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是一条流淌诗意的小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轻视学生主体地位为特征的“传教式”教学和缺乏实质内容的频繁小组活动,都是低效的。新课程标准和语文的本色以及许多名家的教学实践表明,理想的课堂是一条流淌诗意、浸润心灵的小溪。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是实现语文课堂诗意化的首要条件,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语文课堂营造成一片栖息精神的田园,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得到诗意浸润的重要保证。作为课堂调控者的老师,只有遵循审美规律来安排课堂结构,借助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给学生也给自己创设精彩的机会,才能让语文课堂诗意盎然。
  【关键词】教堂;剧场;精神田园;诗意
  前段时间听了两节语文公开课,第一节课的主讲老师从头到尾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学生却无精打采,恹恹欲睡。第二节课的主讲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一会儿自主讨论,一会儿情境表演,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布置活动任务以后,就一直饶有兴致地作壁上观。评课时,大家对第一节课大加挞伐,一致认为这是典型的满堂灌,对第二节课交口称赞,说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顺应了教学改革的潮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不是容器,更不是杯具,而是学习知识的主动者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者,教师必须改变知识的传递者和灌输者的身份,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合作式、探究式和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主旋律的今天,像第一节课这样牧师布道般的教堂式教学,遭到一致批评,是咎有攸归。第二节课虽然活动频繁,却无法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上获益,老师放任,学生自流,探究活动没有深度思考,没有探究结果的分享,自立是缺乏创造性的自立,自主是缺乏引导性的自主,整堂课甚至连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没有,课堂被学生自主经营得像个缺乏品位的小剧场。我对于许多老师的赞赏不敢苟同。这堂课让我想起了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的一句话:“关于自由的问题,出现的最普遍错误是把自由认为是活动的自由,或认为是外部的或身体方面的活动。”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应是老师布道的教堂,也不该是任由学生表演的剧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条流淌诗意的小溪。
  一、语文课堂的诗意体现是新标要求
  我们把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称之为诗意,新课程标准第一条就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堂上体现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最高境界便是诗意,因而,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追求诗意的语文课堂就是对新课程标准的准确解读和忠实执行。新课标还提到“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新课标的这些要求,无一不指向语文课堂的诗意化。
  二、语文的本色决定语文课堂需要诗意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希望、出路和最高境界还是诗意。语文的诗意性主要体现在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的文本充满诗意,它纵横千古、绵延万里、超越生活、驰骋艺术,广袤美丽、多姿多彩。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山水风景,有让人回味无穷的平凡故事,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人物,也有动人心魄、刻骨铭心的平凡生命。用作语文教学资源的各种艺术,也无不以充满诗意的美的形式出现,这些丰富的资源本来就是一首首有韵无韵的诗章。其次,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充满诗意,文本中蕴含丰富的情感,美好的景物优美的表现形式都浸润着诗意,留连其间,可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启迪人生智慧,丰富文化底蕴。学生敞开悠闲的心扉,心与心彼此接纳,思与思相互启迪,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积淀美好的人文素养,共同达到由赞美生活到热爱生活到创造生活的至高境界。在这种氛围中师生的探究讨论都是诗意的挥洒。如果我们把本该洋溢诗意、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经营得呆板、枯涩、混乱和低俗,那就是对语文的糟践。
  三、教育名家重视营造诗意课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涌现了一大批语文教学的潮流人物,他们都以自己新颖的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模式自成一体,各领风骚,最有影响力的当推强调熏陶感染和心灵塑造的情感派代表于漪、三主理念、四式课堂结构、五步教学的导读派创始人钱梦龙、以加强语感训练为切人口,引导学生遵循感受——领悟——积累——運用的途径学习语言的语感派代表洪镇涛和强调大语文教学观的张孝纯,近几年,在深圳又出现了倡导语文味的程少堂。这些名家虽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但他们各具魅力的课堂挥洒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营造课堂诗意的高手,他们调控下的课堂总是诗意盎然。
  营造课堂的诗意,让中学的语文课堂氤氲美感,跃动灵慧是多数老师的高品质追求,要实现这一追求,需要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四、提升自身素养,做一个散发诗意的人
  语文的本色和本体是诗意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绚丽多彩,它需要老师灵活驾驭课堂教学,避免对文本进行单纯的技术化和工具性的解读,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涵咏、体悟中领会语文学习的真谛,进而接受美的熏陶和滋养,这就对老师的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孔子教育学生时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话意在强调老师的素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直接影响。亦即强调老师的诗意品位是学生诗意学习,成就诗意人生的重要条件。老师只有具备广博知识和强大人格魅力才能够驾轻就熟引领学生进入感知、欣赏、妙悟、表达的诗意境界,让学生有一双天真的眼睛,能够从众多美的事物中认识什么是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童年时代,每个孩子都是诗人。”在孩子还有一颗诗的童心的时候,他们是多么渴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师来帮助他们洗涤尘埃,引领充满诗意的人生啊!
