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个舞台,十四本好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启明星读书分享会构建的共生阅读场,呈现日常真实阅读的基本状态。读书分享会实际上是一个多层级目标的语文学习项目,它将方案、计划设计作为项目核心任务,借助团队打破个人封闭阅读,以群阅读为载体,以展示、交流、共享体验作为基本目标,营造阅读氛围,建构共生型阅读场。
  关键词:读书分享会整本书阅读真实阅读群阅读
  剧场里只剩一束灯光,投射在舞台张起的宽大布景上。两个干净的声音随着缓缓而起的配乐,娓娓地读着《寂静的春天》。游鱼、花草、流云……春天的美,一一浮现。音乐陡转,声音讶然,云坠、草枯、云散……生态的破坏又被直观地投射到幕布上。诵读与变幻的光影,将真情和技巧奇迹般地凝成言语。
  这极具创造力而又溢满诗意的读书场景,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启明星读书社于2018年4月在江苏省语文实验课程基地组织的分享会上的一幕。
  一、背景:真实阅读的困境
  中学语文教学的阅读体系通常由两种语境构建,即课内与课外。课内阅读的阵地是课堂,以教材读本阅读为主,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是指导型阅读。而课外阅读,常以链接阅读和推荐阅读为主,其中,链接阅读往往由群文式拓展阅读和以实践活动为目标的专题阅读构成;推荐阅读最常见的方式则是列出推荐书目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是“教师主导下的阅读实践”。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内外阅读两个视域的隔离性始终存在。课内阅读中,学生行为可控,但阅读视野狭隘。课外阅读中,教师的主导往往变为强制性阅读,甚至是利诱式阅读;缺乏教学干预,阅读流于随意,泛阅读现象严重,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阅读的碎片化和浅层次。两种语境各自封闭,没有真正的相互融通,既不同于社会生活里“真实”发生的阅读,也不是学生发展所“真实”需要的阅读,这就造成语文教学中阅读的“失真”。“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任务群”,一个重要功能便在于,在课内外结合的双阅读语境中,铺设一条阅读组织线,把原本分离的课内外阅读联系在一起,对课外阅读进行有效干预,还原真实阅读情境。
  但还原真实阅读,尤其是阅读整本书,在实施中往往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课堂容量有限,导致阅读必须依靠课外、假期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必须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进行自我阅读。对学生而言,封闭的课堂阅读场里积累的经验,无法应用于真实的社会阅读。而对教师而言,阅读过程的可控性降低,阅读效果的个体差异巨大,尤其是很难找到能覆盖并适用于全体学生的有效评价方式。
  二、应对:三级课程的开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发了三级读书课程,由课内到课外覆盖各层次学生的读书生活。基础层级即达到课标要求。每个班级配备“十三中50本学生必读书目”,把图书馆搬进教室,建成“班级图书角”。每学年选读4本,以课前演讲、课内读书指导的读书课为主要形式,侧重阅读常规和策略的指导,以课内阅读为中心,辐射、渗透课外。最高层级是曹勇军老师的经典夜读小组,包括周末读书、情境读书、好书推荐、夜读沙龙等形式,对阅读时间要求更高,阅读难度更大。两者之间的发展层级,則以报名和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年级中热爱读书并有一定阅读积累的学生,组建启明星读书社,成为带动整体阅读的骨干。读书社每学年从必读书目中选读8本,参加2次年级层面的读书社活动,即一次读书分享会和一次读书超市。前者以班级读书社为单位分享漂流书,全年级集中参与;后者则以“超市”形式,2个班级读书社进行组合,学生自由选择。
  三、展示:各具特色的呈现
  2018年3月,各班组建以读书社成员为基本班底的分享团队,选出项目主持人和1本分享书目。由各班主持人组成年级分享会筹备组进行协调,确保分享书目不重复,同时尽量保证14部作品在题材、体裁、主题等方面的多样性。成员们反复熟读、研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分析所选书目最有价值的部分,商议确定分享目标和分享形式。接着分配任务,细化时间节点、项目流程和基本大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明确分工,教师参与指导,修改完善流程,确保整个活动的最终效果不会偏离文本阅读这一基本目标。
