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预算绩效评价属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环节,将这项工作做好可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能力。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构建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具体细化的评价指标,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方式,加强对评价结果的运用,认真查找资金使用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此来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预算管理工作备受关注,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有效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质量,还能够让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越来规范。为了高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需要科学、合理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与优化预算管理方式,不断提升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
  1.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概述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详细来说是相关部门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应绩效目标,运用相关评价方法,制定预算评价指标和标准,之后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用以改进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本单位组织与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还可以将上级部门提出的预算支出整改意见落到实处。社会经济影响较大的项目支出是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同单位发展实际情况相契合,不能滞后,也不宜过于超前。
  2.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意义
  (1)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借助预算绩效评价,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把单位战略目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或职能部门,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这样有利于每位工作人员了解到单位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清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明确个人工作目标,熟悉考核机制,从而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行政事业单位的凝聚力会得到加强,单位发展战略也可以顺利推进。
  (2)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组织人力进行调研,广泛收集政策、市场、业务、财务、技术等相关信息,采取科学的方法分析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实际支出与预算编制存在出入的原因,同时测算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查明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查找单位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预算目标,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除了可以确保财务工作得以有效落实和杜绝经费浪费之外,还能够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机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单位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此外,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还能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便成了当前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未充分重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多年前就已引入预算绩效评价理念,但在工作机制建设和落实上却未深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受到传统经营管理理念的影响,甚至部分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抱有怀疑态度,导致绩效评价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同实际工作脱离,使得绩效评价实施效果不尽人意。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对预算绩效评价的认识十分片面,甚至存在很多误区,部分人员认为绩效评价工作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制造了很多障碍。
  2.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预算绩效评价应严格遵循结果导向、效率优先以及兼顾公平的原则。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积极融入预算绩效评价理念,考评单位各项业务开展、资金使用、管理流程、风险管控等工作内容,不断提升单位工作效率。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与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导致评价目标不明确、标准不合理、指标设计不科学,最终造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由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本身的难度较大,特别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更是需要专业人员参与,这给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预算绩效评价不全面
  业务工作评价、财务管理评价、资金使用效率评价等,都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人员不足、经验不够,难以全方位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往往选取其中一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导致预算绩效评价难以实现业务、人员、资金的全覆盖,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使得预算绩效评价结果难以充分反映单位运营情况,难以为后期工作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1.加强对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视
  要想有效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首先就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单位管理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充分意识到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在单位内部加大宣传力度,这样才能把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加强人员培训,使其掌握预算绩效评价方式方法,熟悉工作流程,为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2.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绩效评价组织架构、基本原则、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管理数据库等内容,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组织结构,是绩效评价工作得以实施的基础。财政部门需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组织體系,对各自的职能与责任进行明确,确保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对接。   其二,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需秉承科学规范、绩效导向及公正公开等相关原则。其中,科学规范可以让评价方式更具科学性,绩效导向属于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公开公正则是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
  其三,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的特性和实际,选择最为适宜的预算绩效评价方式。现阶段,因素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以及公众评判法等都是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其中,因素分析法可以较为直观地分析各个因素对预算绩效产生的影响,但由于因素量化较为困难,操作要求较高。成本效益分析法具有直观的优点,适合评价经营性业务。比较法除了能够对绩效形成差异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之外,还可以查找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式,但历史数据获取往往较为困难。公众评判法虽然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和实际更加接近,但评价结果容易受到参评人员的主观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特性,选用不同的方式,力争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科学有效,使各方都能够接受。
  其四,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选择操作性强、指向性明确以及具体细化的相关指标,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升指标的适用性。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基层工作者的建议,不断完善指标体系,争取评价工作有的放矢。
  其五,部分条件允许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构建绩效评价管理数据库。由于预算绩效评价属于长期性工作,工作难度大,对单位综合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部分管理能力较强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把评价体系构建和数据库建设融合在一起,注重历年数据、不同项目数据的采集和积累,为以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数据库的建设,也可以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中定量指标的占比,逐步降低评价人员的主观因素干扰,提升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3.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反馈机制,加强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首先,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反馈机制,将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相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帮助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改善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式,加强队伍建设,排除风险隐患,提升管理效率。
  其次,可以通过绩效评价反馈机制,不断改进评价流程,完善指标体系,提升评价工作的有效性。通过积累经验、剖析典型案例,不断提升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督促相关人员加强学习,改进工作方式。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完善年度预算管理。根据评价结果,取消实施效果不理想、资金使用效益低的项目,或减少预算资金的分配。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预算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深入调研分析,查找深层次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不断提升预算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扆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新模式研究. 财会学习,2017(22).
  2.刘君力,姜文利,王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相关问题探究.中国集体经济, 2018(13).
  3.张小范.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纳税,2017(25).
  4.王兴勇.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评价體系构建思考.时代金融,2016(5).(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8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