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专业群建设是产业集群理论应用于高职教育的延伸,专业群的构建应对接产业链。产业链的存在与发展是专业群组建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从专业群如何组建,组建后如何建设,如何对专业群进行评价三个方面,阐述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构建与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专业群;产业链;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074-02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存在,其产生、发展与壮大,一定是伴随着产业而生而兴。这是職业教育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因此专业群的组建、建设与评估依据的一定是产业的逻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中提出“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这里的骨干专业群既可理解为一流专业群,也可理解为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和外延均相差不大,为表述方便,采用一流专业群的说法。
   专业培养是某一个或几个岗位所需要的人才,产业群培养的某几类岗位或一系列岗位群所需人才。岗位群组成了产业链,产业链组成产业集群,因此,专业集群对应的是产业集群,专业群对应的是产业链,而专业对应的是具体的岗位。这其中的连接点就是人才培养。从这个角度讲,产业所需人才的数量、规格与质量的变化决定了专业的存在与兴衰,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的变化,也决定了专业群组建的外部逻辑性。
   由此可见,专业群与专业集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专业群是指高职院校对应区域中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即产业的上下游联系链条而发展形成的办学载体。一般以对应产业核心环节的主干专业为主,围绕服务和支撑主干专业,由具有共同主干课程和实训条件的若干专业共同组织形成校内的专业群。专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在政府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统筹、调控、规划与引导下,以区域内某一特色或优势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区域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以区域内一所或若干所重点建设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为核心,形成相关专业与专业群在空间上的集聚。前者只能是学校范围内的概念,而后者既可以是学校范围的概念,也可以是院校间的概念。
   因此,高职院校在组建一流专业群时,一定要依据产业链的布局与组成,厘清专业群的构建与实施路径,并兼顾区域内同类院校,以实现专业群之间的错位互补发展,使相关专业群组成专业集群,共同服务当地的产业集群。
   一、一流专业群的组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高职院校在组建专业群时,一定要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当地产业经济背景,结合自身专业实际,构建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实力显著、前景明朗的专业群。同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群的核心专业与群内其他专业的关系问题;二是专业群构建的逻辑结构问题。
   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是整个专业群的支撑和灵魂,一定要能够在群内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核心专业更多的体现的是“行业离不开、业内都认同”的特征。这个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1)学生的培养质量高:录取分数高,就业率高,学生起薪点高,未来发展好,技能大赛有全国获奖;(2)综合实力强:表现为内涵发展好,具有国家精品课程、是国家级试点或教改专业、具有国家级实训基地、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有国家学徒制项目等;(3)人才培养过程到位:实施了专业与课程的诊断与改进,专业承办过全国或全省技能大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4)建设模式新:与行业企业共建科创中心,共建共享资源,是行业的技术技能研发推广中心;(5)专业品牌好:有国家教学成果奖,师资水平一流,对外交流与辐射作用明显。
   专业群的组建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专业面向同一产业,且在同一专业大类,核心专业对应主干产业,其他专业对应辅助产业和配套产业;专业面向同一产业,但专业不在同一专业大类,可以围绕产业链的先后流程来进行组建;专业不针对同一产业,但在同一专业大类中,可以组建资源共享的专业群;专业既不在同一专业大类,且面对不同的产业,也可以组建资源共享信息共通的专业群。这种专业群组建的逻辑结构就是要围绕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结构、产业环境,构建起产业链、专业链、教育链与创新链的整合与融通。
   专业群组建的逻辑性要对接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或一系列岗位群,或流程的先后顺序来构建,能覆盖到产业链的上下游。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专业群,龙头专业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对接轨道交通主体产业的机车、动车、地铁生产制造;骨干专业数控技术对接配套产业的机车、动车、地铁主型部件及配件生产制造;而支撑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制冷与空调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等对接支撑产业的外围通用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其他配件生产制造。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社会分工细化、企业形态专业化、从业人员技术技能专门化的趋势,遵循技术人员易于在相近技术特征的岗位之间迁移的规律,按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产 流程中具有相近技术特征的环节设置专业,构成基于生产流程的电子信息专业群。
   二、一流专业群的建设,需要解决与产业融合的问题    应对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新模式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服务和引领产业的角度出发,重点围绕专业群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校企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技术研发运用平台、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来进行项目设计与建设,以专业群共性的内涵建设带动群内专业协同发展,实现课程、师资、基地的创新、发展与共享。
   (一)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融合的问题
   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是来源于岗位需要,由于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的不断涌现,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高铁行业,就在向高速、绿色、节能、安全的方向发展;新的商业形态,向无人化、信息化、数据化、线上线下协同化等方向发展;而这种用人需求的变化,反应在专业建设中,就需要重新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而要达成这种培养规格,就需要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确定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规格时,提出了“特质学生”的培养目标,将这一目标细化为“宽广视野、阳光心态、火车头精神”人才培养规格,将这些规格的培养贯穿课堂教学、文化塑造、习惯养成、实践教学等教育教学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设学生特色社团,构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体系。
   (二)服务项目来源的问题
   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这五大职能必须集成在专业上。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其研究项目的来源应主要是企业生产当时遇到的现实的技术、工艺或流程难题,这就需要企业与学校一起,共同确定项目的来源,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技术协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行业离不开”的目的。
   (三)解决好校企合作平台的问题
   为达到专业服务产业的目的,需要整合专业与行业的力量,通过构建各类平台,如产学研合作平台、生产性实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等,整合行业与学校的双方力量,共同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以促进行业与专业的共同发展。
   三、一流专业群成效的评价,需要解决三个重点
   专业群组建后,其成效如何,是否促进了专业群的發展?要想评价一流专业群是否建设有成效,需要解决三个重点。
   一看是否促进专业群的协同发展,产生聚集效应。通过构建专业群的共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共享课,达到专业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协同培养。同时一些教学资源,如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师资团队的共享等,要做到资源共享,以节约办学成本。为解决专业群内部资源共享的问题,可以按照以群建院或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办法,以群建院主要解决对专业群相关资源管理及共享的问题,而按专业大类招生主要是解决生源培养“宽基础、重复合、优个性”的问题。
   二看是否构建并理顺了促进专业群建设的体制机制。为解决与产业融合的问题,需要成立相关平台与机构,如职教集团、产教联盟、产业学院、政行企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开发委员会,以构建与企业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才互聘格局。将行业企业的需求与信息不断汇总到专业群的组建与建设中。
   三看是否精准服务产业发展。所谓精准,就是针对行业企业新的技术形态、新的岗位形式、新的流程业态,个性化定制培养人才规格,个性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与精准化。同时要看校企合作的结果与成效,在培训人数、科研服务、横向项目开发等方面,是否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最后就是看专业群的建设是否获得成效,如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学生技能大赛奖等,并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备良好的品牌、口碑、影响力和示范性。
   参考文献:
   王书旺,于宝明.基于生产流程的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160-161.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