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大湾区”的粤港澳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大湾区”战略以及国内外“产学研”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体育产学研研究趋势与研究目标、研究主题与方法,其中研究主题包括“大湾区”战略系统解读、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现状及其模式、模式比较分析与启示、珠三角高校体育规划路径等方面,剖析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体育产学研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大湾区  高校体育  粤港澳  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241-02
  湾区经济作为共享湾区而形成的区域经济高级形态,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一种高开放度的发展模式[1]。2015、2016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以及“十三五”规划先后提出“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湾区经济上升到国家戰略高度。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创新资源聚集、产业配套完善等有利条件,需要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在区域融合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把课堂与社会紧密联系,打破了传统单一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推动更加稳固的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体系和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教学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意义重大。经济全球化与大数据社会化的加速,一方面,高校在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的优势日益凸显,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当代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在培育人才、优化教育中也出现诸多不适,使得理论越来越偏离现实[3]。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内战略规划与经济研究的热点。基于“大湾区”战略对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架构、合作模式、运作机制等研究,将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理论的拓展起到积极作用。
  1  关于“产学研协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状况
  世界各国与地区均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丰硕成果。20世纪70、80年代,R. Rothwell、Rothberg等提出创新过程的动态化、集成化和综合化的观点,即创新主体不仅包括企业,也包括与之关联的其他社会集团(如研究机构、个人等)。这是产学研合作理论的肇始。其后,LV Azaroff、JP Grander、Turpin T、F Bidault、Freeman C等人分别从组织层面、宏观和微观层面、国家创新体系角度等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论述。
  1.2 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60年代。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在国家教育方针和科技方针的指引下,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开始了与企业合作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深入。近20年,国内高校与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类别丰富的合作,开创了如产学合作教育、工程教育、工程联合研究、校内产学研结合、大学科技园区等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的蓬勃开展,相关理论成果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从高教研究的角度看,现有成果对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的、特点、目标、方法等有了很深的了解,许多专家和学者还从不同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发展历史[4]、动力和实质[5]、运行和实现[6]等。以协同融合和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建设,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7]。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内战略规划以及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当前研究呈现多学科、单内容的特点,存在诸如对研究主体缺乏共识、偏重宏观经济层而、缺少内在规律性研究以及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的问题,今后对于湾区内微观主体、经济发展机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是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8]。总的来说,有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研究有以下几点不足:由于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一个新提法,所以直接的研究目前较少,而且往往只是以“协同育人”替代过去的“合作教育”、校企合作等,并没有赋予其新的含义。对我国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导致相关研究多浅尝辄止,以高校为主导的体育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不够。
  2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体育产学研研究趋势与研究目标
  基于上述文献综述,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体育产学研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从“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教育”转向“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这种转变意味着高校在办学思路与理念重大改变,也表明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间将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其次,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中的作用和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创新2.0形态正推动科技创新从“高校体育产学研”向“政高校体育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转变。这也意味着,“协同育人”的参与主体将更加多元、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再次,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培养特定的能力以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和需要,更适用于协同创新行为。
  研究目标分为5个基本维度:(1)通过对珠三角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综合阐述,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高校育人模式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趋势;(2)通过对香港、澳门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历史考察和现状分析,梳理和描述两地高校在与社会、企业等多方合作育人方面的思想理念和框架结构;(3)通过对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比较,总结各自的优劣长短,探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各种因素;(4)厘清“大湾区”战略对高校体育产学研的需求,并且系统完成基于新形式下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PEST分析;(5)结合当前珠三角高等教育的现状,探讨适合珠三角现阶段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具体对策,并构建基于“大湾区”战略下的珠三角高校体育产学研绩效评价体系。   3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体育产学研研究主题与方法
  3.1 “大湾区”战略系统解读
  系统解读“大湾区”战略理论,包括:(1)“大湾区”战略内涵解读;(2)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轨迹与优劣势条件;(3)国外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教育等理论的缘起与演变;(4)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与具体方式。
  3.2 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现状及其模式解析
  香港、澳门早已形成了分层分类、多方合作的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贯彻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基本程序,对粤(主要是珠三角地区)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现状以及采用的模式进行剖析。包括:(1)珠三角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在协同育人实践与成果;(2)珠三角高校正在形成或业已构建的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3)珠三角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所面临的困境;(4)港澳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格局与特色;(5)港澳台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演进。
  3.3 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比较分析与启示
  港澳高校在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对珠三角高校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比较研究为主要方法,对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演变的历史、现实、文化、经济因素比较分析;(2)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劣比较;(3)港澳台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对珠三角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4)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的研究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3.4 “大湾区”背景下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新形式及珠三角高校战略规划与路径
  以区域分析为主要形式,实证“大湾区”背景下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新形式及珠三角高校战略规划与路径。主要内容包括:(1)“大湾区”背景下粤港澳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PEST分析;(2)粤港澳大湾区与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的互动关系及需求分析;(3)珠三角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影响力评价体系;(4)珠三角高校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战略规划与路径选择。
  4  结语
  以协同融合和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建设,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创新驱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层次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行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也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通过系统研究传统的高校体育产学研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运用扎根理论探索如何促进“产、学、研”各创新主体在区域内的协同创新,使“官、产、学”相互作用形成创新动力与合力,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 申勇.湾区经济的形成机理与粤港澳大湾区定位探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5):42-46.
  [2] 周任重.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J].开放导报,2017(3):53-56.
  [3] 段艳玲,刘兵.我国体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9(1):47-54.
  [4] 芦丽君.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S1):138-139.
  [5] 余雅风.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成功要素构成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2(3):20-23.
  [6] 金佩华.试论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新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1(3):38-39.
  [7] 谢冬兴.基于结构功能与时空观的高校体育改革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9):105-111.
  [8] 张日新.粤港澳大湾区的来龙去脉与下一步[J].改革,2017(5):64-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