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情感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都对道德和法制课做出了重新的评估,认为该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任务,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走向社会都能够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是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所以在初中阶段实施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很有必要。
  【关键词】情感教学 道德与法治 必要性
  一、新时代情感教学的释义
  1.情感教学释义。新时代的道德与法制课是按照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要求,须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进行教学。在这里提到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是要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中怎么进行迎合,那就需要进行情感教学。情感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同时,利用师生间易产生的情感碰撞,并发挥其积极的倾向性作用,从而对教学目标进行完善,这样的教学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肆意扩大的情感教学被认为是虚假的噱头。微乎其微的情感教学,学生觉察不到,起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所以,实施情感教学必须恰到好处,得到学生的认可,方能够说是成功的情感教学。
  2.情感教学的特征。一是实施情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这里的兴趣性特征并不是陪着学生的笑脸来一味迎合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而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二是新时代的学生都有被认可,体验成功的渴望,所以在情感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认可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体会到成功的滋味”教学意向,从而让学生自己能够对自己重新定位和认识,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进而变得越来越自信,为走向社会、走向成功奠定基础。三是情感教学因老师的不同,对同一群学生实施的情感教学也不一样,不能千篇一律;同样教师要因学生的不同也要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情感教学。也就是说,情感教学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遵循,教师要体现创造性,随时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更不同教学方法,只要学生能够深入其中,积极探索学习即为成功的情感教学。
  二、新时代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1.新时代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需要。初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如果此时教师能给“以身说法”进行情感教学,势必让学生受益匪浅,势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的人生提供理论价值。这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标宿在。
  2.新时代课堂教学优化的需要。新时代大学生个性特点鲜明、学识基础的面宽。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然后运用情感去迎合学生,这样的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整个课堂气氛都活跃,积极性很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明显提升,有利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新时代学生积极情感的内化的需要。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是接地气的一门学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健康,进而逐渐丰富和完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采取情感教学,引发学生共鸣,学生也会在学习知识上进行探究,也会带着情感,有感情地体验收获。
  三、情感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教学。一是遵循学生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依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二是教师要善于“以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情感,有感染力去打动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
  2.寓教于乐教学。说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和学生娱乐的同时,灌输教学知识,学生会很有兴趣的接受知识。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一是学生在教师的情感教学中体验到快乐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出莲花、在教学内容中不时穿插学生喜欢的小故事,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活动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学习中,与老师互动,在探究中快乐学习。
  3.师生情感的共振。师生情感的共振交融是一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对初中学生来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主要通过交流情感和传播信息来维系的。所以说,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时,必须营造温暖、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感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间才会擦出新的火花,创造出新鲜的事物。一是需要师生间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情感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走在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交流,一起合作。这样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于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是要与学生做朋友,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愿意和老师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陈雯軒.心理情感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朱小蔓.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