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电影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电影美术是电影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电影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力求细节的翔实到位,二是融入美术师的主观设计。本文以优秀的电影作品为例,从这两个方面分析电影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
  关键词:电影美术;画面细节;主观设计;视觉风格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包括文学、音乐、美术、摄影等等,其中,美术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美术就像是电影的骨架,在不知不觉中带领观众走进电影所营造的具体情境中。电影美术创作基本元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力求细节的翔实到位,另一方面要融入美术师的主观设计。这两方面的要求,涵盖了布景、服装、道具、造型等电影美术的各个环节。
  第一个方面是画面细节。细节决定了整部影片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往往记住的是表演、光影、音乐等感官上的体验,银幕上的世界得以鲜活、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正是源于美术团队对细节的重视。街道上的一盏路灯、人物衣服上的一枚胸针,最优秀的美术指导往往让观众忽略了设计的存在,全身心地沉浸在美术团队营造出的世界当中。对细节的重视,应该贯彻两个原则,第一是以现实为遵循,第二是以人物为中心。
  以现实为遵循是电影真实性的基础,是做到让观众“不出戏”的保证。以电影《狼图腾》为例,以全荣哲为中心的美术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做了大量背景资料的收集。去锡林郭勒博物馆参观学习、购置古董器件、深入当地与牧民交流,大到蒙古包内家具的摆放习惯,小到马鞍的形制、望远镜的选材,大量的细节保证了对历史现实的超高还原度。电影中小镇的街道上,建筑、街景、墙上的宣传画,都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知青的蒙古包里,小空间里摆满了当年流行的书籍,让观众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这就是好的场景设计,毫不突兀,与时代背景、故事走向融为一体,真实自然到观众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它。
  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在区分人物、体现任务方面尤为重要,美术团队通过对环境的精准设计达到突出人物的创作目的。全荣哲团队擅长通过小物件给人物注入灵魂,演员身边的小道具是一种连接,看到这些道具就会想到特定的人物,透过这些小物件可以直达人物的内心深处。比如,毕利格使用的望远镜和陈阵的是不同的,美术团队为毕利格设计的眼镜盒、佩刀、烟袋都更加传统,而陈阵适用的是苏氏军用望远镜,人物的身份、背景、性格、偏爱就在这个小细节上有了明显的区分。
  第二个方面就是主观设计。电影的美术师与导演、摄影等同为电影的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主创人员对电影的认识和创作的意图应该一致,这种意图的统一往往是以导演意图为主的统一。但是,美术师不能仅仅作为导演的附庸,成为导演意图纯粹的贯彻者、执行者,优秀的美术师应该能够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对剧本和人物的理解,坚持独立思考、主动思考,把文字转换成自己的心理感受、投射,然后再从自己的内在出发,把它变成可以去呼应的视觉意象、形体、具体的东西,用来诠释这段文字,为导演提供帮助和意见,共同完成一部好的电影作品。独特的美术风格,是成就一部经典作品必不可少的要素。
  如陈凯歌导演的经典作品《黄土地》,笔者在欣赏这部作品的时候,被全片第一个镜头深深震撼,天空只占了画面1/12的构图,荒凉贫瘠的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沉默着,却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力量,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片黄土地的心跳。而在影片的结尾,黄土地只占了画面的四分之一,天空占了其余,暗示着黄土地上的命运正被闯入的革命者改变。前后这一强烈的对比,是画面艺术与电影主题的完美结合。片中大量采用了静态构图,整部电影犹如一幅被徐徐展开的画面,营造出凝重的岁月感和沧桑感,也让影片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而这部作品最为人称道的安塞腰鼓场景,却采用了动态构图。摄影机在兴高采烈打腰鼓的男人们中穿行,农民灰黑色的衣服、白色的头巾、红色的腰鼓、舞动的红飘带与远处的黄土地相互映衬,渲染了人们在极度压抑的环境下迸发出的生命力,让观众更能感受到生命的鲜活和美好,更感叹于人物的悲剧命运。这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两大翘楚陈凯歌和张艺谋的“会师”之作,这部电影的审美取向不仅影响了他们日后的作品,也奠定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电影风格的基调。
  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性艺术,但笔者认为视觉的重要性更胜一筹,独特的视觉风格是一部优秀影片必不可少的要素。随着电影工业的不断成熟,技术不再是阻碍创作意图实现的最大原因,独创性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电影美术设计师通过造型、色彩、构图、光影等方面独具匠心的安排,为电影作品带来独一无二的气质,才是电影美术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雪艳.论电影美术设计中的色彩语言[J].电影文学,2012(12):142-143.
  [2] 吕志昌.影视美术设计[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 全榮哲.电影《狼图腾》的美术创作[J].电影艺术,2015(02):128-133.
  作者简介:张侃(1983—),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徽广播影视技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制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2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