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翻译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加,文化与文化相互交融。中国古典文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国家对中国古典文学非常感兴趣,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具有难度,由于属于对外传播,要求也非常高。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的翻译不能够仅使用直译或者意译的方法,需要结合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及文化背景、写作背景等内容进行翻译。主要介绍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翻译策略,以便于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国古典文学;跨文化;中和优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18-02
   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的流动性明显增强,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的文化交融,以此形成了跨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跨文化属于一种新的文化。跨文化的形成令很多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再只是运用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习惯,还包含了自己刚接触或者熟悉的他国文化。翻译让各国文化更便于交融,也方便各国人民认识他国文化。翻译属于跨文化类别,它主要是一种信息传播。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特点
   (一)补充史料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经久流传的古诗词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也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就诗人而言,他们创作的诗篇大多都与生平和经历相关,主要以他们的情感历程为内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的时候,人们都会将其视作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工具。例如我们最为熟悉的诗人杜甫,从他的诗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的一生,甚至是他一生中某些阶段的情感和心境变化。他的忧国忧民、他的隐忍都能够从他的诗篇中体现出来。翻译这一类诗人的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人员不仅要从作品本身的内容入手,还要深入研究诗人背后的故事,包括他所生活的时代与国家。
   (二)教育批评
   教育批评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文学作品在古代用来针砭时弊,批评国家的黑暗,也用来讴歌真善美。作者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抒发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这当中最明显的就是教育和批评性,一些人通过文学作品彰显的是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也会融入人文内容。他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唤醒更多的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当然一些文学作品的作者也会借由诗词歌赋讴歌道德,赞扬国家和山河。中国古代山水诗人王维便属于此类,他对家国的热爱不仅仅以诗句直接抒发出来,还写出了许多山水田园诗歌,从侧面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翻译这一类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要从诗人的心境及抱负出发,结合写作背景形成客观的认识,以便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三)情感寄托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最不缺的就是情感,诗词歌赋成为古代诗词人的寄托,他们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情感内容的丰富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在诗词兴盛的唐宋时期,文学作品中包含了诗人、词人很多不同的情感,同时这些作品中也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正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短八个字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有哀愁,有血泪,也有无奈,但是从另外一方面又能够看到诗人不断奋发的精神。情感非常复杂,而且各有各的理解,翻译的时候难度非常大,要求译者选择合适的角度加以把握。
   (四)美学价值
   美学价值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特点,诸如诗词歌赋、散文、小说以及戏曲之类充满了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且拥有美妙的意境和趣味,其美学价值毋庸置疑。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会发现,这种美感完全是借由简单的几行字散发出来的,却完全能够将人带入作者自己所见、所想的意境中。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具有古朴典雅的特点,其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意味,也正是这些设计,令这部小说享誉盛名。翻译此类文学作品,译者要下的功夫更多,因为篇幅长、内容庞大,翻译的工程非常大。
   二、中國古典文学的翻译基准
   (一)准确无误
   准确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只有翻译准确才能够保证传递的信息是准确的,这对阅读中国文学翻译作品的人来讲才具有意义。也可以说只有当翻译准确无误的时候,才能有沟通的桥梁。当然,翻译的时候译者要充分认识并接受汉语的抗译性,只有通过这样和解的方式才能达到信达雅的效果。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语言和文字反映的是作者的情感,且体裁多样,不同的体裁和形式的作品意境均不同,且其中词语的应用同现代汉语也不一样。译者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度才能够保证信息接收的准确度,以便于读者理解。
