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职一流特色专业群之特色定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职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湖南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以一流风电技术应用特色专业群为例探讨特色内涵: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凸显行业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师资特色、技术特色、标准特色。
  [关    键   词]  特色专业群;特色定位;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088-02
   历史与现实表明,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教育的强盛。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
   一、高职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在“双一流”的建設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既是高职教育进一步提升质量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1)有利于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形成专业群深度对接产业,更加契合适应市场的优势,灵活调整专业或者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2)有利于高职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形成,促使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好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3)有利于提高高职专业群建设水平,促使高职院校按照“双一流”建设标准加强专业群的建设,增强专业群的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已经立项的高等学校都投入“双一流”建设中。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风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立项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如何按照“双一流”建设要求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专业群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新要求,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二、高职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
   高等学校要建设成为“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明显、就业优势突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强、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水平领先”的高等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湖南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特色专业群建设要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一流风电技术应用特色专业群特色探讨
   (一)行业特色
   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群特色突出。目前风电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人才需求旺盛。以风力发电为核心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湖南省和湘潭市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湘潭市风电装备制造业已构建了从控制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到整机系统集成的产业体系。湘潭风电产业园正全力打造国内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园区,先后有湘电风能有限公司风电主机组生产基地、铁姆肯公司的风电主轴承生产基地、江麓集团偏航系统制造基地等36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产业园。截止到2017年底,湖南风力发电已并网风电场达到20个,共70万千瓦,年度建设规模达到200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底将建成投运700万千瓦风电机组。风电产业迅猛发展,2020年中国风电人才缺口将达10万人。学院风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依托湘电、立足长株潭、面向湖南、辐射全国,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和风电产业发展要求,对接风电产业链设置专业,专业群与风电产业契合度和匹配度高。
   (二)专业特色
   无缝对接风电产业链布局专业,专业结构合理。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对接风电产业链,服务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形成了以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为核心,包括电机与电器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风电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共5个专业在内的“风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分别对接风电机组整机制造、风电机组核心部件电机的制造、风电机组的电气安装与调试、风电场的运行与维护等相关岗位。专业群内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邻、职业岗位相关,培养高度契合风电产业链所需的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安装检测与调试、风电机组运行与维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特色
   构建对接基于风电职业岗位的项目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是专业的核心,专业特色实质是课程特色,专业群特色就是课程群特色。根据风电产业链的岗位要求,按照企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确定专业群课程设置,构建基于风电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创新匠心育人课程环境与实训环境。其中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理实一体课程由原来的10门增加到12门,生产性实习实训课时由原来的182课时增加到448课时。风电场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专业理实一体课程由原来的9门增加到11门,生产性实习实训课时由原来的156课时增加到364课时。目前专业群校企共建了15门职业岗位能力模块课程:电机技术及应用(电机制造岗位)、电机制造工艺及装配(电机制造岗位)、电器制造工艺及装配(电器制造岗位)、电机试验技术(电机试验岗位)、风力发电机的应用技术(风电机组制造岗位)、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工艺及装配(风电机组制造岗位)、风电机组现场安装与调试(风电机组运维岗位)、风电机组电气安装与调试(风电机组电气安装岗位)、风电机组机械装配与调试(风电机组机械安装岗位)、风电机组检测与控制(风电机组运维岗位)、风机机组维护与检修(风电机组运维岗位)、常用机床电气故障检修(智能电气控制岗位)、变频驱动装置调试与应用(智能电气控制岗位)、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智能电气控制岗位)、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智能电气控制岗位)。同时风电技术应用特色专业群的课程教师在深刻把握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的前提下,适当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有机融合,使“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师资特色
   专业群打造“互通互培,双师引领”的教学团队。依据风电企业的需要,专业群26位骨干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结成一对一共聚小组,互通互培。教师在企业提高了专业实践技能,企业工程师在学校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校园文化形态和企业文化渗透融合,工作环境与企业环境融通,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其中有16专业教师培养成为企业内训师,具有“三师”素质(工程师、培训师、内训师)教师12名。承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12项,申报专利8项,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800余人次。同时建设了以风电行业知名专家及技能大师的“名师+技能大师”4个大师工作室,以湘电风能公司总工程师、风电行业知名专家带领工作室专业教师开展科研、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带领并指导参加师生技能大赛。
   (五)技术特色
   依托新能源职教集团契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需求和风电关键技术发展的需要,组建风电运行维护与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湘潭市智能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广产学研融合创新团队。集中了企业和学校的优质资源,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战略,契合湘潭市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学校、企业总体科技实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制度环境更加优化,功能更加完善,运行更加高效,更加有利于成果的转化。
   (六)标准特色
   多方政策引导和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团队积极参与企业的标准建设,将企业的标准深度融入学生培养的全方面。参照现有风电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风力发电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等共计32个风电行业标准,重点针对风电场安全运行与维护中的安全知识与技术内容的确定及细则进行实施,从培训的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制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风电运维人员所需掌握的安全技能、岗位技能。针对风电场运行安全培训管理和业务技能提高,建立健全风电场安全运行检修制度和标准体系,对风电场安全运行与维护人员培训标准提出技术改造方案,对设备有问题部分进行改造,提高设备性能和可靠性,提高风场运维人员的全面素质,确保风电场长时间的安全稳定运行,最终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高职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湖南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凸显行业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师资特色、技术特色、标准特色。其带动专业教学、课程實施、实习实训实施,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企业行业的职业标准、岗位标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Z].教研[2018]5号,2018-08-08.
   [2]宋迎清.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35):77-78.
   [3]吴敏良,李迪.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职专业群建设[J].教师,2018(32):114-115.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