  2018年4月11日,高二年级启明星读书分享会在学校新青年剧场举行。14个班级用各自的方式,分享14本漂流书。
  11班选择将历史学家李开元《楚亡——从项羽到韩信》中蒯通说韩信搬上舞台,解读蒯通在风云变幻中睿智与清醒,韩信在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节点上,感知遇之恩而拒绝背叛的缘由。4班以访谈的形式交流、探讨亦诗亦歌的《金蔷薇》,几位同学嗟之叹之,嗟叹不足,遂歌咏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文字的魅力。7班用激情独白和历史剧的形式,再现《南渡北归》中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完美演绎了其间的因缘际会、人事纠葛与爱恨情仇。6班选择了新颖的新闻播报方式,将《不疯魔不哲学》中哲学家的思维和观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幽默风趣的表现形式与书目风格高度契合,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目光。2班和着清灵的音乐,带领读者品味《大地上的事情》。特别是汤达淏同学在深入阅读之后,还创作了长诗《苇岸,苇岸》,让读者与他一起聆听来自苇岸的最为纯粹的自然之声。14班则分享了文学与草木相遇的情缘,用优美的歌声,讲述万物有灵,季夏之月,腐草终化萤火的动人传说,讲述人文、艺术与科学相遇相融的故事。其他班级分享《百年孤独》《局外人》《莎士比亚故事集》《可爱的契科夫》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也让大家收获颇丰。
  四、分享:团队合作的诠释
  整场分享会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开篇那个美丽而极富创意的画面,这是由10班同学带来的场景朗读《寂静的春天》。早在组建分享团队之初,10班的主持人李元琪就组织团队成员,确定了分享书目《楚亡》,但是在年级统筹会后,鉴于这一书目已经被其他班级认领,在进行调查、统计后,他们最终选择了《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读物。作者从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城镇突然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的寓言开始,经过科学论证,以无可辩驳的论据,表明杀虫剂的使用破坏了生物链,使人患上各种疾病。这是一部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著作,就如同旷野中的一声呐喊,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开始,大家打算分享这本书的观点和影响。但在具体讨论方案时,有同学提出了质疑:这本书毕竟是一本科普读物,仅依靠现场介绍很难引发那些没有读过的和对理科知识不太熟悉的同学的共鸣。同时这本书虽然影响深远,可毕竟距离我们有半个世纪之久,书中那些在当时振聋发聩的见解,放在今天难免陈旧,如果以此作为分享点,容易消解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小组同学立刻转换了思路,将眼光放在了富有个性的表达上:书中那些通俗浅显的术语,借由抒情散文的笔调和文学作品的引用,读来让人兴味盎然。尤其是开篇的寓言,文辞优美,极富震撼力,非常适合现场朗读。于是大家决定朗读这部作品开头部分的寓言。   新的问题摆在了筹备小组的面前,朗读对声音技巧要求很高,而且在舞台上难免显得单调。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案,眼看分享会一天天迫近,大家都很着急。李元琪忽然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一个影戏,舞蹈演员在幕布后起舞,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投影出来。这种形式很好,可惜没有能跳舞的同学。有同学开玩笑说没有真人,我们可以用假人嘛。李元琪听了这话,灵机一动,很快就拿出策划大纲,做出蝴蝶、小鸟、草地等模型,用光影演绎美丽小镇变为废墟的过程。为了测试,几位同学还在晚自习后,溜到车库用手电筒测试效果,光影的强烈对比将美丽村庄的消失直观地呈现在了地下通道斑驳的墙面上,很有震撼力。
