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羌族释比经典》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羌族释比经典》是认识、研究羌族思想文化和实践生活的百科全书式权威工具书,蕴含羌族面对较为脆弱的自然生存环境逐渐探索出的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生态智慧的生产、生活之道,展现出敬畏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义务观和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持续发展观,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羌族;《羌族释比经典》;人与自然;生态伦理
  羌族,古羌的分支,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多聚居在高山或半山腰地带。羌族地区大部分为高山峡谷,海拔均为5000米左右,地势陡峭,河谷纵横。
  羌族自身没有文字,依靠世代口授或歌唱的方式传承文化。释比就是羌族社会中担任这项文化传承的关键人物。他们通常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是从事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通过在族内各项活动中吟唱经文,使羌族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现实生活和精神信仰的看法,也将羌族知识、文化在在漫长的历史中保留了下来形成独特的“释比文化”。这些世代传承、优美生动、丰富多彩的经文精粹也成为研究羌族的宝贵财富,被称之为“释比经典”。但由于羌族缺少文字,文化传承难度较大,而且羌族聚居地遭受“5.12”汶川大地震的严重破坏,大量文化遗产被摧毁、人口锐减、人才损失,羌族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面临更大困难。
  于是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历时六年,对48位释比老人的口头经典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梳理与翻译等工作,最终形成了《羌族释比经典》(以下简称《经典》),收录经典362部,字数300多万。《经典》内容分史诗、创世纪、敬神、解秽、祭祀还愿、驱邪治病保太平、哲学伦理、农牧、祝福词、乡规乡约等共计二十二个门类,题材丰富、描述细致,是展示羌族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我们研究羌族思想、实践生活的权威书籍。通过研读、探究《经典》可以窥见羌族人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天命观、自然观。
  1《羌族释比经典》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1.1“万物有灵”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
  《经典》第一部分“史诗篇”所写的“羌族大战”讲述了羌族在天神木比帮助下打败“戈基”的故事,可见羌族相信神灵存在,并认为神灵护佑着羌族。他们崇拜神灵、祭祀神灵,让神管控自然不致危害人类生产生活,使羌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1.1自然崇拜
  因原始时期对自然缺乏科学认知,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羌人产生恐惧,随即赋予自然神性,将自己也纳入神灵的统治范围内,崇拜自然神灵满足他们对生产丰富、生活和睦的祈盼。羌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皆有神灵,不论是天神、地神、水神、山神、树神还是火神,都至高无上。客观反映羌人对“善”的道德追求。“上天大帝是天神 管水管山是天神……水流源处是水神 山峰之顶启明神 森林之中大树神 高山之中山神爷 界限分明界址神 房子周围石墙神 天庭之中天神爷……祈求天神来保佑”①“天宫之中有神灵 众神管辖众凡民”②“世间万物有来由 全由天神安排定 人类敬神不虚传 此生难报神恩情 只因众神多保民 凡民处处享神恩 唯有朝拜报恩情”③“天宫之中有神灵 天地之间皆有神”④可见羌人认为万事万物由神灵掌管,感恩天神。第五部“请山神”中“敬上柏香请你来 敬上炒菜和香枝 馨香供品敬奉你 刀头美酒敬奉你 千家万户都顺遂 万事顺利人平安”⑤、第十九部“阶波刹格”中唱到“敬请诸神来领受 来年愿物更丰富 十月之中来还原 祈盼来年是丰年”⑥等都体现出羌人对自然的敬奉来源于对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的渴望。对待保护牲畜兴旺、庄稼丰收的神灵,羌人满怀感恩、虔诚敬奉,宗教信仰中蕴含的善良淳朴等德性也成为羌人的道德追求。
  1.1.2动物保护
  恩格斯曾言:“人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持,但这些实体不是高级的实体,不是天使,而是低级的实体,是动物,由此就产生了动物的崇拜。”⑦因动物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羌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也为羌族的生产、生活提供某种便利,于是羌族从自身立场出发,认为动物也一样具有感情和思想,他们对动物崇拜,不主张杀生、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客观上约束了人类行为使其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以内。在“驱邪治病保太平篇”的第一百一十三部“放出动物”中专门说到蛇、龙、老虎、豹子、熊、野猪、马、牛、羊等动物都是从天而降的,不論是凶猛野兽还是家养牲畜,这些动物的降临能“驱邪魔 百事吉”⑧。在“祭祀还愿篇”第三部“还愿”中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耗牛、犏牛、狗、马充满赞美,还指出“不管飞禽鸟 各自担责任 生命要自保 各教共同点 杀生是不好 招来替罪过”⑨体现出羌族尊重生命的主观愿望,客观上维持了生态平衡。羌族人对羊尤其崇拜,认为羊是羌族的守护神,羌族流传着古时候羊将锡拉始祖的经文吃掉后,首领阿巴白构将羊皮做鼓,经典才得以流传的故事。羌人认为羊实际上代表了人与神沟通的途径,“祭祀还愿篇”第七部“还羊神愿”讲道“羊神用于帮凡人 开山凿路送水来”,释比的装束是“羊毛毡帽戴头上 羊皮褂子穿身上……白羊皮鼓柏木鼓”⑩,结婚时“羊毡帽子多漂亮 新郎戴起威风多”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羊神的保佑。可知“羊”是一种与羌人关系密切的吉祥物。
  羌人对还愿时选择的皆为破坏环境或浪费资源的动物,体现出对破坏生态行为的厌恶和对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视,倡导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也体现出羌人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得不选择通过牺牲动物的方式祈求天神保佑。这也是人类所有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自然界产生的必然矛盾。羌族对破坏农业生产与生活的虫害及动物有专门的经文,如“软虫部”讲道“释比作法驱软虫……要将软虫清除掉”,认为棉虫会爬在牲畜身上啃食导致牲畜死亡。“棉虫”讲到“家里有了棉虫怪 鸡不吃食窝里睡……请到家中诵经文 开把棉虫邪怪驱”并在“驱邪治病保太平篇”的第三十七部和第七十七部讲述狐狸欺骗主人、恩将仇报的故事,明确指出“送走狐狸万事兴 消灾少难福寿增”可见羌族对狐狸的评价较低,体现出羌人对欺骗、狡诈等道德情感的厌恶。以上可知羌人对动物的保护源自对自身生存的需要,对于有利于畜牧发展与生产需要的动物持宽容感恩态度,对破坏正产农业生产的动物视之为“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然资源浪费,保护了自然环境。   将自然事物神灵化、对自然保持恭敬之心和保护对生产生活有利的动物、消灭破坏生活生产的动物,这两个方面显示出的羌人“万物有灵”思想,反映出羌人对待自然的基本观点是敬畏、平等,由此产生的生产生活行为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客观上使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和谐稳定的状态。
