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财政预算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对于运用财政资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财政资金进行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财政资金规模的扩大,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暴露出不少问题,亟待加以改进。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部门预算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1.预算管理的概念
  预算管理是指为确保国家预算资金规范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活动的总称。良好的预算管理是现代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2.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加强预算管理是合理规划部门收支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迫切需要。通过预算管理可以使预算内容更加细化,尽可能准确地测算全年的预算收入,科学、合理地确定支出,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同时,可以使管理者更好地把握各部门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为其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以便于合理安排资金的收入支出计划,完善单位资金支出管理的标准,充分利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加强预算管理是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加强部门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要提高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首先就要加强部门的预算管理,对部门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管控,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通过预算管理,不但可以使单位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从而使财政资金得到有效配置,还能利用预算的反馈信息对内部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3)加强预算管理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重要保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使预算管理贯穿整个经济活动,有利于加快完善职能,增强单位统筹和掌控资金的能力,使资金真正为民所用,同时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建设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并不高,很多单位没有把预算管理作为内部管理的重点来对待,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意识不到位。一方面,单位管理者的预算管理意识不够强,认为预算管理只是简单地安排资金的使用,属于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缺乏对于单位预算资金的全局性把握。另一方面,单位其他部门认为预算无关紧要,同自身的实际工作没什么关系,对于资金的安排缺乏考虑,没有积极配合参与预算管理的主观意识与动力。
  2.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预算编制是预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质量的预算编制数据可以为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决策依据,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质量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缺乏合理的依据。由于编制部门对于单位中其他部门的支出计划缺乏全局性的把握,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支出科目混乱,预算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对人员经费的测算,往往使用人事部门提供的上一年度的工资标准作为依据,并没有充分考虑下一年度人员变动和工资增减问题,从而导致人员经费的资金测算的准确性偏低。
  其次,部门预算编制过程烦琐,时间紧迫。由于预算编制的任务重,部分单位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各部门各科目资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往往将上一年度预算数据稍稍修改,就作为本年度预算数据。例如在公用经费的编报过程中,公用经费中各明细科目数据缺乏合理测算标准,也没有时间去考虑下一年度可能影响各科目资金变动的因素,以至于公用经费在实际支出过程中往往和预算数据差异较大。
  最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基层单位人员配备紧张,没有配备专业的预算编制人员,预算人员往往由业务人员兼任。同时,很多单位的预算编制人员的编制水平不高,部分预算人员缺乏专业的预算知识,预算知识陈旧,工作方法不适应当前需要。
  3.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组织和监督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往往缺乏健全有效的预算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有些单位虽然有管理制度,但也往往流于形式,生搬硬套,不符合单位实际,也没有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以至于在问题出现后往往无章可循。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缺失,导致单位的预算岗位设置混乱,职责划分不明确,普遍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无法分离的现象。而相应的预算管理监督制度和机构的缺乏,又使得预算的编制与实施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
  4.预算执行随意性比较大,执行力度不够
  预算执行是在预算批复数下达后,各单位根据预算批复内容完成资金的支付。预算执行是否达到进度,实际上是衡量各单位工作的重要标尺。但是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预算执行不力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预算中支出管理不严,随意性大,跨科目支出、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等问题时有发生。例如,在实践中会出现由于预算执行进度过慢,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偏低、预算资金闲置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对于决算数据结果不重視,无法深入分析预决算数据差异大的原因。例如,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决算中的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同预算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但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没有引起单位的重视,对预算管理又缺乏绩效考核,从而影响了预算管理分析结果的反馈和运用。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的建议
  1.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的重视程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不断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把它放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位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管理者应转变原有观念,从思想上重视预算管理,抓好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对单位预算资金做到心中有数。   另一方面,单位中其他部门也应该参与预算管理工作中,多同财务部门沟通协作,在实际工作中总结规律,明确自身的资金需求,提供正确完整的预算信息,使预算编制工作有本可依、有章可循。
  2.促进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
  预算编制在预算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所以,应该提高单位预算编制质量,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单位预算编制部门应加强同人事、业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督促其将预算编制所需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确保编制部门及时取得各类相关资料,并将各类信息资料准确分析汇总,全面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其次,单位预算编制部门要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對于本年度预算编制需要完成的任务要做到了然于胸,提前准备、提前调研、提前组织磋商,克服各种因素对预算编制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本年度目标变化,如实反映单位资金情况。
  最后,预算编制单位应配备专业的高水平预算编制人员。与此同时,预算编制人员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加部门组织的各种预算培训,随时关注各级财政部门的新举措,提高工作人员的预算编制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
  3.建立健全考核和监督机制
  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做好预算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单位应该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预算管理内控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划分,坚决杜绝一人多岗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对于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关注度,严格按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
  另外,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普遍缺少监督机构,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预算监督制约机制,让监察、内审、各业务部门都参与预算监督,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执行过程严格把关,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支付安全、高效,防患未然,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
  4.提高预算执行水平
  预算执行是衡量一个单位执行能力的重要综合指标,更是衡量一个单位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各单位在合理测算资金需求的基础上,细化预算编制,把预算细化到每个类别、每个具体事项,提高各类资金执行的可操作性。
  第二,科学合理编制用款计划,确保计划报送准确及时,确保单位日常资金和建设项目需求。要杜绝因用款计划不合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资金缺口现象的出现。
  第三,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结果反馈,着重关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利用近几年的决算数据分析结果,掌握单位的基本收支数据,量入为出,科学合理安排预算,加强单位预决算管理,提高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燕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学习,2018(34).
  2.李四海.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探究.时代金融,2016(3).
  3.李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财经界,2015(26).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