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中遇见“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仅注意知识的获取,而忽略对数学教材的阅读与理解。从一些研究机构对学生教材阅读意识与阅读行为方式、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的意识与行为方式的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意识,他们认为阅读课本是语文、英语学科的作业,即使六年级学生都不知道数学书怎样阅读。大部分数学教师也只是布置作业时让学生用一下数学书。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4-0019-01
1.原因探究—看透问题的本质
(1)观念落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只重视教师讲授,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或是讨论、汇报、交流,以练习为主,不重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因此,学生对教材不会读、不爱读,数学课本对他们只是起到习题集的作用,对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能通过阅读教材来解决,而是通过直接问家长、老师或“救助”网络来解决。
(2)方法不足。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理等往往是经过高度提炼概括而成的,由于数学语言的简洁性、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与勤思多想、读写结合、举一反三等密不可分。这对小学生而言,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必须借助于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的能力。新课程教材对问题的呈现方式作了变化,由原来单一的小情境转向包含多元信息的问题。学生面对这么多的数据,分不清有用和没用的信息,往往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不能透过繁杂的现象抓住本质的东西。
(3)学生心理。学生不愿看书,不重视看书,除了书本上的练习题不得不看以外,其余一般都不理会。许多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是一种被动式阅读(或吸收式阅读),往往是一目十行、跳跃式的,这种阅读仅仅停留在阅读文字表层,对数学知识不加思考,缺乏理解。学生对于阅读本身这一活动的态度很不稳定,常常随着兴趣的变化而变化,不会根据阅读的要求自选方法,更不善于根据阅读的目的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阅读的自我意识淡薄。
2.理论引领—建构实践的体系
(1)概念界定。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是一种完整的心理过程,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包含对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理活动因素。
(2)心理理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发活动。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于阅读活动的需要,而阅读活动的需要又为阅读的目标所制约。阅读前帮助学生拟定阅读训练的目标,可以有效地动员学生知、情、意的活动。一旦学生了解了阅读的目的、意义、价值和掌握阅读方法的必要性,阅读教学就会成为学生能动的心理活动过程。
(3)名家观点。“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是对学生,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
(4)课标精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3.实践研究—行动中寻求突破
(1)问题导读。数学课本中没有曲折生动的情节,只有简洁精练的文字,抽象概括的法则,因此学生对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不浓。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悬念、带着急于找到解题方法的急切心情去阅读课本。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课本的激情。我们可以从已有的知识、生活实际、画图实践、趣味性问题等出发,巧设问题,让学生带着“怎么办?”“为什么?”去阅读教材,激发兴趣。
(2)方法引领。一是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要引导学生一字一句地推敲、比较。阅读中让学生将书上省略了的步骤和有关的推理一一讲清楚,对教材中出现的诸如“通常”“一般”“可以推出”等词语要进行研讨,比如“一般”中有无特殊等等。让学生理解数学用语言简意赅,字字包含重要内容。二是在阅读中进行联想和对比,融会贯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三是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编者引入这些图表的初衷是为了直观凸显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但事与愿违,这些图表常常被学生视而不见。特别注意阅读课本中的“图”和“文”,展开思考,并作好笔记。思考插图的教学意义,思考文中有那些知识点,那些地方不理解,作好“批”“划”记录,待课内解惑,这样,上课时,师生就抓住了教学的重点。
(3)实际应用。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很自然地把数学融入实际生活。例如在“数据与分析”中提出“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有助于我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对于从各种媒体获取的数据,要同时关注与它相关的资料,这样才能不被数据误导。这个问题关系到学生在现实中对某些问题做出怎样的推断和决策。
在问题导读、方法引导、实际应用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在阅读时对规律、标题、例题、矛盾处进行质疑,使学生在阅读中“有疑一释疑”进行阅读。另外学生在阅读相关内容时,不仅要从教材里找相关解读,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通过动手操作,用实践体验印证相关定理和公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阅读资料,有计划地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开展一些探究性阅读。
“数学课本”应成为学生的朋友,“阅读课本”应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掌握閱读的要点,把握阅读的方法,就能充分利用教材的教育价值,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0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