  1.2 禁忌习俗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
  羌族逐渐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体规定准则,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比如对日常农耕节气的把握、对神林的明确保护,在人生重要节点反映出的与自然紧密联系等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禁忌习俗反映了羌族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对自然界起到了积极保护作用。
  1.2.1农业生产习俗
  羌族村寨居民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垂直差异大的特点采用的生产方式较为多元化,如种植、方木、狩猎、挖药等,但羌族对种植、狩猎等事宜有明确规定,如:“山坡高地种麦子 河滩地上种青稞 黄豆杂粮种半坡 高山深处放牛羊”根据不同的地势选择不同生产方式。“禁忌篇”中“生产禁忌”详细叙述了生产方面的正确做法“惊蛰之日禁上山,这天正值鸟支配 春分之日禁下地 这天正值虫交配”,这就巧妙地化解了对本地脆弱生态环境过度索取造成环境退化、资源枯竭风险的可能性,使农业生产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
  另一方面,羌族对神林尤其敬重,羌人视神林为神圣之地,因为“神林之中敬祭塔 敬奉天地诸位神……神林之中供白石 白石神物天界来 佑助羌人胜外敌”,神林作为供奉诸神之地不可侵犯。为保护神林,《经典》经文中有十条禁规“一忌去神林割草 二忌去神林拾柴 三忌去神林采石 四忌去神林放牧 五忌去神林采药 六忌去神林狩猎 七忌去神林喧闹 八忌去神林乱踩 九忌去神林滥砍 十忌去神林窥视”不论男女老少都要遵守神林的规定,如果违反的话将会受到天神的惩罚。释比经文的传诵为神林蒙上了一层神话的色彩,但这种方式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传递森林于人们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只有这样才能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否则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殃及自己,这让羌人把保护森林、保护自然界内化为自觉行为变成一种道德共识。
  1.2.2人生礼俗
  从出生到死亡,一个人的一生难免要打上本民族礼俗的烙印。在《经典》中主要反映了羌族在婚嫁、生育过程、丧葬中对自然的敬奉,使得羌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密,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行为变为人成长的重要过程,从而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婚嫁之时,羌族女子定亲后要开垦种麻,收成后织成麻布制品带到男方家里“麻坨麻杆传女儿 嫁到九沟久坡外”讲的就是羌族历来的传统,此种做法既有美好的寓意又开垦利用了土地资源、增加了物质财富。另外新娘嫁到男方家时也会带上种子“山高高处撒花种子 树种撒在杉树处 杉种三斗当陪奁 树种撒在桦树林”,结婚时也有种植树木的习俗“白山上面撒种子 白种来年长白树”,让种植树木、保护森林的行为与人生大事紧密相关,成为人生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女子流产后要请释比“消灾”,释比认为女子流产因为有“玷污之罪”,男人也有罪,具体为女子玷污了神灵之地:“她是没坐对地方 血染圣石应有罪 树林里面去砍柴 滥砍滥伐破山规 她在圣树桩上坐 血染神树自有罪……经血本该流出来,血流之地有禁忌 有神之地不该流 水源之地不该流 她有罪便生病了 她不知是神之所”男子则是因为猎杀了有孕动物:“土猪有孕却被杀 杀死土猪男人罪……所遇老獐怀身孕 打死老獐惹来罪……男人杀生已有罪……男人有罪罪该得 杀身害命是死罪 ”表现出羌人对神灵的敬畏,对森林、水源的和对有孕动物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羌族历来推行火葬,“羌人火葬久相传 家族都有火葬场”,释比将骨灰按照男左女右的方式投入火坟的小屋內,较为卫生清洁,节约土地资源。
  2《羌族释比经典》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特征
  羌族村寨受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多选址在半山腰,决定了其生产、生活物质资料的绝大部分依赖于自然资源。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孕育出与本民族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生态伦理思想,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实现持续发展。
  2.1 敬畏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义务观
  与其他民族一样,因当时社会生产生产力水平低,羌族面对未知神秘的自然现象,用神话的方式解释自然并对自然产生崇拜,认为万物有灵。“天地之间万物生”人不是主宰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万物同根同源,赋予自然、动物与自己同样的人格,在万物背后有同一的运行规律。
  在《经典》的“创世纪篇”提到人的形成“造人种需好材料 森林之中羊角树 羊角树是好材料……羊角九棵削人形……洞中羊角已能言……洞口跳出九个人 五个男人四个女”说明人是由神取自然材料而成的,人的物质资源也来自于自然馈赠。人不能忘记神灵,感恩自然、敬奉天神才能获得风调雨顺。所以还愿或祭祀时,人们在释比的带领下,对诸神赞美、献上祭祀品。在此诸神不仅代表自然形象还代表了羌人对“善”的追求如“火神神通本领大 要辨善恶游天下”。
  羌人的思想中虽然有宗教信仰的色彩,但也让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成为一种严格规范的义务。由此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价值取向,确立人保护自然万物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的主体意识,让敬重自然成为羌人道德追求的重要内容,人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主流思想。羌族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展示了其长远的思考能力,继而起到协调、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
  2.2 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持续发展观
  羌人意识到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人力不可横加干涉。在经文中多处记载了人要根据不同的月份、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切不可破坏了自然规律,并用乡规民约的方式对禁忌、习俗做了明确的规定。从柔软的精神信仰到戒律严明的制度规定,羌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生态思想,有效保障了当地的生态坏境,也为自己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条件。
  羌人认为地上万物在天神的规则下有序运转,人们需要顺势而为,特别是明确禁止进入神林的任何采摘攫取行为,既起到保护水土资源、防止自然灾害的作用,也为村寨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长久存在创造了生存空间,利于发展旱作农业;另外,羌族提倡节约,合理用度“细述觅食多不易 立下规矩共遵循 多节约来莫浪费”,始终保持节约、感恩。   这些行为体现了羌族从敬畏自然而引申出顺应自然禀赋的发展观,为羌族在匮乏的自然资源中长久生存提供了思想指导。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形成了从观念到制度一系列关涉生活习惯的保护生态环境价值原则,最终孕育出一种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文化,有效防止对自然过度索取,确保民族持续发展。
