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侗族聚落的存续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和亲缘关系等要素对侗族传统聚落形态构成的影响以及款组织作用下的社会秩序建构。背山面水的聚落选址以及以鼓楼为中心的格局体现了巧妙的、因地制宜的思想,其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也显示出侗民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观念、强烈的团体共建意识以及生生不息的民族自强精神。
  关键词:侗族;聚落形态;景观风貌;文化内涵
  侗族是聚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两千多年以来,这个民族的先民们凭着勤劳和智慧隐居在山水间耕作渔猎,他们受惠于天地造化,对于大自然充满敬畏,并不断从中汲取灵感来创建美好的生活。他们架木为栏,抵御热湿虫蚁,使身心安泰;立柱成楼,雄踞于民居群中,使各宗族之间遥相呼应,共御于外而和于内;累木筑桥,横跨于溪流江河碍口,在风雨长廊上迎来送往,既拥“一夫当关”的天险之利,又有聚水纳福的人为之德。凡所用土、木、水、火,皆取于自然而归于自然,侗族人民质朴的生态观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高度的融合,并将这种秩序物化到生活当中,从而成就了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1 侗族传统聚落的形成环境
  “聚落”一词在中国起源甚早,涵盖面较广,不仅是人类起源群居的一种形式,还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史记·五帝本纪》中曾记载“大聚为都,中聚为郡,小聚为乡”,三种“聚局”包含着人类聚居中的各种大小形式,即村落聚落、乡镇聚落和城市聚落。聚落不仅是一种空间形式,更是蕴含着思想文化、历史文化、政治文化等人类聚居文化的一种发展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1]
  第一,崇山密林——影响侗族聚落的先决条件。侗族由我国古代百越族中的骆越支系发展而来,自称为“干”(Gaeml)。史料記载,侗族在秦朝时曾被称为“黔中蛮”,汉代称之为“五溪蛮”,宋朝称之为“讫伶”,明清两代称之为“山同蛮”“洞家”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定名为“侗族”。侗族集聚区处在云贵高原、湖南丘陵、广西丘陵的交汇区,区域内以低中山和丘陵、盆地、谷地为主,是俗语所称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这一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孕育了丰盛的森林资源,因此素有“林海”“宜林山国”之称,其中尤以成长迅速的杉树最为突出。杉木树干高大笔直,还具有外腐里不变质等特点,宜做栋梁。自明朝对侗族地区进行开发与设治起,就定杉木为贡木,这为侗族木结构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非常优越的资源条件,而独柱鼓楼与杉木也有诸多神形相似之处。因此,也可以说,杉木对于侗族社会、经济及文化等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侗寨——基于亲缘关系的群落。侗族传统聚落由大小不等的“寨”组成。自古以来,侗族先民就“聚族而居,窟宅之地皆呼为寨,或二、三家为一寨,或百数十家为一寨”,以“血缘”“地缘”而形成一种原始的自然聚居形式。以血缘关系形成的聚落由“垛”“补拉”“斗”“寨”组成。“垛”是作为基本构成单位的个体家庭,“补拉”为家族,“斗”为房族,“补拉”和“斗”都是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侗族内部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承担着物质和人口生产的基本任务,共同参与和处理各种文化、公共事务。[2]每一“斗”由一位辈分高、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主持和管理,他们拥有共同的鼓楼、田地、林地和墓地,且“斗”内严禁通婚。“寨”即由数个“斗”围绕寨内中心鼓楼组合而成,寨老监督和维护寨内公约及规制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联盟式地缘社会管理组织。侗族各村寨之间的联系通过以地域为纽带的合款组织来实现。侗族合款组织主要分布在湘、桂、黔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区,它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村与村、寨与寨联盟的社会组织,约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阶段。合款组织范围有大有小,小“款”由一二十个相邻的村寨组成,由小“款”组成的大“款”甚至可跨多个省域。大小款都由民众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者作为款首来负责按照“款约”管理村寨、排解纠纷、整肃民风或指挥重大军事行动。
  款组织是侗族特有的民间自治与自卫的地缘性组织,它对内自行维护侗族社会正常秩序,对外抵制外来撞击,是侗族民族凝聚力的纽带。如今,随着社会法制的有效推行、政府管理的加强以及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家庭结构的改变,“款”的作用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侗族村寨中的老人协会在款组织文化传承和发展等方面仍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 侗族传统聚落中的景观风貌特征
  侗寨大多分布在地形相对平缓的山谷或背风向阳的山麓,受汉族的风水理念的影响,侗族对侗寨的选址多讲究“背山面水”或“山环水抱”的风水格局。在农耕时代,水不仅是关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首要命脉,其声、色、意、趣也为侗乡人居环境增添了许多灵动特征。而围合的山体则是安全防御的天然屏障,可抵御强风、寒流及外敌入侵,向阳的暖坡迎风纳气,更适宜耕作和居住。
  侗寨因地形地势的差别以及生态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聚落模式,根据聚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大概可以分为山麓型、平坝型和半山隘口型三类。聚落大多以鼓楼为中心,以宗族姓氏或毗邻形成聚落。从整体布局来看,侗寨一般背靠草木葱茏的山脉,前拥良田,有水流环绕明堂或从村寨中穿行,寨后若无高山为背,便造密林形成屏障以弥补。
