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诗人鲍勃·迪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鲍勃·迪伦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诗人”的身份引发了学术界激烈的讨论。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所说,“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下开创了全新的诗意表达”,鲍勃·迪伦既是音乐家又是诗人。对鲍勃·迪伦的跨界研究其实早已开展,学者们从音乐和文学的跨界视角研究迪伦的作品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以迪伦的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为例,从歌词中可以看到诗人通过构建意象语言来传递情感、表达思想,该诗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鲍勃·迪伦;诗歌;音乐;意象;跨界研究
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美国人鲍勃·迪伦,这是历史上第一位词曲作家获得此奖。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大众对鲍勃·迪伦的定义是一名音乐家而不是诗人,而瑞典文学院将正统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就此问题,学术界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迪伦所作的歌词不足以让他获得文学奖,这是文学奖向流行文化的献媚,降低了诺贝尔奖的门槛。作家韦尔施称,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糟糕的怀旧奖”,被授予“高龄的、口齿不清的嬉皮士们”。而另一派则赞成鲍勃·迪伦获奖,认为他延续了古希腊的诗歌吟唱传统。作家拉什迪表示,“从俄耳甫斯到法伊兹,歌曲和诗歌都是紧密联系的。迪伦是吟游诗人传统的伟大继承者”。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所说,“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下开创了全新的诗意表达”。鲍勃·迪伦此次获奖不仅肯定了他对美国文化甚至是世界文化的贡献,也反映了诺贝尔文学奖对文学边界的拓展。因此,鲍勃·迪伦既是众所周知的音乐家,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是20世纪以来打破音乐和文学的界限并成功跨界的第一人。
一、对鲍勃·迪伦的跨界研究
鲍勃·迪伦不仅在音乐界影响深远,他在文学界的地位也不容小觑。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对鲍勃·迪伦作品的研究,认为其作品极具文学研究价值,并把他和华莱士、罗伯特等著名诗人相提并论。20世纪顶尖文学评论家克里斯托弗·里克斯在2004年发表了专著《迪伦的原罪观》,肯定了迪伦作为诗人的地位,将其作品放到文学框架下进行探讨,称其歌词进入了不朽的行列。同年,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托马斯开设了关于鲍勃·迪伦的讨论课,宗旨是“将艺术家不仅置于过去半个世纪的流行音乐情景中,也要将他置于古典派诗人维吉尔和荷马的传统里”。而后,在2008年鲍勃·迪伦获得普利策特殊贡献奖,音乐评论人约书亚·科斯曼评价道,“不是鲍勃·迪伦需要普利策,是普利策需要鲍勃·迪伦”,可见迪伦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此外,鲍勃·迪伦的诗歌被收录到了文学经典作品系列《诺顿诗歌选》;2006版的《牛津美国诗歌集》收录了迪伦的作品《荒凉小街》;剑桥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了《鲍勃·迪伦剑桥文学指南》,进一步肯定了迪伦在文学界的地位。
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音乐和文学的跨界被证明是可行的,因此以迪伦为对象的跨界研究也成为了热门。“迪伦学”代表学者马库斯在其研究中回顾了几代摇滚音乐家作品中体现的“美国精神”,认为迪伦的作品与《白鲸》《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美国文学经典一样具有启示意义。马库斯的迪伦研究凸显了跨界特性,“它消解了音乐、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边界;认为其使命就是执着地破坏流行音乐的主流传统及其所代表的生活之坦途”(Mystery Train 13)。波士顿大学教授凯文·伯伦特在其研究中也从鲍勃·迪伦的作品出发,讨论了诗歌和音乐的关系。由此可见,“迪伦学”已经成为文学界的一个“新领域”,其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这一趋势也正好反映出了当今文学研究的多维度发展和跨学科特征。
二、词中自有诗意
诗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如何用有限的文字传达出更多的信息,从而触发读者大脑中相关的潜在信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诗歌意象的建构。意象是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在中国传统诗论中也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文学写作技巧。在现代西方文学流派中,意象则指“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集合体”。尽管中西方对意象的理解存在差异,但都指出了意象是内心世界与外在体验的结合体,是诗歌的灵魂所在。鲍勃·迪伦的作品正是将音乐与诗歌结合起来,在歌词中建构意象语言,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他的主观情感。这里就以鲍勃·迪伦的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Blowin’ in the Wind)为例来分析他如何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达成长、反战和自由的主题。
