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逻辑学的生命力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邏辑是形成现代思维方式的基石,哲学的发展需要逻辑的助力,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在逻辑。逻辑学是关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科学,具有工具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普及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基本的分析技巧、学会缜密推理、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发扬逻辑精神,用理性来构建认知系统;有助于在思维层面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彰显逻辑的社会功能,这就是逻辑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关键词:逻辑方法;逻辑精神;现代思维方式;哲学;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6-0123-03
  “逻辑”是一个外来的多义词,在文中“逻辑”是以学科形式进行讨论。逻辑学是国际上公认的基础学科。早在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将逻辑学列入七大基础学科,且位居第二,仅次于数学。逻辑学往往与哲学相捆绑在一起,故而成为冷门。在我国逻辑学至今尚未走进基础学科的行列,尚未普及逻辑教育,只有高等教育中部分高校的部分文科专业开设逻辑课程。所以人们只闻“逻辑”之词,未知“逻辑”之义,迷茫于“逻辑是什么,研究什么,有何作用”。“现代逻辑对于西方学者已经是基本常识,对于我们却像是很难很陌生的东西”[1]。然而,我们并不能否认逻辑学的作用所在,逻辑学不仅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推理论证方法,而且是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变的基础。逻辑思维能力更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能力。
  美国逻辑学家柯匹在《逻辑导论》中写道:“无论在科学研究中,在政治生活中,还是在个人生活管理方面,我们都需要运用逻辑以达致可靠的结论。学习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好的论证以及它们为什么好,亦可帮助我们确认坏的论证以及它们为什么坏。没有什么研究会有比之更广大的用途。”[2]1逻辑的用途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殷海光老先生认为逻辑的社会功能是:“要使国人从‘泛道德主义、泛情绪主义、泛权威主义及崇古主义的高压下解放出来,促成真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昌明’”[3]313。
  一、逻辑是形成现代思维方式的基石
  我国虽为逻辑的三大发源地之一,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仅仅缺乏逻辑的知识和方法,更缺乏逻辑精神,缺乏像西方人那样应用逻辑分析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我国传统思维方式以“意象思维”为主导,通过直观的方式或者是凭借经验,对两种事物、两类事物进行类的比较、联想、推理,即推类,观象取类,“取辩于一物而原极天下之污隆”。随机选取“一物”而“言事”,致此将“族类”之名延伸、扩展到“种类”之名,将“类”的概念发展成为“类”的法式。推类中必然包含着偶然的因素,具有的是或然性,而非必然性。缺乏严密规范的逻辑论证与推理的结论,必然存有很大的质疑。加之长期处在封建集权之下,受到权威的效应影响,论证易于诉诸权威、诉诸众人或者圣贤,造成的局面是“浑而不晰、名义不晰”。
  我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以概念为起点的西方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差别。当西方逻辑系统传入我国,触动近代学者对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认知进行反思。早期的逻辑学家从西方逻辑的角度开始审视我国传统思维方式,提出了普及逻辑的基本诉求,且致力于推动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更新转变,需要以逻辑学这个“一切法之法”为依据,需要大力普及逻辑学,促进国民形成注重概念、推理的现代思维模式。
  逻辑之所以能够为我国传统思维模式的转变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于逻辑的本质。无论是传统逻辑还是现代逻辑,都是在严格遵循规则的条件下进行有效推理、论证或演算。违反逻辑规则、条件的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不真实的,也是推不出的。在当前这个信息混杂泛滥的时代,信息真假难辨,应采用逻辑学的方法,剔除假的信息,发现真理,或者对既定且被认为是可靠的、合理的观念、原则、习惯进行有效论证,求证真假,而不是凭借直觉做出武断的定论或者决策。作为最终的检验方法——实践的方法虽最为可靠,若事事、句句都去实践,必有实践的困难和实效周期的限制,而便捷的方式是在思维领域的论证,即通过逻辑方法进行推理论证,而逻辑方法的运用需要经过特定的逻辑思维方式的训练。
  有规则的求真与讲理,在遵循规则之下寻求言论自由,实质上要求人们遵循规约精神。逻辑精神是一种规约精神。按规则思考,但不落入形式;按规则办事,但不是墨守成规,是逻辑精神的本质,是真正的理性精神。新时代不仅需要逻辑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有效思考,更需要逻辑的精神。所以,普及逻辑学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了培养基本的分析技巧、学会缜密推理、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进行有效沟通,具备现代人的思维素养,更是为了追求理性精神、发扬逻辑精神,将这种学科精神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本能,用理性来构建认知系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哲学发展需要逻辑助力
  逻辑与哲学可谓是分合却始终未离的关系。哲学的发展需要逻辑为其提供可靠有效的技术支撑。在古希腊,哲学家探究天地万物的本原,为各种自然现象发生的缘由寻求论证,做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存在着许多异议与争端。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为了“我们能够就人们向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从一般所接受的意见进行推理,而且我们在提出一个论证的时候,也就避免说出自相矛盾的东西”[4],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一套科学的推理和论证方法,被定格为“工具论”,由此产生了逻辑学。逻辑产生的初衷是为论证、支持哲学研究,即逻辑作为一种方法是为解决哲学问题而产生的。