  五、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片精神田园   现行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使语文课程陷于孤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又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又由于老师追求考试的功利,文本的精神营养和艺术美感被格式化的知识点消弭,以致学生的文化底蕴严重缺钙。由于过度重视语文的工具性重视解题方考试攻略等技术性知识传授,文本解读几乎成为语文学习的唯一信道,语文课堂越来越缺少活力,狭隘僵化的语文教学严重滞后于学生的成长需求。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在课程的视野下重新审视语文,搭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平台。
  前段时间有消息称,一位母亲为了让女儿了解桃花而包下一座山头种桃树,母亲的做法既伟大又有些悲壮。这位母亲知道,要让一个不知桃花为何物的小孩去感受诗文中万紫千红的春天,是一件多么勉为其难的事情,因此,她下决心包山种桃,然而,女儿还要认识杏花、荷花、还有牛羊、草原以及光怪陆离的社会,她包得过来吗?有位美国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相等。”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得广泛挖掘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上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资源,形成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融入社会,洞明世事,体察人情,接受大自然灵泉的浇灌,让宇宙山河、风物人情进入课堂。家长包不过来的事情,我们语文老师要做起来。除了开放语文课堂、广掘教育资源外,我们还应该去掉教育的外在装饰,返璞归真,回归教育本质,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营造一片精神田园。在课堂上,老师要通过诵读、涵咏、教学语言的感染及诗意的激发,让学生情感世界融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达观,还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让学生的想象里有汉唐的皎皎明月、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万里云翅。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碧波”的清虚,让学生的气血中有汉魏风骨,有竹林性情,让他们在喧嚣尘埃中体味到采菊东篱的闲适。让学生在湖光山色中还能谈论诸子百家,在茶余饭后还能描述心中的哈姆莱特。
  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授受,心灵的陶冶和精神的长养比知识技的掌握更重要,学生的精神有了栖息的田园,语文课堂何愁没有诗意?
