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握世界变动,探索新闻奥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人类的第一生产力,科技有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终端与互联网共同催化了现代媒介的替代与融合,初中学生拥有更多机会探索外界信息。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辨析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使学生透过新闻把握世界变动的脉搏,借助外部环境实现个人素养的厚积薄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闻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芸芸众生所生活的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新闻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感悟,初中语文教材将新闻资源列入教学范畴,期待通过教学实现学生对新闻的全面了解与把握。然而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却将新闻作品视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这也直接导致新闻作品教学陷入发展误区。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新闻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开展新闻作品阅读,形成正确的新闻阅读與把握能力
  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浓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通过网络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现代初中学生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已经能够借助媒体随时把握天下事。但初中学生对新闻的阅读与获取却存在鲜明的选择性,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娱乐时尚、体育运动、社会新闻等是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向,他们很难有效分辨新闻的质量与价值。初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拔高提升时期,学生不仅要实现个人语文素养的渐进式提升,更要实现个人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构建与完善。新闻作品教学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多种类型新闻,辨析新闻的正面价值与负面教育意义,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新闻阅读与把握能力。
  初中学生渴望探索未知世界,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更加关注遥远而陌生的一切,而媒介素养是初中学生生活与工作的必备素养。例如最近美国向中国发起了贸易战,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抽丝剥茧整个事件,更加准确地把握贸易战发生的原因、历程及最终走向,正确理解各方在此事件中的立场与诉求。初中学生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校园,实用类文本的接触与使用频率快速增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新闻作品阅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新闻要点,建立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沟通桥梁。
  二、把握学生学情,完善新闻阅读教学图式
  学生的成长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现实,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新闻关注点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情分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围绕学生的新闻素养、预习情况、学习难点等情况完善新闻阅读教学图式是新闻教学的发展方向。
  康德认为人的头脑中已经成型的知识经验网络就是图式,在图式基础上展开新知识同化与顺应将大大降低学生的习得难度。语文教材中的《新闻两篇》是学生们接触新闻的初始,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闻学习要点,帮助逐渐形成清晰而立体的新闻认知。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作品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利用这篇作品建构学生对新闻作品的印象,重点包括新闻的结构、新闻六要素、新闻文本特点等图式内容,进而在教学留白后进入正式教学。而另一篇新闻作品教学中,《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选择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这幅新闻图片,学生们看到这幅图片能够迅速想到香港租借百年的岁月沧桑与香港回归的普天同庆,这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把握新闻主题,保持学生对新闻的关注,进而完善阅读教学图式。这篇作品依据时间顺序详细勾勒了中英双方相关交接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新闻中的相关内容强化学生对新闻的理解与认知,形成清醒深入的新闻感悟。
  三、对比分析新闻,明确新闻阅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见微知著”是新闻阅读的必备素养,同时也是新闻作者最常使用的创作方式。普利策曾经说过“小新闻,大世界,新闻的创作与阅读都需要发现的眼睛。”新闻阅读与其他形式文本阅读存在一定差异,品读语言、品味信息、深入灵魂,新闻文本的分析与解读是新闻教学的重点与关键,教师要深度思考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式展开深入教学。
  香港回归是新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各国媒体纷纷从大视野和大角度入手展开报道,而语文课选择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篇新闻从多个视角切入现场,选取多个场景展开深度与精准描写,把中英双方交接的现场准确地刻画出来,带领学生走入那段逝去却不会尘封的时光。类似“特写性消息”的新闻创作手法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未曾接触的,教师要有效搭建现场特写创作为基础的特色教学,使学生们能够真正走入新闻素材勾勒的环境,不仅要品味文字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更要体会特写性消息创作的要点,深入探究新闻作者创作的思路与目的,进而将学习结果转化为思维习惯与语言习惯,实现学生的经验积累与沉淀,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阅读类似的报纸和杂志,通过抽丝剥茧的逐层教学帮助学生完善认知。
  四、深度挖掘资源,丰富新闻阅读教学内容与作品内涵
  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当今社会的“第四媒体”,并已超越传统媒体的传播效率与传播效果,但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并不明确,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进而导致新闻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有效提升学生的新闻素养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新闻要点,突出新闻的真实与可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新闻资源的深度挖掘,拓展学生对新闻背景的了解和把握。例如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的教学中,这段历史发生时很多学生还未出生,学生们难免会出现陌生感,因此教师要积极搜寻新闻发生的相关背景,进一步补充相关的历史内容等的介绍,同时适度引入新华社、BBC、CNN等媒体关于“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帮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课堂教学,可以从三分钟的中英双方交接仪式入手,为正式教学做好铺垫。教师在完成课堂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深邃的远方,深度解读作者在新闻资源中的真知灼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实现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拓展。
  新闻是现代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文字作品,它对学生的三观塑造具有深远影响,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新闻知识教学,在丰富学生思维与认知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户松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新闻素养能力及培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1).
  [2]王士超.初中语文新闻作品的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3]侯艳.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新闻类作品教学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6).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