(一)成长
歌曲的第一句,“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称为真正的男子汉),探讨了成长的话题。Road(路)指的人生道路,人生的道路有上坡路、下坡路,有坦途也有坎坷。这里的man(人),不仅指男人,而且指所有人。一个人总要经历挫折、失败和迷茫才能成长,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人类共同的体验,也是诸多文学作品探讨的主题。我们是什么时候真正长大的呢?当回顾自己的过去时听众可能有了答案,也可能始终也不知道分界线在哪里。鲍勃·迪伦在此写到“答案在风中飘”,风代表的是不确定性,关于成长的问题诗人可能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关于人生的思考是不会停止的。歌曲以一个看似简单却具有哲学深度的问题开篇,抛砖引玉,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二)反战
歌曲继续写道“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滩上安眠/炮弹要多少次飞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诗人运用了white dove(白鸽)和 cannon balls(炮弹) 等意象,组合成意象群,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战争背景下人类生存状态图。white dove(白鸽)是和平的象征,cannon balls(炮弹)隐喻战争,人类还要经历多少战火的洗礼才能获得和平呢?这组意象有效地传达出了诗人对和平的呼唤,增强了歌曲的艺术魅力。 这首歌的写作背景是在1962年,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民众中停止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却罔顾人民的意愿将更多士兵送上前线。目睹这一切的鲍勃·迪伦拿起笔写下此歌,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思考,希望世人能以和平而理性的态度来解决争端,不要再让无辜的生命牺牲。迪伦充满诗意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歌词迅速打动了人们的心,获得听众的共鸣,《答案在风中飘》遂成为了一首著名的反战歌曲。鲍勃·迪伦如同一位吟游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世间万象,触发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而答案呢?答案仍然在风中飘,人们应该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迪伦的另一首经典作品《暴雨将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也涉及到了“反战”的主题,很多人解析“hard rain”指的是“核弹”,此歌谈论的是核弹危机,却被迪伦否定了,因为诗人构建的意象有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而不只局限于某个事件。
(三)自由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才会变成沧海桑田/人们究竟要活到多久/才能被允许拥有自由)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蓝天?),诗人接着以“mountain”“sea”“sky”等意象阐述自由的主题。mountain(山)本代表“雄伟高大”,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压迫”;sea(海)和sky(天空)都是“广阔无垠”的象征,凝望大海、仰望天空会让人向往“自由”。人们要等待多久,才能迎来自由?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诗人对当时的美国统治者发出抗议,也对冷漠的人们表达了不满,他在歌曲里号召人们鼓起勇气跟上时代的步伐,反对压迫,争取自由。
鲍勃·迪伦在这里提到的自由并不局限于对社会的批判,正如他一直强调的,他并非“抗议歌手”,在传记中他写道,“它们不是抗议歌曲,它们是反叛的歌谣……即使在一个简单的、爱情旋律的歌谣中也有反叛在其中。你无法逃避它”(Dylan 83)。迪伦不希望被打上标签,成为各种政治运动的代表。而被问到“你是一位诗人吗?”,迪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是的,我是诗人。”诗人所希望的是,能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让人们能由歌词中的意象联想到自身的生存状态,有所觉悟,进而对其生活的世界做出一些改变。
三、结语
瑞典文学院秘书长莎拉·丹纽尔在授奖词中提到:“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一个伟大的曲作者,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四五十年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改变自己的形象。”正如以上评价,鲍勃·迪伦是音乐家也是诗人,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美国的歌曲传统,也回归了古代吟游诗人的文学本源。因此,对鲍勃·迪伦的研究可以从文学和音乐“跨界”的角度出发,既可以分析其作品的文学创造力和艺术审美,也可以探讨诗歌和音乐两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Dylan,Bob.Chronicles:Volume One[M].New York:Simon,2004.
[2]Marcus,Greil.Mystery Train:Images of America in Rock’n’Roll Music[M].New York:Plume,1997.
[3]李保杰.矛盾中前行:鮑勃·迪伦的创作与时代[J].外国文学,2017(6).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