动,美洲纽约的微场面亮出绚丽色彩,澳洲墨尔本的微场面则传送舞龙动感。这一“微场面群”的渐次展开,既体现了议论性散文笔法灵活、收放自如的特色,又从不同角度支撑了作者新论。
  二、善取“物件标志”,让论述更有动人情味。在微场面的组成元素中,作者精心选取的标志性物件能触发读者“熟悉的陌生”,在悠远的联想中拨动情感的琴弦。例如,作者以“杖”与“荆扉”为标志物件,描写期盼儿女回家的老人“倚杖候荆扉”,于是,老屋柴门、杖边黄犬、龙钟老态、寒风落叶、炯炯眼神……一一在读者面前浮现,给人真挚、凝重的画面感;又如作者让“掰着手指头数”“突然的拥抱”这两个标志性动作出现在微场面中,使画面洋溢着释放亲情的满足与欢乐;至于微场面中出现的“卧铺”“站票”“蛇皮袋”“拉杆箱”等实物,更是唤起了读者不畏苦累、期盼团聚的动人情味。
  三、讲究“情理交融”,让诗性融入生活哲思。微场面不仅浓缩着情,而且蕴含着理。由动心到明理的自然转换,必须自然流畅,令人信服。“老家的村庄”农历新年第一天亲朋拜年的微场面令作者“感动良久”,但文章没有到此为止,而是由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年龄更大的老人面前自称“孩子”这一“不言而喻的默契”,引出“共同体意识”这个新概念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有机连接”的新论,末段则自然延伸这一文脉,以“沙砾”“种子”设喻,展示“有阳光雨露滋润”、树木“相互依偎的丛林”的微场面,再次强调“春节期间看见的那个‘我们’”,从而实现了诗意与哲思的交融,给读者动心与明理的双重美感。
  学以致用
  让“挤”之利刃“刺破青天锷未残”
  沈烨杰
  车水马龙的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这,是一种挤;安静无声的房,埋头沉思,奋笔疾书,你追我赶,这,是一种挤;阴森晦暗的心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毁我谤,这也是一种挤。   “挤”有两面,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做身后有“挤”的堂堂正正的勇士,不做为一己私利而疯“挤”的小人、罪人。
  是的,“挤”的一面是晦暗肮脏。它让人私心膨胀,弄虚作假,尔虞我诈,残害忠良,丧尽人性。为了一己之功名利禄,有人投机钻营,削尖脑袋向前挤,甚至不惜不择手段实施诬陷。刺在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发出的浩然正气屡使奸臣秦桧自惭形秽,于是秦桧罗织“莫须有”罪名置岳飞于死地,为的是在拥挤的朝廷中,挤到皇上跟前成为红人。今年春晚,手持金色手铐演小品的“博士”演员,被爆出博士答辩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都涉嫌抄袭,他用来炫耀的博士帽、博士服被扒光……究其原因,不就是想在电影学院100︰1的招生人流中疯“挤”到前列,手握一纸文凭么?人们调侃说,那金色手铐一下子“反转”,铐住了自己失去道德底线的丑陋灵魂。
  “挤”还有另一面。它又是积极光明的,让人奋发向上,斗志昂扬,不屈不挠——这就是身后有“挤”在的勇士。
  在“挤”的催促下,那曾经失落的人奋力攀爬,那些健康完好的人更是斗志昂扬。于是,我看见了刘凯健,这个身残志坚的少年艱难地握着他的画笔,一步步迈向艺术殿堂;我看见了郎朗,手指在琴键上飞舞跳跃,一遍又一遍,一曲又一曲,毫无倦怠;我还看见了试千方、尝百药的屠呦呦,在充满乙醚气味的实验室里,她天天不离试管、烧杯,靠着一股“挤”劲,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正是她身后的一个“挤”字,把她推上了诺奖台。
  “挤”,当人们有了正确认识之后,它就会为我们前行之路铺下垫脚石,就会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当“挤”跟在我们身后不断挑战极限时,我们不必惊惶,更不能消沉。在“挤”逼迫我们时,何不像李白面对高力士那样,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呢?何不像谭嗣同面对顽固派那样,高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呢?须知,这时的“挤”,是我们奋斗的压舱石,前行的助推剂,起飞的发动机!
  “挤”是双刃剑,能否用好取决于自己。“博士演员”为虚荣不惜制假,东突西窜地追名逐利,结果“挤”脱了假面,一“剑”挑落博士服,露出了不光彩的灵魂让人耻笑——这是我们必须远离之“刃”;为了人民的幸福、绚丽的远方、美好的梦想,攻坚克难,在“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壮阔洪流中,做一个身后有“挤”在、能让“挤”之利刃“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勇士。这,应是新时代青年在追梦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点拨与启示
  习作在对“挤”的辩证论述中,多次构建“微场面群”,秦桧与“博士”演员的两个微场面,一古一今;郎朗、刘凯健、屠呦呦三个微场面,代表性强;刺字“精忠报国”、金色手铐、博士帽、琴键画笔、乙醚气味等“物件标志”使微场面具有个性元素;由“高吟”“高喊”构成的微场面后用“须知”一词转入议论,自然流畅;结尾运用毛泽东词展示的微场面,则是诗意与哲思的交融,使论述获得双重支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7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