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漓江流域特色入文及自然景观开发建设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漓江流域丰富的人文及自然资源通过保护性开发,依托当地民族特色景观,开发与之相关的旅游生态产品。立足乡土自然与人文环境,合理开发乡村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村落自然景观及建设高素质旅游管理服务队伍。
  关键词:漓江流域;景观;开发建设
  漓江流域独有的自然景观与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清、奇、巧、变”是其自然景观的四大特点,而人文景观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更顯独特魅力。因此,漓江流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开发建设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
  1漓江流域特色人文景观开发建设路径
  1.1漓江流域特色乡村文化景观开发
  依托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景观开展与漓江流域有关的旅游产品。城市居民的田园观光是旅游的主要目的。漓江流域特色景观的开发要营造宜农宜游、农旅结合的田园风光。保持农耕文化景象主要表现在:真正展现农耕场景,提取一些典型的农耕生活场景,并重现场景,如阳光晒谷场、荷花池、水车、鱼塘等。它还可以展现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习俗和景观,包括农业生产景观、水利设施景观、农田景观和仓储景观。村寨定居点的形态、分布特征和建筑布局构成了漓江流域特色乡村景观形象的完整性、独特性和独创性。这是一个与其他村庄区别开来的独特标志,展示村庄景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当地环境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漓江流域乡村休闲等深度旅游活动。
  1.2漓江流域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开发
  为了保存、传承和展现非物质文化,需要有载体来承接与转译,而“景观可视化”设计手法恰好将此过程从无到有地展现出来。将漓江流域特色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抽象形式采用节庆、仪式等游客可参与、可观赏的方式来表达。例如,传统工艺品,当地文学和艺术等可以采取游客手工艺体验及可以感知的歌舞表演方式;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采用乡间戏剧等多种形式表现,如广西侗族踩堂舞、多耶舞、百家宴、瑶族的盘王节等。
  2漓江流域村寨自然景观开发建设路径
  村落的自然景观是天然和人工景观的结合体。村寨的自然景观应包括人造湖泊、水库、人工林、池塘和沼泽等。基于生态旅游视角的漓江流域特色自然景观开发建设是最重要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应考虑到现有环境基础的系统稳定性以及对本地自然和人为系统的保护,并为动植物的自然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建设旅客中心、绿色交通、住宿设施、露营区和旅游援助设施。
  以绿色交通为例,它应以易用性和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按照通达性要求,建设区外交通;根据保护要求,建设景区人口中心的交通;根据生态环境要求,采用生态原料,建设观光交通。绿色交通建设应立足于对自然景观环境破坏最小、能源消耗最少、生态保护最优,进行长远规划、慎重决策。绿色旅游小径主要建有生态小径、自然小径、探险小径、空中走廊和圆形安全通道。以龙胜梯田为例:连接各种休憩与梯田观景设施且可以通往侗寨农业观光区、龙脊攀登探险区、特色林地水塘渔猎区等的简易生态通道。对于正在寻找漓江流域自然野趣的游客,应尽可能保留景观原本位置。因此,绿色旅游线路的建设应符合以下原则:有利于观赏特色自然景观,有利于保持地方特色,有利于维护漓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旅游线路的建设应考虑景观的生态安全,更加注重游客的人身安全,应该消除难以克服的障碍,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植物。
  3漓江流域特色景观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路径 旅游从业人员的建设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培育漓江流域专业的生态旅游管理人才。在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加强对漓江流域特色景观生态旅游的监督管理。在景区建立专门的生态监督机构,培养一批具有景观旅游和生态保护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对开发商和当地农民进行监督,确保旅游项目开发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二是开发商应为旅游项目的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从业人员既要熟知漓江流域特色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也要对漓江流域的景观特色、民族文化、人文风情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应熟悉广西相应的景区监管条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当地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漓江流域特色景观资源的全面开发。
  4结论
  在漓江流域特色景观开发建设中,应以微观景区为点,在全面分析其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概况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系列措施,进而科学合理的保护漓江流域特色环境生态,深入发掘景观图示语言,营建流域特色风情,维护环境与人和谐稳定、塑造“宜居、宜游、宜业、宜文”的可持续漓江流域特色景观旅游生态环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