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作文教学思维导图的课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与实施,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思维导图的引入给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利于教职人员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写作思路得到拓宽,易于找到更多、更好的作文切入点。本篇文章首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接着对其应用策略进行探析,旨在提升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策略
  【课题】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思维导图视阈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110。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105-01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简析
  语文作文是学生写作思维活动的展现,它体现出学生进行写作的一系列动态过程,折射出学生的学识与才华。良好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文化积累与写作经验累积。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性不同,每个人的灵感出现时间难以捉摸,语文写作是思维灵感的迸发。因此,语文教职人员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是人们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重要时期,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不借助某些思维工具,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变成为无稽之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职人员不但要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还应根据教学需求,科学的融入思维教学方法,利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文教学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突破思维羁绊,拓展写作思维
  高中作文所给出的题目通常为几句短语或重点词汇,学生往往以它为中心思想,思维便受到羁绊。因此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应突破思维的羁绊,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积极进行联想,以免写出的作文缺乏新意。譬如:以“放弃与坚守”为题进行作文时,语文教职人员可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放弃”与“坚守”意义与联系进行分析,突破以为思维羁绊,标新立异,进而实现学生灵感的有效激发。在此环节结束后,语文教职人员还应要求学生根据“放弃与坚守”中心主旨,说出所想到的人或者事。
  (二)注重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作文中,学生的作文通常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主要由于学生缺乏作文写作素材;写作思维较为呆板,通常只能有线性思维进行思考。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职人员应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拓展,使学生从多种角度出发,进行立意,写出独特的文章。譬如:以“秋天”立题,许多学生首先想到的便是秋分的萧瑟,氛围的凄凉。此时语文教职人员可以秋天为中心,并在四周画上圆圈,要求学生说出秋天的景色还有在这种景色中产生的情绪等。接着学生便想到秋天的银杏叶泛黄,犹如遍地黄金,尤为美丽;有的同学想到秋天的枫叶很美,有古诗见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些同学想到秋风凉而且风大,也有古诗词见证:“秋分萧瑟,洪波涌起”;有的同学想到秋天的景色应该是忙碌的,因为春种秋收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对“秋天”的立意便更加的宽,使得学生的文章更加的充实、饱满,以思维导图展开语文作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展开思维,高效的进行写作。
  (三)确立作文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学生在立定题目、搜集完素材后,应科学的对写作素材进行整理,从宏观上掌控写作素材,进而是作文结构富有层次,写作思路更加的清晰。学生可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思路的构思,特别是议论文,思维导图会使议论文层次清晰,内容充实。
  比如2018年高考作文“改革开放三部曲”,云南考生的优秀作文“时代在新,我们在行”结构清晰,富有层次,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学生呈现,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立意,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首先是提出论点:“纵观古今,时代发展的脚步永无停止,而作为肩负当代责任的我们,更应更新自我,与时代同行”,接着引出三个分论点“更新自我,活在当下”、“适应时代,勇于创新”、“时代在行,我们同行”,最后呼应开头,画龙点睛“时代在新,我们在行”。这样,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构思和内容的填充,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职人员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展开作文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还有利于拓展学生写作思维,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如果长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学生作文技能定会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吴慧琳.浅談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07):57-58
  [2]张东升.探思维导图在议论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4(14):4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