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如何构建课程体系与培养人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等学校于1993年开始尝试创办社会体育专业,虽然经过了十几年时间的完善,但是在我国开办的时间较短。社会体育学专业旨在培养拥有体育类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有经营、管理方面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但由于没有直接的经验可供参考,所以导致了社会体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不足以及不完善。本文就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怎样构建以及课程体系如何设计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c)-0183-02
  对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其开办的领导也正处于探索阶段。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介绍》中所明确的目标为:“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领域中从事群体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1]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体育行业也即将迎来一次飞跃,信息社会时代,国民身体素质普遍减低,更加体现出了体育的重要性。
  1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要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要目标就是要先明确出自己的方向。应当让各创办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办学特点、地理位置和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影响因素。从专业目录介绍的情况来看,社会体育专业应当是以全方面、多角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是把职业限制于一个固定的角度考虑之中。也正因如此,培养管理型和经营型社会体育人才是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完全确认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说培养目标是明确了,但是在具体实施课程构建工作时,仍然还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在以培养管理和经营类人才为目标时,在课程设置上很容易出现偏科的情况,可能导致太过注重学术性的东西,而对实际技术上的东西存在一定程度的忽略。
  社会体育教育的初衷是既要保证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综合性培养,同时还要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经调查显示,社会体育学所培养出的结合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在当今社会中的实际作用突出。所以说就当前形式来看,培养出经营、管理型人才是目前社会体育学为了顺应社会需求而确定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也仍然会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点培养方向。社会体育学专业从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向大众休闲娱乐项目转型,是目前社会体育学专业为了将自身涵盖领域范围拓宽而必须开展的工作,以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所以说,社会体育专业在向社会输入人才时,它们两者之间还需要一个中间桥梁进行链接,才能够更好地让社会大众认可与接受这个专业,而体育休闲娱乐策划就是目前链接市场与社会体育学专业之间最有效的的途径。体育休闲娱乐项目是一种能够有效组织各种策略方法来实现健身娱乐活动的系统工程,其重要内容是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发生、发展方面进行操作。通俗的讲,就是解决把休闲娱乐活动与体育相结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以及手段将体育融入休闲娱乐活动,是体育休闲娱乐策划的核心内容。
  2  课程体系的设计研究
  课程体系是将社会体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論层面转变到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知识结构都是由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内容和结构决定的,而且也能直接体现出社会体育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要实际解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必须从课程出发,只有以其实践工作作为着手点才能更好地解决理论上遇到的问题和即时解决现实问题。课程的设置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并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改变课程设置的内容,这也就使得课程的设置工作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动态性,给实际对课程设置与操作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课程设置的体系和内容结构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并且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方面都有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与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着直接关系。在课程性质上,社会体育学专业是以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交叉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交错是这个综合性专业肯定会出现的问题,所以说在教学内容方面很容易造成与近似学科相重复的局面。
  在高校中,一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或者主干课程是每个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直接体现出专业所能够培养出的人才专业水平素养,同时也是对人才的质量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所以说,社会体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设计就是构建出一套适合的课程体系的核心工作内容。开设的专业课合理性以及开设的质量水平将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工作进行的质量。但是经研究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进行课程设计开展过程中,可能是由于自己本身没有经验以及无同类型的经验参考,所以导致主干课程的设计不够突出,无法明显体现出专业特点,甚至还存在有很多学校的社会体育学专业并没有开设专项技能的课程的情况,还有少部分开设了专项技能课程,但是也存在着术科的学时开设不够、技能内容相对来说还比较陈旧、创新的科目和内容较少等种种问题。这样就会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的相关人才技能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社会对此类人的需求。
  所以对于社会体育学专业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制定合理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第二,专业课结合实践环节开展实践教学;第三,改变授课的要求;此外,在技术要求和学时方面,应当加大力度严格要求几个比较传统的术科项目,使学生必须掌握所学内容与要求。
  3  结语
  社会体育学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在高校总社会体育学专业中,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目录介绍的方向大致相同,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开创以经营、管理方面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专业课时,虽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必须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而及时对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做出调整会造成困难,但是这样就会让专业实时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不会造成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陈旧而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
  总而言之,社会体育专业是一个成立时间比较短的新兴专业,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工作都具有长期性,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同世界先进的高等体育教育模式和成熟的学科体系接轨,在坚持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突出专业特征与优势,将这个专业在往后的长期工作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学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张梦娣,郝治中,等.高校转型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18):214-215.
  [2] 肖亚康.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黄淮学院为例[J].天中学刊,2018,33(3):147-149.
  [3] 王树宏,崔佳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Y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21(3):38-41.
  [4] 李思莹.民办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7,3(7):94.
  [5] 吴健,高昊,黄伊晗,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时空,2016(21):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