   (二)具有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特质,而翻译作品要将这种艺术价值呈现出来非常不容易。中国古典文学包含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有诗词歌赋,还包括了诸如戏曲、小说等。翻译是一项活动,它关乎语言艺术,因此需要译者具有很高的审美。往往译者的审美会影响到读者的审美,为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充分保留作品的艺术价值,要尽量贴近作者的审美。译者的作用是将原作的艺术意境不加修饰地传递给读者,以防止呈现出单一信息传递模式。
   (三)体现文化性
   中国古典文学包含的文化非常丰富,而将其翻译成其他语言,要体现出这种文化。中国古典文学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发现正是因为中国古典文学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才更加难以翻译,它具有阻碍信息传播的特点,极其容易引发文化隔阂。所以实践中译者翻译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呈现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    三、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的翻译策略
   (一)中和优化翻译策略
   中国文化在翻译的时候需要被充分考虑,由于其对跨文化的翻译具有深远影响,所以需要被重视。译者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的时候,要站在正确的角度通过转换文化的方式传递信息。而转换的时候需要译者应用语言、源文本等,以此才能够真正地传递信息及文化。实践中译者不仅要能够轉换语言形式,还需要具有跨文化的视域,通过这样的形式研究和翻译语言,才会让语言所包含的内涵和文化更为丰富,达到与文学作品一致的程度。
   中和优化这种翻译策略,与单一翻译策略不同,它的目的是保留源语文化特点,同时又要使其符合目的语的特质。中和优化翻译策略强调归化,即要求译者要会选择翻译文本,而选择的时候应当从目的语的各项特点入手,需要将目的语作为落脚点,使得源语能够经过翻译正确传递信息,而信息的传递依靠的是语言形式以及文化因素的融合。中和优化翻译也强调异化翻译,它的重点是以作者为中心,将突出源语特性和作者的情感为目的。总而言之,中和优化翻译就是调和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之间的矛盾。中和优化翻译策略不能只选择直译或者意译其中一种翻译方式,需要从翻译文本入手选用几种翻译方式进行翻译,既需要考虑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情感意图,还要考虑到源语和译语各自的语言特征。
   (二)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重难点
   中国古典文学翻译难度大,而其难点在于中国古典文学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它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积淀的产物。从其价值而言,反映的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与多个历史时期相关,且与多种文化信息相关,诸如地理、文学艺术、宗教以及建筑园林等。这些文化要得到准确翻译,对译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翻译本身难度就比较大,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综合研究结果能够发现,现如今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难点是语言文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手法。从语言文字来看,由于中国古典文学包含了许多的材料,使用的是古汉语,本身与现代汉语之间存在差异。译者需要自己理解古典文学才能够准确翻译成其他语言。文化内涵不用多说,中国古典文学包含的是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其丰富程度可想而知。艺术手法属于翻译的另外一大学问,艺术手法具有复杂性,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对每一个词句都经过了研究和考虑,赋予了这些词句某种含义。正如小说《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歌赋乃至人物姓名都是为了情节推进而存在的。因此翻译的时候译者要将这些内容全部考虑在内,任务非常繁重,非常具有挑战性。
   (三)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翻译策略的运用
   中和优化翻译策略在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体现在词汇、表达方式、句子结构以及篇章等四个方面。词汇层面的翻译应用中和优化翻译策略主要是为了呈现出中国文化,在翻译的时候译者不能够采用那些可能引发误解的词语,不能够选择容易引发错误理解的直译方式。通常翻译词汇的时候意译属于较为合适的方法,一方面是为了传递准确的信息,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文化冲突。
   句子层面的翻译应用中和优化的翻译策略则强调关注艺术形式,不能够将自己的视域局限在传递意思上,要充分还原句子的结构,即句子的艺术表现形式。篇章层面的翻译则需要融入中国文化中那些常常被视作意象的事物,以便于翻译。例如耳熟能详的《清明》这首诗,翻译的时候就需要将“清明时节”翻译成“Mourning Day”,这属于意译的表现,能够很好地传递诗人的情感。
   中国古典文学包括了诸多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形式、体裁、题材均有所不同,翻译的难度较大。翻译人员不仅要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需要拥有优越的英语能力,通过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特点,翻译出来的中国古典文学才能够展现出历史积淀的质感,反映中华民族的语言特色。
   参考文献:
   [1]梁勇.道德经翻译与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策略探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7,20(3):88-90.
   [2]邹灿.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翻译策略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3):85-100.
   [3]闫锐.翻译社会学视角下古典文学小说译介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1):164-166.
   [4]王慧.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6.
   [5]陈莹.浅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策略:以德庇时英译《好逑传》为例[J].现代交际,2016(1):138-139.
   [6]赵长江.19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7]林文艺.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