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生态艺术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智慧课堂异彩纷呈,教学手段千变万化,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组织教学。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多下推敲工夫,课堂才富有生命,学生才如沐春风;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加些管教行为,课堂才凸显活力,教师才举足轻重;要重视课堂的情境有效生成,添些雕琢因素,课堂才具有张力,师生才教学相长。
[关 键 词] 德育课堂;教学语言;习惯养成;情境有效生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054-02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一要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多下推敲工夫,课堂才富有生命,学生才如沐春风;二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加些管教行为,课堂才凸显活力,教师才举足轻重;三要重视课堂的情境有效生成,添些雕琢因素,课堂才具有张力,师生才教学相长。
德育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着诸多问题:语言随意性太强,不注重学生的课堂反映,不关注教学情境有生成。这种独角戏显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了无情趣、平若开水、淡而无味。随着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课改的有序推进,教学要做好加减法,教师“减戏”、学生“加戏”,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环节作一些文章,在课堂上用最经济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胃口”。
一、课堂教学语言多推敲
教学语言“言有引力、音有艺术;情有表露、演有技巧”。
1.导入如磁铁,“起讲抓得住人心、吊得起胃口”。如我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板块中财产所有权时,引用了这样的一个开场白:一只兔子在野地里奔跑,大家都会追逐这只兔子,但在市场上有人卖兔子,大家为什么都不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空前的活跃起来,讨论、归纳、总结,因为所有权已定,兔子归属已定。这个人把兔子卖掉是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如果这个人在家饲养这只兔子,兔子生了一窝小兔子,这所生的一窝小兔子是其收益权。然后回归教材,从学生回味无穷的表情里,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情趣而又恰如其分的导入。
2.提问如诱饵,不封闭多开放,方能事半功倍。如我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时,把学生分为法律组和道德组,恰当设置“为什么”“怎么办”等开放式问题,让他们在课前查找资料,课上围绕“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进行辩论,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的设置,他们个个争先发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竟也讲得头头是道,听得我眉开眼笑,乐在其中。然后上升到法德并举、法德并重的角度。一个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就这样在激烈争论中被学生牢牢掌握了,这时我引导学生社会是法德并举、法德并重,那么“人才”评价标准是什么:德才兼备自然不言而喻。
3.评价如秤砣,四两方能拨千斤。人人都知道皮革马利翁效应,却往往不去把握机会加以利用。我在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时,发现其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是双目直视墙壁,一句坐下了事或不等学生回答完就给打断再用手一比画了事。殊不知,这种打断是对学生的一种不重视和不尊重,学生对此颇有微词。教师的点评对学生心理抚慰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做一个开明的教师,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恰如其分的评价能让说教更生动,能让错误变珍宝,能化尴尬为和谐,能让学生获得自信。
4.结语如撞钟,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我在讲“职业素养”时用了这样的结束语:在每个人职业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难道在你的身边不存在令你感动的幸福吗?只此一句,就引起學生无限的思考,自然就过渡到下一框。
二、学习习惯养成加管教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管理与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身体力行,潜移默化,行为形成习惯,习惯改变态度,态度改变命运。习惯养成需要从哪些方面下工夫呢?
1.“说”字先行,教学中我首先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班级中总有部分爱探索、肯带头发言的学生,我及时表扬:“你回答问题角度不错,可不可细化一些,如果你再动动脑筋,可不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解释。”作为教师尽量抛砖引玉,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予以期待,不责罚多鼓励,适当点拨、适时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甚至达到他们敢说我就敢表扬的地步。比如,当敢说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让他们从复读机、录音机到传播机,千方百计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听”要用心,专心听讲非一日之功,教学中我把课程的进度放慢,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走神,注意力要集中。另外,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除了要能言善辩还得眼观八方。能言善辩:要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想学习、想探究的欲望。眼观八方:上课时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委婉的语言进行引导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3.“做”要精心,动手能力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实际,努力创设一种学习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学生愉快的操作不仅可以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兴趣,也加深了对理性知识的理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境有效生成巧雕琢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1.课堂情境抓关键,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样,是一个生成过程,是在不断的设计、实践、反思过程中不断超越。教学中,我以生活实例入手,使学生看到德育课堂的实用性。如,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选择”时,课前任务:假如你有十万块,现在让你制订一个投资理财计划,你会选择哪些理财方式,请说明理由。学生家境不同,设计投资理财的方案也不同。我让班级中的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理财方案,并说明这样制定的原因。这样,学生发言和教师引导,基本上就建立了这节课主要的内容框架。这种结合生活实例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显然比教师一条条分别列出银行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各种投资理财方式各自的优缺点要显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当然,课堂情境生成介入很多,如故事、时政热点、社会焦点,教师要多用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利用情境生成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架设桥梁,搭上云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
2.课外情境抓亮点,教师要营造课完而学习态势未尽之情境,给学生课外埋下悬念,扩大学生认知的张力。如我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我问学生:想不想看看环境污染的危害?学生兴致勃勃,我在课外时间组织了学生调查城郊、新河河道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境学生沉默了,我随机提出了:对人有什么危害?什么原因导致?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再如:我曾经的一位学生说:“老师你讲课讲得好、语言到位,一点就透,举个例子如醉驾,你只强调一遍我会记得很久,原因是有两个同学在上学途中骑车狂赛,你看到这一幕还未来得及制止,学生便呼啸而过。上课时你设计一个故事导入,你说超速同醉驾同样可怕,‘呕吐、呕吐,方向把握不住,闯入闹市深处,伤人性命无数。超速、超速,同样可恶,轻者追尾,重者请与阎王倾诉’,教育了我们要有交通安全意识,你又让我们讨论,结论是:(1)珍爱尊重他人生命健康;(2)对他人和社会负责;(3)违法行为不可取,我们同它要远离(作斗争)。”课外情境体验为下一学时教学内容增强兴趣和实效埋下了“伏笔”,学生到实践生活中印证、体验所学的知识,探究、思考的乐趣尽在其中。
智慧课堂异彩纷呈,教学手段千变万化,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组织教学。课堂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评价教师是否已经成熟,最重要的一点,是看在教学艺术上是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陈建莹.浅谈中职德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2]陳桂生.浅议德育课堂有效教学和策略[J].职业时空(教育教学研究版),2012(8).
[3]陈万境.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析[J].考试周刊,2012(43).
[4]刘兰.教学语言:课堂上流动的风景[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0).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