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导师制的研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我国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论是综合的国际实力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说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并且以这种良好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在未来一定会需要更多的人才。在当前的形势之下,专业人才方面并不十分的稀缺,就现阶段来说,我国职业方面的人才是极度缺乏的。近几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倡导高职院校进行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所以,对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导师制度进行一定的研究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对策。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导师;研究分析;导师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08-02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本文的论题“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是在十四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诞生的。其应用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让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导师探寻并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最终完成一个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随着实践工作的进行,我们发现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可以在高职院校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导师制度进行探讨,并且将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一一提出,并在文章中提出优化措施。
   一、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导师制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态,人口总数是比较多的,所以学生人数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其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多。在这种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虽然一些基础的课程能够进行“大众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在高职院校中,一些专业技术课学习采用“大众化”模式之后,其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甚至导致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终没有完成人才培养。而在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导师制度后,教学质量不好的情况得到了比较显著的改观,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实施专业导师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其必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对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一)高職学生适应学习环境的需求
   对新入学的高职生来说认识到关于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性是比较重要的,众所周知,当一个学生进入了高职院校之后,就相当于到了崭新的学习环境,如果一个学生适应能力很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适应新学校的环境,其进行专业学习的速度也就变得更快了,总体来说有利于学生在高职院校进行之后的学习。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其适应能力往往并不是很强,而且即使对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突然换了新的学习环境也会多多少少具有一些不适应。而且,在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就能发现其学习大环境和手中的教材等都发生了改变,势必就会产生一种对未来和日后学习过程非常迷茫的感觉,久而久之在这种情况影响之下,学生无法掌握学习的节奏,即使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也会因为这一原因而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对高职学生采用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之后就能得到良好的改观,而且学生在进入高职学校后的迷茫和憧憬是相互伴随着的,某种程度来说,学生对未来有多迷茫就对未来有多憧憬。而这时,如果实施了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之后,学生就有导师来指引学习方向了,导师在日常还可以将高职学校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思维的定式以及对专业的认知和对未来的职业前景等多个方面阐述给学生,这样学生自己在高职学校的诸多疑问就能得到解决了[1]。导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提问,导师释问之后,学生的理解还能更加深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措施了。以上就是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学生适应高职学习环境中的必要性。
   (二)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的灯塔
   对高职生来说,在没有进入高职学校之前,其是具有一定选择能力的,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才最终选择了高职院校,其中的限制条件可能是家庭的经济条件,也可能是自己的能力限制等。但总结起来的话,学生选择高职院校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心理落差,其中心理落差比较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了,没什么出路,也不去思考自己所选专业的前景问题,自己所擅长做的部分也逐渐被淡忘,总之就放弃了学习。但是介入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后就能将这种现状进行良好的转变,首先导师要修正高职学生的观念,进行修正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是一部分高职学生所想的进入高职院校一生就都没有出路了。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日常接触中慢慢地发现学生所擅长的部分,针对导师首先要做的是观察,随后要保证发现学生擅长这一部分原因,最后导师切记不能操之过急,要学会循循善诱,将高职学生所擅长的部分和所选专业进行一定的结合,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以上就是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必要性。
   (三)在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中的必要性
   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中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其创新最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而发展了,而且根据现如今的形势我们也能推测这一点,在近几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导致目前的高职人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传统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中,其主要器重的教学点在于学生的学识教育,但是现如今各种事业单位需要的都是学识和技术并重的人才,所以说,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即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学生的培养过程,也是极少的,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说,在高职院校中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四)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虽然都是在为祖国的社会培养人才,但是培养的主要导向其实是不尽相同的,高等教育强调学生的学识以及理论研究,而高职教育的主要导向其实是为了让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顺利毕业且正确就业。所以说,具备专业能力强以及适应能力强的高职生往往能够在毕业的大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且在之后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突破。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施就能将这一点很好地发挥出来。具备了导师之后,导师往往可以让学生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而且我们都知道,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如果高职学生能够在导师的帮助下完成自身适应能力增强的话,其未来在社会上工作的时候也能拥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最终完成工作上的突破。而且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可以让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的导师关怀,从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成功率便能在这个过程实现比较大的提升[3]。
   (五)在高职院校发展现实中的必要性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来看,每一年我国的高职院校学生数量都呈现一种稳步提升的趋势,而且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如果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大众化教育模式势必会取得比较一般的教學效果,所以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可以说是形势所趋了。而且没有导师的引导可以说是现如今高职教育中比较显著的弱点,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是可以将这一点进行比较明显的改观的。而且,对现如今高职教育的形势的挑战是比较严峻的,我国的社会经济虽然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在人才上呈现出一种紧缺的趋势,而且当前高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面对这种趋势明显不足。面对这种发展事实,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是必须进行的。以上就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二、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几种优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上,国内的各所高校相关领导部门首先要认识到其必要性以及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实施能够带来的意义。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学习模式的创新改革,而且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在高职教育中存在数十年的时间,如果想要完成这种改革,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相关校内组织领导,深刻认识这项工作本身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工作,在实施期间内需要组织能力比较强的领导层了。从另一方面来说,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加强组织领导是必须做的一项优化措施[4]。
   (二)进行导师的职责界定
   在这里首先要提及的是,导师和教师拥有着比较本质的区别,教师的任务是向学生传递课本中的知识,但导师就不同了,其不仅要向高职的学生传授学习知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做指导和引导等。所以说,导师的责任和任务比传统教师的责任要重,因此导师的职责与教师相比具有难度[5]。所以,在高职学校进行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时,要对导师的职责范围做出规定,不能安排非常多的任务给导师,亦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工作有缺失,尽量做到导师的职责界定双面平和,使导师和高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能有突破。
   (三)导师的切身利益
   导师的切身利益在高职院校中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实施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因为相比传统的教师来说,高职院校的导师不仅多出了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内容,还要比日常教师的工作多花费数十倍的心思,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高职学生的学习和人才培养,还要注重导师的切身利益,保证每一个导师都能对学生进行比较好的指导。关乎导师的切身利益,不同时期的绩效评价都是比较重要的,在高职院校进行发展要尽量根据这一点建立一种专属于导师的绩效评级体系,在建立过程中注意公平科学合理,维护每一位导师的切身利益。
   综上所述,就目前中高职院校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分析,在这种形势之下,每一个高职院校都要深刻了解自身的发展重点已经不再是学校的规模以及学生的数量了,而应该将发展的重心放到毕业生的质量上面,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其中的实施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望国内各所高校都能熟知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邓宝玲.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运行机制研究: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2):170-172.
   [2]廖坚.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与财富,2015(10).
   [3]毛林,成维莉,程涛,等.高职工学研“专业导师制”创新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
   [4]吴英健.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D].上海:复旦大学,2012.
   [5]孙玥,罗秋菊,吕智超,等.高职院校导师制模式实施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8).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