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中,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联系非常紧密。体育教育是德育教育最直接、有效的实践载体之一。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以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理念为基础,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分析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阐述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德育问题,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教育  德育教育  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c)-0102-02
  Abstract: In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mor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practice carriers of mo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theory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dea as the found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proble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Method.
  德育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一直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现如今,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只注重学生课堂知识的传授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功利的驱使以及社会潜规则的影响,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学习,严重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就教学中存在的德育问题进行分析,阐述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德育问题
  1.1 社會公德缺乏
  社会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公共体育设施属于校园公共财务,爱护公共财务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但是,在高校校园中,有很多学生不但不爱护公共体育设施甚至破坏体育课时学校所提供的体育用品。此外,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基本的要求,上体育课穿运动服、运动鞋是体育课最起码的要求,但也存在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不尊重体育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教师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或与旁边的同学嬉笑、说话甚至出现争夺器械、擅自离队、追赶打闹等现象。
  1.2 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体育教育的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与相互协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论是足球、篮球等比赛,还是各种游戏的进行,均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目前在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集体意识缺乏,在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不能兼顾集体利益。例如高校举办的运动会、团体操表演等集体活动时不能做到积极参加,甚至出现无人参加的现象;也有学生在运动会时上报了项目但不去参加比赛,拖团队后腿进而影响体育活动的完成。
  1.3 体育道德意识淡薄
  大学体育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任何一项运动都有竞赛,有竞赛就会有道德问题。在体育竞赛中,一些学生会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参与体育竞赛。在体育竞赛中与对手、裁判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辱骂对手、裁判,甚至打架,也有部分学生为了获得胜利故意造成犯规,更有学生会去服用一些诸如兴奋剂类的刺激性药物。此外,在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出现失德行为,不仅是学生单方面的因素,也和教师的教育方式以及道德素质密切相关。例如一名素质较差的体育教师,自己在体育教育中表现出随地吐痰、不关心学生、不尊重学生等不道德行为,那么学生自然也不会去尊重他也就会产生一些不道德行为。
  2  体育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2.1 体育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2.1.1 游戏比赛法
  体育游戏是一种需要学生共同结协作完成的群体性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身心锻炼活动,具有良好的增强身心健康的效果“比赛具有一定的规则约束,也具有竞争性。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比赛法既能达到学生身体活动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尊重的优良品德。体育教师要善于做到寓德育于体有游戏之中。在游戏开始前,体育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比赛、游戏规则,比赛过程中要相互尊重对手,各团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鼓励,落后时,切不可彼此抱怨;在游戏结束后,教育学生不论在体育学习还是其他课程学习中均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1.2 巧抓时机法
  体育教学是需要人与人面对面接触的教学,人与人接触就会有道德问题的产生,这需要体育教师善于抓住时机进行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对于将要发生的不道德的行为及时制止,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发生的失德行为要及时指出问题的危害性,并加以适当批评,教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另外,善于抓住体育考试这一良好时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   2.1.3 评比激励法
  巴甫洛夫提出,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活动得到维持和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然而,在体育教学中,评价激励这一外界的刺激会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会转换为体育学习的动力。体育教师在运用评价激励法时,既要注意场合,又要抓准时机。对于努力刻苦、学习认真,在课堂上愿意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对于课堂上的不道德行为要予以批评教育,但必须做到客观公正,使众人都能信服。
  2.2 体育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2.2.1 以教师为榜样进行德育的实施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自身素养的提高。体育教师需要改变观念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给学生传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高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2.2.2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有教学过程中,教师奖惩要严明,注意以学生不同性格为依据,因材施教,教师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名优秀的学生,好的纪律观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技能好、纪律观念差的学生,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将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时点出,对于技能,不宜进行过多的表扬,防止学生出现自以为是的情绪:对于素质差、刻苦训练的学生,要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善于发现他们学习中细微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使其继续发扬这种刻苦拼搏的精神。
  2.2.3 利用体育课上的突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活动时,学生难免会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例如,老师讲解、示范时,有学生会口出怪音、做滑稽表情和怪异动作引同学发笑;也有练习时不与他人合作,故意捣乱。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在不影响课堂秩序并保持教师威信度的情况下进行及时处理;男生与女生在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方面存在差异,也有部分学生素质比较差,当优等生与差生之间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再如在各类比赛中,对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学生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进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努力为集体争光的品质。
  3  结语
  在高校学生自身德育意识淡薄,存在较多德育失范行为,不能将德育更好地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同时,体育教师在遇到学生道德失范行为时,不能更好地抓住时机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而且,存在部分老师很难从自身做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表率作用。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过错处理不当,损害到学生自尊心,导致学生产生怨恨、冷漠、对立等消极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失德行为。再加上当代应试教育的大教育背景下,教育偏向于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对成绩的追求,导致部分学生以及教师的道德意识渐渐缺失。因此,德育教育的研究尤其是与其他教育课程的融合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仅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将二者融为一体,以达到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晟.体育教育中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 劉旭,杜冰,张帆,等.高校体育教育德育现状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9):182.
  [3] 马姣.湖北省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0.
  [4] 王森森.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培养渗透途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2(17):170.
  [5] 黄伟强.论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J].时代教育,2006(12):139-140.
  [6] 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7] 杨宁.高职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德育渗透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7):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