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汽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汽车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我国社会需求形成了有效的衔接,在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关于汽车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了汽车教育的人才培养中的常见问题,探讨了高职汽车教育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策略
高职教育为满足社会企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方面一线岗位需求相切合的应用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问题上,主要根据社会的热门技术领域、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情况,构建教育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我国,高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汽车专业人才紧缺的形势下,加强高职汽车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尤为关键。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1)市场导向性。以市场为导向一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也会变化。此时,高职院校管理者有需要系统地分析市场动态,并灵活地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我国社会各界对高职人才给予以极大的关注,主要源于其人才培养中融入了市场需求的预测,设置的专业无论在社会适应性,还是发展潜力方面,均有着较大的优越性。
(2)理论、实践兼而有之。相比我国普通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呈现明显的不同。在全國统招大学院校的教育体制下,专业理论占教学的主导,专业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成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但是,难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诸多疏漏。结合整合能力观的理念,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对社会职业、岗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极为关键,对理论、能力、素质教育做出科学地设计,并以此为根据,设计相应的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在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较大的可行性。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对理论、实践予以兼顾。
(3)产学研并行。高职教育需要充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例如:培训中心、学校、科研部门、企业等,在多方组织共同参与、合作前提下,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职人才培养的魅力。高职教育主张课堂传播知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使得学生和社会岗位保持紧密的联系,从中完成学业。决定了高职院校多元化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方式的认可。
2 高职汽车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1)方向不够清晰。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关于汽车专业设置了诸多的就业方向,就业方向不单一,使得汽车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具广泛性,难以达到“术业有专攻”的效果,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了解就业以外的内容,影响了人才培养效率。
(2)缺少资金投入。高职院校是人才速成的培训机构。若在学校在常规性的教学硬件、应用软件建设上不够先进,甚至教学设施较差,则输出的人才不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而相关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经费方面未起到应有的支持、指导,汽车专业的设置错位十分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直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
(3)专业课与实际脱节。部分高职院校因自身改造、扩大规划、合并等,对市场的发展未做出系统地调查研究。教学内容与社会的人才需求严重脱节,而且,依然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以及掌握的技能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工厂的要求,学生就业面临极大的困惑。
3 高职汽车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1)设置明确的就业方向。高职院校应当对汽车专业学科进行细化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并加强与社会各大型汽车企业、工厂的合作力度,解决汽车专业各个方向学生的就业分配问题,形成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例如:如果学生选择了汽修专业,则学校特别培养其各项专业的汽修技术,在学校内部经过严格的技能考核,并与其他企业签订订单,定期、定向地为合作单位输送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对汽修专业人才予以定点式分配,不但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有效地满足了社会需求。
(2)加大资金投入。当地的政府部门应当对高职教育予以充分地关注与支持。结合我国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校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在校学生拥有一个优良的学习、技能培训环境,在学校内部更好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的磨练,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政府部门有必要对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给予相应的资助,增强学生入校的机率,为我国的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充足的“定向性”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3)掌握市场动态。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应当对社会人才需求、汽车专业进行实时性研究、总结,从而对本校的专业课程、基础教育设施等进行积极地调整,以免浪费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精力。为了达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还需要加强与各个合作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定期咨询、考察实际的工作环境,掌握汽车市场的发展动态,便于学校进行定向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效果。
(4)加强技能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尤其在课堂上演练某个实物时,教师应当充分地准备教学工具,力求让所有同学均有机会对物件加以操作,同时,学校应当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争取获得其支持,定期派一些学员入厂参观、实习,多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此外,高职院校有必要组织同学们在企业展开相应的操作演练活动,加强学生技能指导、锻炼,提升在校学生基本的技术水平。
(5)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是培育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相关企业应当积极地融入高职教育汽车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学校、企业可联合建立人才培养机构,共同分析、开发、设置、优化专业课程,企业可参与教材的编写,在汽车教育中配备优秀的专业教师、技术指导人才等,或者建立实践基地,促进课堂教学、岗位培训的深度整合。此外,在人才能力评价方面,二者也要共同参与,提升汽车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科.浅谈高职汽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05):139.
[2]张朝阳,矣笑杨.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41):3-5.
[3]张凤.当前高职汽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04):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8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