  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从研究“这个世界是什么,到这个世界怎样”转向了“人们如何表达解释这个世界”时,发生了语言学的转向,产生了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这种转向是在现代逻辑的推动之下所发生的。当传统逻辑无法解决语言问题时,弗雷格将数学中的“函数”概念引入逻辑学中,用数学方法研究语言问题,从而建立第一个逻辑演算系统,现代逻辑学随之产生。现代逻辑学将命题作为首要研究对象,命题对应于现实世界中的“事实”,“事实”对应在哲学领域中是句子,对句子的意义进行分析便成为了哲学研究的重心。在此的“分析”特指现代逻辑的分析。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转向了“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现代逻辑的产生,致使逻辑系统更加缜密,方法更为科学,逻辑学彻底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逻辑学并未由此中断与哲学的联系,而是通过莱布尼茨提倡的“计算”来解决哲学研究的争论,严密的思维、规范的推理演算带来更为精确与清晰的哲学结论。   现代逻辑成为研究哲学问题更为有力的工具,以独有的方法为哲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推动哲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的形成,且使哲学研究的成果更加可靠有效。加之探讨哲学研究中的意义、存在及所指等问题,必然涉及到逻辑,所以在哲学与逻辑进行新的融合过程中,为不断提高哲学研究的水平,进行现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作为哲学专业的学生,若缺乏现代逻辑的训练,对逻辑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十九世纪甚至是亚里士多德时代,导致对现代思维方法的陌生,可能造成对现代分析哲学理解的困惑和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不完整。所以,哲学专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逻辑的方法保驾护航。
  三、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在逻辑
  近几年来,教育界和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国内外学术界存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发起人——恩尼斯给出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思性思维”。斯柯雷文( Michael Scriven)同玻尔( Richard Paul)合写的“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一文是这样描述批判性思维的: “批判性思维是智力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积极地、熟练地、灵巧地应用分析、综合或估价由观察、实验、反省、推理、交流中所获得的信息,并用其指导信念和行动。”[5]即关注于对论证做多方面的、反思性的分析与考察,可以简短定义为反思的倾向和技巧。张建军教授认为,“批判性思维的要义在于‘合理怀疑、合理置信’,两个‘合理的’评估有赖于以‘基于合理推理的问题求解’为特征的‘高阶认识’。”[6]不同定义的共通之处是:批判性思维包含的关键词是论证和反思,且这种反思和论证必须是合理的。合理论证的技巧来源于逻辑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批判性思维的根基在于逻辑。
  批判性思维是对外界信息及相关信息的论证和推理,在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中不会被动接纳或者被已知的信息所迷惑,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严谨的评价和分析,最终得到可靠的信息并运用于实践中。质疑、论证的内容是既有的思维结果,演绎推理的“必然地得出”恰恰从形式上为其合理性提供了必要保障。现代逻辑的形式化方法看似远离了日常思维,但形式化的方式揭示的逻辑规律更精确地表达日常语言。熟练地掌握现代逻辑的规则和演绎系统,有助于实际的论证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有的逻辑学家认为,在实际论证和推理的过程中,并不会恰如其分地符合形式逻辑的命题构造推理形式,所以并不能直接借助于形式逻辑技巧来分析。非形式逻辑研究“日常生活中论证分析、论证解释、论证评价、论证批评和论证建构的非形式标准、尺度和程序”,与批判性思维的契合度更高,但二者并不等同。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二者关注的焦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即日常思维言语。非形式逻辑作为逻辑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范围大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二者是包含关系,即非形式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仅仅以非形式逻辑为基础就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吗?正如张建军教授所言:“在我看来,这样的观点是建立在对演绎逻辑一系列误解基础上的。我认为,离开演绎逻辑的根基而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简单点说,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有效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一种能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其中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实质是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和处理,最基本的就是对概念的准确把握,此时又必须回到形式逻辑。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是逻辑,而非仅仅是非形式逻辑。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日常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国民素养中必备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知识的积累并不会必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所以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直接决定人的思维素养,逻辑在此过程肩负重任,逻辑责无旁贷。
  四、总结
  从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到今天,逻辑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数学转向、语言转向、认知转向及非形式转向。在其转向过程中,对数学、哲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不同的逻辑分支和流派,但逻辑的工具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在今后逻辑学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形式的过程必将回归现实,从思维层面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彰显逻辑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路.金岳霖的孤獨与无奈[J].读书,1998(01).
  [2](美)柯匹,科恩.逻辑学导论(第11版)[M].张建军,潘天群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王习胜,张建军.逻辑的社会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王路.论逻辑和哲学的融合与分离[J].哲学研究,1995(10).
  [5]斯柯雷文(Michael Scriven),玻尔(Richard Paul).批判性思维的定义[Z].www.criticalthinking.org,2002(02).
  [6]张建军.高阶认知视域下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与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5(07).
  作者简介:魏涛(1985—),女,山西长治人,硕士,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研究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逻辑哲学。
  (责任编辑:李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