  确定了可行的方案后,小组成员发动班上20多位同学一起制作道具,用纸板做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飞翔的小鸟,成林的果园,池塘里的鳟鱼,不能破壳的小鸡,生病的小猪,甚至还有一个幽灵。而朗读的同学则再次细读文本,揣摩用声音传递情感。接着又发动了10多位同学参与表演,在舞台上将朗读内容借助投影一一呈现在幕布上。文字与光影的变幻中,呈现出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春天,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消失后的寂静无声;狰狞幽灵袭来,再现了人们自己破坏世界,最终让生命无法复原的悲剧。台下的观众都被这美丽、忧伤的场景深深吸引,很多同学都在感叹,原来科普文字也可以如此美丽动人。
  这场盛宴,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从文字中汲取人类过往精神生活的留存,感知眼前纷繁芜杂的世界,观照自己的内心。这也切合我们在筹备分享会时定下的主题——阅读:我们的生活。
  读书分享会实际上是一个多层级目标的语文学习项目。它将方案、设计作为项目核心任务,借助团队打破个人封闭阅读,以群阅读为载体,以展示、交流、共享体验作为基本目标,营造阅读氛围,构建共生型阅读场。
  五、感悟:真实阅读的回归
  我们在高一下学期组织过一次年级层面的读书活动,其形式就是由各班推荐一位同学,以个人演讲的方式,选择性朗读自己的读书报告。其实际效果是宣讲者成就感不高,聆听者则有事不关己之感。因为这次活动是个别学生自我阅读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实质依然是封闭式个人阅读经验的静态呈现。
  在整本书阅读实施过程中,尤其是检验学生阅读成果时,教师时常面对这样的困惑,无论是写读书报告,还是小组合作解决阅读问题、完成阅读任务,完成度好的、参与度高的总是那几个热爱读书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没能从阅读中获益,个性化的阅读与教学的全员性要求存在客观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我们将本次读书活动确定为分享会,而非展示会、交流会。这三者看似相近,但其实不同的名称规定了不同的活动主体和活动目的。从展示到分享,个人升级为团队,参与面更大,调动资源更多;封闭的静态展示升级为开放的动态分享,虽然阅读深度和广度略有下降,但台上台下的共鸣性大幅提升;形式从单一升级为多样,借助跨媒介手段,建构了情境式阅读分享场景。而交流会则是读书课程的上游形态,主要是小范围互动式精读。
  其实,读书分享会并不是阅读的终端成果,它是终点,是中点,更是起点。其活动目标是多层级的,也就是针对不同人群,其主体目的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分享团队来说,设计项目目标,驱动相应的语文学习任务,研读细读文本,萃取关键要素,转化为形式合理的分享会可以看作其阅读的阶段性终端成果。对于深入或细致阅读过相同书目的群体,分享会构建了共生阅读场,产生了交流和碰撞的契机,提供了多元解读和进一步深入研读的空间,从而提升这一人群的思维和阅读品质,也为后续的读书超市活动奠定了基础。
  作为中点,分享会主要针对阅读发展人群,他们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往往停留在表面,止步于较为随意的自发性阅读,缺乏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苦于找不到阅读文本的最佳方法,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分享活动的发展目标就是带动他们更为有效和理性的阅读,从而指导其日常阅读。
  而作为起点的分享会,则面向那些在阅读上仍处于基础性阶段的学生,他们对阅读甚至对语文学科兴趣不够,分享会丰富的形式能夠深入浅出,普及阅读的基本方法,触发其阅读的兴趣。比如,分享会后有相当一部分理科的学生改变了对文学、哲学、历史的看法,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进而捧起了以往从未翻看的相关书籍。
  在启明星读书分享会构建的共生阅读场中,不同人群各有收获,这也正是我们日常真实阅读的基本状态。
  参考文献:
  [1] 曹勇军.通向春天的读书课——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读书课程的设计和建设[J].中国教师,2017(14).
  [2] 曹勇军.用跨媒介探索名著阅读新的打开方式——兼谈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实施的理解[J].语文建设,2018(28).
  [3] 赵福楼.完善中小学语文阅读体系——“整本书阅读”倒逼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2017(25).
  (邢诗薇,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