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追问、联想、辩证、逆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众所周知,高考中作文的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而让文章观点具有启发性正是让文章深刻的必备要素。那么,文章如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呢?笔者认为,考生可以通过追问实质、普遍联系、辩证思考、反弹琵琶这四种思维方式,力避思维的平面化、庸常化,让自己的文章能够真正做到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关键词】高中作文;深刻;启发性;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观点”,即对人和事物的看法,而“有启发性”,则意味着你在作文中的观点应该是富有思想和哲理的,能够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具体而言,一定要避免观点平面化、单一化、庸常化,多一点“我”的真知灼见,真正展示出一个高中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那么,文章如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于人和事物是如何分析处理的。笔者推荐几种思维方式。
  一、抽丝剥茧,追问实质
  通过追问,可以发掘人、事的本质或事件的深层原因,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层底蕴。例如贾谊的《过秦论》,文章极写秦 之强,强调“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而如此不可一世之强秦最后却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贾谊追问,一番“比权量力”“度长絜大”的抽丝剥茧之后,贾谊再度追问,“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据历史记载,汉武帝文读至此,“悚然一惊”,这便是贾谊在文中的观点给了他这头号读者一记当头棒喝,不可谓不精彩,不可谓不震撼。另一名篇《伶官传序》(欧阳修),亦是通过对庄宗由盛而衰的追问,迸发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我们同学们在作文时,面对具体的人、事物、事件,要有层层追问的意识。一般来说,我建议可以从思想、人性、体制、文化这几个层面进行追问和分析,这样往往能触到问题的实质,将一般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层次。
  二、普遍联系,升华观点
  哲学上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一件具体事件,如果要得到具有启发性的观点,以小见大,善于联想就是重要的。如何联系?(1)联系历史,将人、事放到历史的洪流中去分析、考查,在历史中寻找规律,使自己的观点有纵深感。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文章结尾将秦灭的教训放到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就让文章“奢靡亡国”的观点不拘于一时一地,有了发人深省的力量。同学们在写文章时,也可以如此思考,此事在历史的背景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有何价值,是历史的重现,是全新的事物,是时代的大势所趋,还是仅仅浪花一朵。(2)联系社会背景尤其是社会焦点,将人、事放到现实社会的环境下观照,使自己的观点贴近时代,充满现实的针对性。例如2015年新课标作文,对于小陈举报老陈高速路上开车事件,若能联系当今社会焦点——“法治建设”,从“情与法”的博弈处着手分析此事,眼界始大。(3)结合共性事件,联系“永恒的主题”,写出具有普适性的观点,从而给人以启迪。如龙应台的《目送》,将目送儿子华安和目送老父的事情绾结在一起,联系人生、亲情,道出亲人关系的实质,这样的观点确系“人人心中有而人人笔下无”,不禁让人掩卷沉思。
  三、辩证思考,理性分析
  有时候同学们的作文逻辑显得简单粗暴,对人对事的观点不是一棍子打死就是大唱贊歌,但实际上事物往往是复杂的,要想让文章的观点深刻而具有启发性,有时候需要分情况讨论。例如《拿来主义》中鲁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并非全盘肯定也非全盘接受,而是批判性继承。这便是辩证分析中的一分为二。再比如,事物往往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据此,我们可将事物放到未来中去预测,预测他的价值、生命力、影响力,让自己的观点比别人多走一步,具有前瞻性,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为此例。辩证思考内涵丰富,还应包括内外因、主次矛盾等思考问题的方式,大家要灵活运用在分析之中。
  四、逆向思考,反弹琵琶
  如若要文章观点具有启发性,逆向思考不得不提。写文章时通过逆向思考,提出独特的观点,能让读者有别有洞天之感。例如,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都是萧瑟凄凉的,而刘禹锡却反弹琵琶,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让人耳目一新。再如,对于项羽乌江自刎一事,杜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真正的英雄应包羞忍耻,卷土重来。这些都是在思考事理的时候动用了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言之。所以,有些时候,我们思考问题需要挑战常规,不走寻常路。
  【题目设计】
  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刷屏朋友圈,那些被称为“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的许多经典名著跻身榜单,包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以及《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而现今社会,通俗文学、网络文学却大行其道。对于这件事,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表现你的态度和思考。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范例展示】
  时代与经典
  近日,某出版社发布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令人瞠目结舌,众多经典文学跻身榜单。对此,有人高呼“文学已死”,而我以为不必惊慌,也无须疑虑,这实在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首先,经典文学本身就是严肃的,无法真正流行的,这一点在以往的时代也是一样的。我们慕古道,读古书,殊不知古时文言并不为普罗大众使用,流行的也仅是半白话性质的市井小说,而非清雅的圣贤经典。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恰恰决定了它不可能被大多数人理解,即便流行也多是附庸风雅之举。其实与古时平民白丁与上层文化严重割裂的情形相较,我们今天的文化市场中那个经典已经够“流行”了,人民文学社的《红楼梦》再版再印多少遍,众多听书的音频兴起等等,说明着越来越多的人正渴望亲近经典,又何忧之有呢?
  其次,新的时代,经典也需要新的定义。谁说只有大头部、艰涩难懂的作品才有资格成为经典。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便是有力的反驳。数十行的、鲜有僻冷生词的歌词里跃动着奇崛美妙的比喻、充沛鲜活的情感力量,谁敢说这不是伟大,这不是经典?他的歌谣在广大的美国土地上传唱,这份通俗和流行丝毫不与其文学性想抵牾。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典也需多元化,需要多种不同的体裁、类型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唯其如此,经典才不会成为凋敝的、在历史的博物馆中供人观瞻的陈物,而是更多人可以参与享受的日需品。
  当然,现实并不全然令人乐观。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趋于碎片化,他们不再愿意或能够付出时间、精力等认知成本获取信息,遑论从书中得到完整的浸入体验。纸媒的衰落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人心的日益浮躁和认知方式的改变。而娱乐化、碎片化的阅读虽然给阅读带来了一时的欢愉,但却从未带来阅读真正意义上的作用。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呼唤经典,呼吁深层的阅读,挽救当今众多陷在信息泥潭中的灵魂。
  经典使人思考,给予人之为人的灵性与尊严。发展中千变万化的时代需要经典,而经典也总会以朝暾夕月,落崖惊风般的姿态,等待每一位远行者的回归。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思维的含金量高,观点独特具有启发性。此题一出,多数同学或对经典的尴尬境遇痛心疾首,或对通俗文学的上位嗤之以鼻,而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在历史的规律中,看到了经典在时代中的动态发展,从而显得更加的淡定和宽容。当然,作者也并未全然乐观,依然在现状中看到了现代社会浮躁功利的痛点,深情呼唤经典的回归,体现出较好的思辨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