  六、课堂布局要体现审美意蕴
  自古以来,虚实相生、疏密有间、动静合宜、张弛有度这些审美特质适用于一切艺术创造和艺术审美之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形式结构上也要符合艺术审美的特征。首先,老师的讲解需要激越中有舒缓,整堂课都有气无力,当然无法刺激学生的课堂兴奋,反之,如果老师在课堂讲解上从头到位都激情燃烧,也会对学生产生兴奋抑制,使学生疲劳困顿,善于调控的老师总是能够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像蜜一样紧紧粘住学生。其次,任务难易也要张弛有致,每个问题都是全体学生能够完整完成的,这种问题只会让学生兴味索然;从头到尾都是难不可及的问题,也只能让学生“陷入什得性无助“的心理畏懼,早早放弃挑战。只有那些既能引起紧张思考又能获得成功欣喜问题,才能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奋。其三,课堂信息传导要疏密有间,一般重点难点,涉及核心目标的内容要紧锣密鼓反复锤炼,对于那些非重点的内容则要一掠而过。正如国画所提倡的“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这种疏密的合理安排也是让语文课堂体现诗意的重要因素。其四,教学方式要间隔变化。由《社戏》中的小小朋友厌烦老旦依依呀呀的唱,可以推知,学生厌倦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于是有老师安排很多活动来保持学生的情绪状态,但活动一多,活动形式又老套,那些求知欲旺盛的同学也不买帐。许多教室都有多媒体投影,用那整齐的方块字归纳、总结教学内容,容量大,方便快捷,一目了然,比板书方便多了,但就有学生对这工整的投影板书熟视无睹,如果间或来一段大气的粉笔板书,倒是能让一些同学爱屋及乌,由对板书的欣赏迁延到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俗话说:事无美恶,过则生灾。没有哪种教学方式能够一招制胜且百式不爽,教学方式各有长短,互相补充,只有遵循审美规律,讲究课堂布局的错落有致,才能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七、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认知、审美愉悦和冲突情感体验的激发程度,老师一言堂、满堂灌违背学生心理特点,有形无实的探究和一味追求热闹而忽课程核心价值的合作活动也不能给学生以真正的精神自由,两种教学都是无效或者低效行为,只有紧扣课堂核心目标提出的,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才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才是激发课堂诗意的催化剂。
  经常在语文课堂上听到老师提出让人苦笑的问题:
  “《江雪》中的老人为什么要在雪天来钓鱼呀?他钓鱼遇到了哪些困难?(《湖心亭看雪》与《江雪》比较阅读课)”这是典型的哀梨蒸食;“孔乙己走出酒店以后去了哪里?”堵塞想象空间,大煞风景;“《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是个好孩子还是个坏孩子?”远离核心目标,隔靴搔痒;《“社戏》中的双喜他们偷豆对吗?”上纲上线,画蛇添足。这类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繁琐问题有时也能发吧课堂搅和得很热闹,但耗时在这类问题上纠结,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又有多大的意义呢。然而,我们很多学生就是在这类问题引导下长大的。
  我们也经常能够在网络和示范课堂听到名家的精彩提问:
  “孔乙己姓甚名谁?为什么他有名没姓?作者为什么要让这一塑造的人物姓孔?”(于漪上孔乙己》);“作者该不该对老王心存愧疚?”(王君上《老王》); “在小弗朗士眼里,我的课堂、我的课、我的老师分别是怎样的?”(余映潮上《最后一课》)。这类问题看似稀松平常,实则直切教学目标,一下子攫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循着有广阔发挥空间的问题,驰骋想象,涵咏体悟,答案虽然五花八门,却是灵气飞扬,老师调的控语言透着睿智与激情,学生的活动迸溅着生命活力,课堂洋溢诗情画意。美国著名学者、教育家达克沃斯在论述精彩观念诞生时强调老师要“提供诞生精彩的机会”。名家的高明就在于他们总是借助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给学生也给自己提供诞生精彩的机会,总是能把课堂经营得诗意盎然。
  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教学内容停留于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形式上充斥“是什么”“有什么”和“为什么”之类的提问,就必然导致课堂语文况味的淡化,也就无法保持学生持久的情绪状态。要是课堂上多一些有思想深度的问题,多一些能派生新问题的问题,就算是不没有小组获得的喧腾,课堂也能迸溅思维的火花,也能流淌学生诗意的表达。
  致力于课堂艺术的老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讲究审美体验,在课堂布局上也重视审美意蕴,遵循审美规律,惟其如此,他的语文课堂总能氤氲一股浓浓的诗意。
  正如李政道博士所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在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科学性的同时,更要重视语文学科在人文层面的精神涵养,更要追求语文课堂的艺术性。对语文课堂诗意化追求是体现语文学科精神价值和凸显课堂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笔者坚定地认为语文课堂不是教堂也不是剧场,她是一条淌着诗意流向学生心里的小溪,汩汩清流浸润着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范明华.自由之门[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2.
  [2]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思考[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
  [3]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23).
  [4]钱圣校.情意沟通教学理论——从建构到实践[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5]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思考[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