  鼓楼作为侗族重要的公共建筑,往往居于侗寨的中心或较开敞的平坦处,戏台隔着鼓楼坪与雄伟的鼓楼遥相呼应,杆栏式民居或以此为公共空间向周围辐射排布,或以水流和巷道为骨架,沿河岸或山势逶迤散开。侗寨入口处的寨门起初是基于军事及防御功能而建造,至今防御性能退化,简化为地域性界限标志,其更深层次的作用是一种精神性象征。风雨桥一般架设在寨子外围的进出水口处,从风水学角度来说称为“锁水纳财”。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廊和亭阁组合而成,榫卯结构的廊桥工艺精湛、修饰华美,也是侗族独有。石质桥墩可以调节河水流量和水流速度,减弱河水对河床的冲击力(较窄的河上不设桥墩,用原木做桥身横跨水面),桥廊则能避风雨、供歇憩、宴宾客、奉礼仪。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每一个侗寨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地、山、水、林、建筑等,整个聚落环境遵循与大自然的天地山川、风物万象和谐一致的规则,保证了侗族原生态聚落景观文化中原始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朴素自然观与人文生态的有机共存,呈现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聚落生态意向。[3]
  3 侗族传统聚落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
  聚落作为社区居民的居住、生产与生活场所,其空间形态和空间秩序与社区行为、意识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侗族传统聚落既是一种空间系统,也是一种文化系统、经济系统,它是侗族人民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在生命实践和生存发展中与自然相互作用、和谐相处的综合结果,也是侗族先民面对自然环境的生存选择与文化选择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侗族传统聚落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传统聚落中的群体意识
  侗族先民曾因战争、政治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不断迁徙,天然的山水屏障、复杂的地形地貌、偏僻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等原因使之免受外力侵害,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也是侗族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原因之一。在村寨的外围有山体包围,村寨旁有密林遮蔽,寨口有寨门防御,寨内有河流环绕,凌驾于水上的风雨桥成为进出聚落的要道,构成了有强烈聚敛作用且层次分明的聚落空间格局。传统村寨聚落的规模一般以耕作区活动半径和土地承受能力为限,一旦人数过多,就另择新址建寨。这种以天然和人为形成的固定边界,使聚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作为宗族象征的鼓楼,在“火塘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民众的宗族意识和群体意识,丰富的民族活动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在以鼓楼为载体的公共空间中得到不断的传承与发扬。
  3.2 风水理念中的生态观
  侗族聚落选址的风水观体现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强调山水结构。连绵起伏的山体可以改变和调节局部微气候,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水利于耕、渔,山利于林、猎,确保了物质生活的供應。其二,安全防御功能。侗族历史上战乱频繁,因此,“避世迁居型”的村寨选址为聚落的保存与发展提供和平的环境。不仅如此,侗族人民在生活中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民居的建造巧妙结合有限的自然地形,占天不占地;建筑用料就地取材,杆栏式构造充分适应当地气候,充分利用建筑朝向和水环境来强化通风,调适室内光、热环境;对于林木资源采用隔年采伐的间歇性方式等。这种量入为出、取舍有度的做法使侗族聚落生态环境长期保持着完整、平衡、稳定的状态。
  3.3 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侗族传统聚落以寨为单位,有着明确的地域性和空间限定性,平稳有序的家庭与宗族制度以及款组织的存在使整个社会秩序井然,尤其是侗寨内公共建筑与个体建筑的建造,无一不是举全款或全寨之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侗族人民共同参与的各类民俗活动如月也、踩歌堂等,不断促进着各村寨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联系,体现了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 结语
  虽然从表面来看,侗族聚落内的各种建筑类型功能各异,形式也各具特色,但就其本质而言,各个组成部分并非孤立存在的篇章,它们是特定地域内相同的民族历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经济生活等因素相互交织、深入融合的复合产物,其中,自然地域因素为侗族传统聚落形态打下了地域性特征的烙印,而民族文化因素影响并决定着侗族传统聚落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两方面因素的交叉、叠合,共同构筑了深厚的侗族传统聚落文化。
  参考文献:
  [1] 钱今昔,宁越敏,张务栋.中国城市发展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
  [2] 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57.
  [3] 邓颖.桂西北侗族传统聚落风貌研究[D].同济大学,2005:55.
  作者简介:郜金梅(1981—),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