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进校园 尽显美育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龙门是农民画画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为弘扬本土文化,把农民画这一艺术财富引进校园并渗透到美育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更好地传承民间文化。
关键词:农民画;进校园;传承;美育;魅力
我们可爱的家乡龙门有着民间百姓喜爱的通俗易懂的农民画,素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农民画艺术)之乡”美称。龙门农民画以浓墨重彩渲染人们丰富多彩的劳动和生活,以特色民俗、田间劳动、节庆喜事为主要题材,深刻反映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对未来的爱与憧憬。乡土气息跃然纸上,观之美不胜收。这种质朴与纯真的画面所描绘的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中和生活中的一种现实生活的写照。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言:“这些农民画虽土气十足,却有相当的艺术魅力。”
1 传承本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传承民间艺术是每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使命!想要发展和传承农民畫,就要让其走进校园、融入课堂。这样不仅能调动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学教育,探究农民画的文化底蕴和创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20多年的美术教学中,作者始终坚持本土文化的传承,把本土的农民画融入课堂并引导学生临摹创作。龙门地方资源丰富,都是能看到、接触到、感受到的,打谷插秧、放牛抓鱼、走亲戚、闹金秋等农村里随处可见的劳动场景是最熟悉不过的原生态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对于农民画的传承,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形式意义的模仿,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让学生领会和发展创作精神并付诸具体的实践,大胆提炼生活素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符号表达情感,赋予农民画新的情感和生命力。
2 引发原创冲动,激活学生原创能力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龙门农民画的素材,取自最真实的农民生活,将这些最草根、质朴的素材转化为艺术创作,需要教师点拨启发,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走进自然,鼓励学生学会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可画的有趣的东西,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辅导农民画作业时,作者注重激活并保护学生的原创能力,学生作品常常会冒出一些出乎意料的好想法、好效果,促进了学生表现能力的提升。当学生拿着作品过来时,用鼓励的话语去激励他们,促进学生的原创能力不断被激活。尽管有些东西还不是很成熟,但每个学生都积极捕捉,尽情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一种真善美的情感表现。
3 创设愉悦气氛,学生乐学农民画
作为美术教师,务必谨记以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创作的快乐。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教学中要始终创设愉悦气氛,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爱其所爱,乐其所乐,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日常教师不妨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学生,多与学生一起欣赏农民画,一起揣摩作品的表现题材和内容,感悟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特征,吸纳各种艺术有益的东西,增强更加宽广的洞察力,让学生们感受不同环境下同龄人的生活及乐观的态度,增强对生活实践的意识,体验和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教师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课堂中实现“平等对话”:“老师,我能不能够把人的眼睛夸张变形?”“当然好啊!”“老师,我喜欢花中套花这个手法,可以帮猪啊鱼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如此,在与学生平等相处中轻轻松松地就教会了她们修改和深入,学生逐步掌握了农民画的绘画方法,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和发现自己的能力,自主、从容、愉快地学习农民画。
4 本土文化渗透,尽显美育魅力
农民画进校园,首先从各班招募、筛选出美术爱好者,组成兴趣小组开展教学,学生学习先少后多、由浅入深,在借鉴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再学习、再创新。个别学生的绘画技能提高可以在兴趣小组进行,然后以局部帯动整体,让有绘画能力的老师也加进学习农民画,不断以一带十,扩大学习队伍,把学习农民画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培养学生爱社会的民族情感。
其次,引导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智慧互补,有助于擦出创作的火花。同伴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相互的启发而产生了灵感,农民画作品层出不穷,学生们参加农民画比赛成绩斐然,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将所学画的农民画运用于生活,尝试画在帽子上、衣服上、书包上……学校宣传栏、走廊进行作品展示,学生成功感倍增。既传承了本土文化,又提升了学生们的美育修养。校园文化更加精彩,尽显美育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玉波.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分析[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3):48.
[2] 中国民间绘画(龙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校本课程)[Z]. 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2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