  3《羌族释比经典》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义
  3.1 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羌族的主要聚居地——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长江和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位置特殊,始终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大艰难选择。近二十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但仍存在着各类生态问题。如阿坝州内的63万h㎡沼泽地与湖泊中已有11.33万h㎡干涸,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55%、为4.65万k㎡,年草原超载率达20%—30%,草原沙化面积以每年11.8%的速度递增。“5.12”汶川地震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减少,削弱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和环境资源承载力。
  另外阿坝州同样面临着区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目前阿坝州正从以往依托矿产和水能资源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方式向水电行业、加工行业及旅游业的方向转换,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羌人认为人要对自然心生敬畏,将自己视为自然万物的一部分。破坏自然的行为为社会规范所不允许,去其宗教的外衣,这种尊重自然、平等共存的观念对培育阿坝生态文明意识具有感召作用,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统一整体的观念,不失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途径。
  3.2 保护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这个民族的基因,更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文化渗透、文化融合使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特别是对羌族来说,在古老文化没有文字传承、生存环境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发展不够的情况下坚守民族优秀特色、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国历来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羌族的傳统生态伦理思想凝结了羌族同胞世代在自然生态环境中顽强生存与努力发展的智慧,并以其宗教性、实践性的民族特色和朴素真诚、感恩和谐的内在精神价值成为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了解、探究、继承羌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合理内核既有利于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有利于发展中华文化。
  《经典》的编纂与出版是我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大成就之一。是我们继承、发扬羌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参考。书中体现出的羌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生态道德要求,督促本民族成员从思想到实践自发形成了生态道德责任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羌族,让羌族的优秀文化得以被外界关注,从而得以保护与传承。
  注释
  ①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敬神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303.
  ②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邪治病保太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501.
  ③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邪治病保太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793.
  ④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邪治病保太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508.
  ⑤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邪治病保太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329.
  ⑥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邪治病保太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423.
  ⑦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3.
  ⑧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邪治病保太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826.
  ⑨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祭祀还愿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837.
  ⑩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祭祀还愿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679.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婚姻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912.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073.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邪治病保太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697.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驱邪治病保太平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343.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婚姻篇)[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887.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禁忌篇)[M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羌族释比经典》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探究”(2018SZJDS07)项目成果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