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类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它承担着提高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功能。然而,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现状却不容乐观,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通过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神奇与魅力、欣赏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趣、体验数学的用,着力提升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综合素养;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技术应用实践能力强、基础知识适度、内在素质过硬等综合素养较高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如何让学生以更加易于理解的方式获得较多的综合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位高职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数学类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它承担着提高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功能。而目前,高职院校中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数学类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必有一席地位,但是众多院校在增加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的同时纷纷大幅度缩减数学类基础课的课时。一些院校对数学教育功能认识浅薄的教师有了偏见“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学高数,学习高数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没什么作用”,以至于想将数学类基础课程直接从教学计划中砍掉不开。从客观上讲,高職院校数学类基础课出现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调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全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仅限于传统式的理论讲授,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基础差、数学基础薄弱、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抽象性等原因,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感到枯燥、屡遭失败。数学教学普遍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数学的教育功能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学生和教师对高职数学类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产生了认知误区,认为学习高职数学就是让学生做题、应付考试,感觉没太多用处。
  其实,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在课程教育教学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能正确发挥高职数学的教育功能,如何通过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神奇与魅力、欣赏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趣、体验数学的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找出培养和提高他们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所以,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寻求在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创新方法是大势所趋,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一是教学大纲中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强调学科体系严密、完整,没有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文化性和前瞻性,没能恰当地把握选材的深度与广度,忽视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数学类课程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在传统大学专科教材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删减,仅是在难度、深度方面有所降低,缺少高职教育应有的特色。不能很好地将其融入专业之中,应用性、实践性没能突显出来,没能体现到高职的专业特点,缺少人文素养的融入,缺少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与专业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教和学存在问题。高职院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仍占主导地位,通过对知识反复讲解,然后让学生做机械的训练,去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得不到培养。
  四是高职学生缺少使用数学工具、现代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即数学建模能力不强。
  五是高职数学类课程教学及考试考核模式单一,大多数院校依然沿用传统的考试考核模式,不能更好地让数学知识与不同专业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本专业联系不紧密,以至于感到枯燥无味,难以实现多样化的培养目标。
  六是师资队伍存在问题。高职数学教师的主导地位和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复合的能力结构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创新教学方法,彰显专业特色,数学应用实践素质和现代信息技术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七是对通过高职数学类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综合素养的认识深度不够。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把握不准高职数学类课程在整个高职教育教学当中的定位,片面地对高职数学类课程进行课时压缩、教学内容删减,轻视该类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三、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数学素养,所以,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要注重将人文知识、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要注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与各专业教学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使学生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类基础课程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深入调研,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制约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师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找出高职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问题存在的根源。调查表明:63%的学生希望在学习高职数学类基础课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素养,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要求我们应该深刻剖析高职学生的知识与心理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使学生通过高职数学的学习真正能起到培养其综合素养的作用。   (二)构建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
  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做到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探究并构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在掌握具体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多地理解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文化,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的整合,提高数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影响;制订出了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让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文化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元素融入其中,充分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对高职学生学好专业课程起到的必要的推进作用,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建模能力,即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讲课时除讲授必要的具体数学知识外,更多地讲解数学知识的应用,让与该部分内容相关的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趣味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数学游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等数学文化知识贯穿其中,从而让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文化等融合起来,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同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进而达到提高他们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编写出版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校本教材或讲义
  我们在对教学方法和大纲改革的基础上,对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材进行了彻底改革。剖析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材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创新的编写原则与思路,编写并出版了适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新型教材,并制作出相应教学课件。我院的经济数学教师编写的一套《经济数学》教材,结合了高职院校专业、学生以及教育教学的特点,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必需、够用、好用、实用”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将数学文化、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融入其中。该套教材是既适于创新人才培养又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新型教材,达到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改革传统的数学考试考核模式,树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观
  我们对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课程考试、考核模式及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传统的数学考试考核方式进行了彻底改革,对更适于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进行了认真探索。近几年,通过主持参与学院“考试考核模式专项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以校内公选课“充满奇趣的数学文化之旅”作为试点,探索出了更为合理的考试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学习报告、小论文、课堂演讲等并用的考试、考核手段,在原有做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能体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其他评价形式(如布置作业后给学生一些准备的时间,适时由学生自愿上台作演讲或口头分析,教师当场点评,然后给出评价成绩),重点加强过程考核,特别是实践过程的考核。成绩的最终评定是采用平时的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定办法,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更适于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五)加强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拥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应用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更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所有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要想实现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终极目标,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师资的合理配置与培训,弘扬敬业奉献精神,营造科学研究创新氛围,倡导继续学习培训,鼓励立项,以提高高职数学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我们主持、参与的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类课题有5项,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年度教学水平评估、辅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等比赛中,都分获了多项国家、省、院级奖励,教师的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都在与日俱增,特别是综合素养在不断提升。
  (六)积极开展与“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有关的校内外人文知识学术讲座
  为让更多的大学生在趣味中学到数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达到增强他们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人文素质及综合素养的目的,近几年来,我们在商丘工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与“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有关的校内外讲座多达10场次。
  通过讲座,都能使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对高职数学有全新的认识,对数学文化和科学素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同时能引起同行们的共鸣,从而达成共识,以便更好地引领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达到通过数学教学提高更多高职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七)成立数学建模协会,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养
  我院自从2009年开始成立“数学建模协会”,每年约有500人加入协会,“数学建模协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平台,“数学建模”协会获学院优秀学生社团。协会以“推广建模知识,提高每位会员的自身素质”为宗旨;以“激发会员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团体协作和拼搏精神,活跃校园氛围,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为目的;以“实现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为目标,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理性思维、具备创新思想。数学建模正是通过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转化与抽象和用数学方法或数学软件求解等综合素养及能力。近几年,我院通过数学建模的培训,受益学生已达2万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很大提高,效果已凸显出来。实践表明,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效果很好。我院自2009年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截至2018年,已获得全国二等奖8次,省级一等奖34次,省级二等奖40次,省级三等奖44次。
  (八)开设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数学文化类公选课
  从2011年以来,我院成功开设了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充满奇趣的数学文化之旅…‘数学文化欣赏与趣味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思维与财富”等数学类公选课,特别是“充满奇趣的数学文化之旅”,目前已开设了第16轮,受益学生已达6000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都是首创。这些公选课的开设增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提高了他们用数学思想、方法对生活中实际问题处理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数学素养、人文素质及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些公选课都是面向全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将数学文化、人文精神和思想传播渗透到不同的专业,让学生体味到数学中蕴藏的浓郁人文精神,让学生更好地明晰数学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等综合素质,让学生不仅要学习具体知识,而且要懂得生存之道、做人之道,让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交流、克难攻坚、生存技能、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应用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做好这项改革对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它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每一位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教师所必须面对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通过高职数学类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如何进一步转变高职学生学习数学類基础课程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高职数学类基础课更好地渗透到其他相关专业当中,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过程中发挥好它应有的作用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完备的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职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会呈现出来,它必定会对我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3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