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读与写是语言学科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输入,一个是输出。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受高考压力影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越发趋向“模式化”,这也是教育中的重要阻力所在。推动“读写一体化”教学,重拾朗读,布置读书笔记、组织多种形式阅读,以写促读等形式,能够最终实现教学的发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全面革新语文读写教学现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程式化弊端越来越明显。受高考压力影响,很多教师将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压缩成为模式化的文章分析,不区分文体、语言特征的机械套用答题模式;而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被一再压缩,随着学级的提升,自主阅读时间几乎没有。至于写作,更是有现成的模板套用,鲜少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等。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展现出来的局限性,提出读写一体化教学,以期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一、重拾朗读和范读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需要从课堂阅读着手,实现教学的突破,此时可以尝试重拾朗读和范读。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入高中阶段后,很少采用朗读的方式。可朗读能够带领大家感受到蕴藏在文字中的节奏韵律,找到阅读的美感,提升朗读兴趣,并且能够给高中阶段压力较高的孩子以学习的气势。朗读,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章的节奏以及篇章的感情,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感动”,进而鼓励学生将感情投入到文本阅读中。
  具体到教学中,教师组织朗读和范读,可以尝试运用多种阅读的方式,如个人朗读、小组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在范读上,也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和多媒体范读两种形式。在内容选择上,高中阶段教师无须每篇课文都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可以进行有针对性选择。比如《荷塘月色》,这样意境优美的课文,只有在阅读中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意境,加上教师刻意创设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近代诗《沁园春·雪》的学习中,也可以播放以这首诗为词的歌曲,引导学生投入其中展开学习。
  二、布置读书笔记
  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不仅仅是对教材中学习到的阅读文章进行独立的赏析与学习,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常学习中进行阅读的积累。其中,读书笔记是较为基础的读书方式,本文即以此为例展开分析。在读书笔记中,学生要写出自己的感悟,阅读本身就是为了引发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找到情感的激发。教师布置读书笔记的任务,也是在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在日常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周阅读一本书等;到了寒暑假,则可以安排学生读一些长篇名著等,每个假期读一到两本,并且做出笔记。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在一个寒假阅读《红楼梦》,阅读周期为一个假期,每天阅读多少可以自己安排,这样既给了学生自主的权利,又提出一定的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进行相关的笔记,真正将阅读和“笔墨”文字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找到阅读和写作的连接点。
  三、组织多种形式阅读
  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是推动语文读写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似乎都陷入了一种僵局:一方面,学生的阅读量并不低,至少每天大量的练习题目,也会带来大量的阅读文章;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陷入了一种固定模式。在写作教学中,则是以一种近乎“八股”的模式在教学生,如将文章模式划分为“总—分—总”,如何插入固定的模板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事实上,在高中阶段,学生本身对世界有了近乎独立的观念,有了对生活的敏感,若是能读书、写作,转变为以文字为力量,影响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等,这也需要教师加以思考与尝试。
  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需要教师以学生的现状为例,可以组织阅读推荐、阅读活动等。在课堂中,应当以阅读文章为基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成长与学习,给学生以启发;在课下,安排学生阅读一些内容,可以由教师进行推荐。有些时候,教师也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以这种较为活跃的方式 ,引导学生不仅去读,更是要将自己的情感说出来。最后,在阅读过程中,多种形式,也体现在读与写的结合中,如教师可以尝试要求学生每次阅读之后,都有所记录、说出感悟等,在读之余总是能以一种形式,如仿写、扩写、读后感等,这样能够真正达成读写的结合。
  四、形成以读促写模式
  读写一体化,就是要做到读与写的结合,以读促写,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实践中思考如何实现以读促写。首先要分析,读到底能为写带来什么?其一,读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读的过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来自阅读文章的文字的美感、魅力,当人开始被阅读的文字感动时,才能激发出自主创造、用文字去书写的意识。其二,读能教学生如何去写,在读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文字积累,学生能够学得更多,还是文章的篇章结构等,这些结构远比教师课堂教给学生的总分总、并列等的写作模板丰富且具有内涵性。其三,读能够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写作素材,小到字词的积累,大到句子、句法的积累等,都是相应的模式所在。
  另一方面,实现以读促写,还需要教师加以尝试。打破高中语文课堂现已形成的沉闷状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维得以启发,视野得以更进一步的开阔。在读之余要让学生真正去写,勤练多写。简短的可以围绕阅读的内容进行仿写练习,或者是微作文,复杂的则是多体裁、多角度的写作练习等。只有学生真正读进去、想练习,才能做好写出来的工作。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实际,真正从读与写的意义着手,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工作。语文学习不是也不应当仅是服务于高考的,而是一个让学生丰厚知识积累、获得成长经验的过程,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将读与写结合,全面综合学生的学习,才能切实地完善教学工作,给学生带来启发,输入与输出达成双向互动,最终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国福.初中语文读写现状调查及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5(9).
  [2]杨宝芝.初高中语文课程教学銜接的研究和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
  (编辑:郭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