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前预习是各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课前预习指导策略,合理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师;指导;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前预习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虽然是课前预习,但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课前预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前预习中,教师要起到指导作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必要性
  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水平。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注重课前预习环节,并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只有进行课前预习才能在课堂上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才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即便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学生也可以重点标注,在课堂上找到问题的答案,增进预习效果。
  二、教师指导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设计
  (一)合理设计课前指导环节
  兴趣是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的动力,要想让学生积极预习,教师就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从预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要想实现课前预习目标,语文教师就必须进行课前预习设计,教师可以每周选择一篇课文,让学生自己体会预习和不预习的区别,也可以选出班级内预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来发表自己的感想,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语文课前预习之所以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因为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课前预习的目标,让学生围绕着目标开展课前预习,不盲目。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课文特点来设计预习环节,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而且不同性情的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对于理解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教师必须降低课前预习的标准,学生只要能读通课文,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汇即可;对于学习能力强一点的学生,教师就需要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标准,学生要能通过课前预习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二)合理设计课前预习方法
  初读是课前预习的关键环节,初读可以让学生读通课文,为后续课文的理解奠定基础。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网络资源以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章中的新词汇或者新生字,铲除预习中的障碍。此外,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解答课后练习,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不能懒惰,要知道勤能补拙,学生一定要多动手,对于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画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思考课文的特点,这样才能增强对整篇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一定会遇到人物和相关事件,学生要想深入理解课文就必须对课文中的人物和写作背景进行了解,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相关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学生在预习《我的伯父鲁迅先 生》这篇课文时,学生要想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并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深入了解旧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从而深入理解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含义。
  事实上,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非常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课前预习方法,提高课前预习质量。
  (三)合理设计合作环节
  在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增强合作意识,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小组合作的对象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其他小伙伴,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事实上,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方式非常多,而且合作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课下学生也可以与其他学生合作共同开展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家长给学生提供的自我锻炼的机会,学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逐渐成长。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家长的合作,家长也可以充当学生课前预习的合作者。
  (四)合理设计课前预习检测环节
  虽然小学生可以自己开展课前预习,但是要想发挥出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设置课前预习检测环节。针对学生的预习质量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及时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调整问题,不断完善课前预习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前预习方法。课前预习方法不一定每位学生都一样,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前预习,弥补自己课前预习中的不足,提高语文课前预习的质量,避免浪费课上和课下宝贵时间。
  (五)合理设计与家长的沟通环节
  在小学生课前预习过程中,家长也要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家长要认识到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而且要对课前预习有正确的理解,很多家长认为课前预习就是让孩子简单的看书。事实上,课前预习不仅不是简单的看书,课前预习还需要合理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前预习的目标。家长要和教师多沟通,明确学生每天课前预习的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进行有效指导。课前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第一步,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能够从同一个起跑线出发,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能力,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教师指导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必须具有针对性,课前预习要做到因人而异,因课文类型而异,不同的学生课前预习方案不同,不同类型的课文预习方案不同,不能采取同一种预习方式,要做到量身定做,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课前预习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可以在家进行课前预习,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课前预习,无论课前预习在哪里,课前预习都必须具有趣味性,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热烈地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给学生提供参考意见,但是仅仅是参考意见,不能一味否定学生的观点,要多鼓励学生,即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教师和家长也要侧面进行引导,注重指导的方式和态度。课前預习和课后练习可以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结合课后练习册上的问题开展,这样就可以一边预习一边解答问题,通过预习来获取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设计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语文属于小学教学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的趣味性非常强,但是语文学科中很多词汇理解难度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前预习环节,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前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第一步,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年龄来制定预习目标,学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鲁金花.借助多媒体提升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32).
  [2]穆天兴.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1).
  [3]张小凤.伊宁市初中生语文课前预习策略研究[D].伊宁:伊犁师范学院,2018.
   (编辑:马梦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