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零度课程理念下的医学人文英语微课资源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零度课程理念为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资源建构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基于“零主体”、“零目标”、“零大纲”、“零教室”和“零教材”的理论框架,文章探索了以医学人文英语为例的专门用途课程微课资源的建构主体、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学习空间和建设内容,以期有效补充医学英语课程资源和加快促进ESP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關键词:零度课程理念;医学人文英语;微课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4-0047-04
   Abstract: The Zero-degree Course Design provides specific and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course resourc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zero subject", "zero goal", "zero syllabus", "zero classroom" and "zero textbook",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subject, learning objective, teaching requirements, learning space and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micro-course resources for special purpose courses with Medical Humanities English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upplement the additional resources for medical English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SP course and teaching.
  Keywords: zero-degree Course Design; Medical Humanistic English; micro-course resources
   近年来,微课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是网络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热点。基于零度课程理念,我们认为以“零主体”、“零目标”、“零大纲”、“零教室”、“零教材”为特征的微课资源建设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为以医学人文英语为例的专门用途课程微课资源建构提供具体而微的方法论指导。
  一、研究缘由
  (一)新时代的信息化背景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1]6月,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高校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实施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指出:“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从少数人应用到普遍应用,从课外应用到课堂教学主战场应用,从展示性应用到日常性教学应用,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引领作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
  近年,信息化技术的洪流已经影响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促进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网络课程、共享资源精品课、MOOC、微课、手机APP等进一步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促进教育模式的多样化。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型信息媒介相继涌现,学习者逐渐形成了移动化、碎片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
  (二)ESP课程发展趋势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是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与普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不同,ESP是针对特定群体工作或学习情境而设置的专门课程,主要根据学习者需要而设定。显然,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无法顺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专业英语的要求。近年,ESP教学在全国各类专业性较为突出的院校陆陆续续展开,课程重心逐渐从以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教育为导向的传统大学基础英语向培养工作所需的专业英语偏移,旨在满足社会和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需求。例如,政法类院校大多开展法律英语课程,理工类院校倾向于开设科技英语课程,医学类院校则更多地设置医学英语课程。即便医学英语是目前ESP课程发展比较成熟的一个门类,其开设仍然缺乏系统的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选用、课时安排等方面都遇到了难题,教学效果并非尽如人意。例如,在ESP课程改革中适合本专业使用的医学英语教材较为匮乏,需要医学院校英语教师根据校本特色、学科特色、学情动态等打造符合现状况现阶段的教材、教案、教义和教辅材料。
  (三)医学人文英语微课建设原因
  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有效融合医学教育和人文理念,是为了提升语言交际能力、增强人文精神培养而设置的课程,涵盖“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内容。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医学通识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仅限于教材、讲义的课程资源趋于单一化,无法促使学生对“医学人文”产生更加全面、具体、生动的认识。医学人文英语微课资源,作为一种翻转式的学习资源,能够展现学习内容的情景性,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情境性学习体验。其次,微课建设能够革新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以医学通识知识为依托,具有词义深奥、句型结构复杂、篇章沉冗枯燥等特征,加之医学英语课堂教学大多限于讲授式的词汇学习、句子分析和语篇习得,导致学生自主性普遍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微课资源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固定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转变为自主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更加展现该课程的“人文性”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微课建设对于高校开展ESP课程而言,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够补充该门类课程资源。在推行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同时,兼顾医学教育体系的人文教育、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人文知识、医学教学体系的人文环境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2]对于大学医学英语教学而言,微课兼具了视听功能、网络技术、人文性显著等多重优势,能够提升学生理解语言知识技能和人文教育理念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从而推动大学专门用途英语发展。
  二、医学人文英语微课资源建构内涵
  零度课程是一种开放、动态和弹性的课程理念。基于零度课程,以医学人文英语为例的ESP微课资源建构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零主体”理念下的微课应用主体
  目前我国的微课建设大多限于教师展播优秀微课,实际教学应用不广, 并未完全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其“教师主体”的地位无法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从课程资源设置来看,医学英语大多在“知识中心论”的课程价值观的主导下聚焦于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形成以单一“医学内容”的知识性建构为主,忽略了学习者接受知识和感受文化的主体性。
  “零主体”并不是指没有学习主体,而是指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关系,建立“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的关系,建构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的对话关系。“当所有进入到课程当中的‘我’以及一起学习的‘他/她’者之间构成了多元的、动态的对话过程。”[3]这是话语权在师生之间轮流交替转换的过程,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对话式建构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ESP课程开发提供了平台保障。作为新型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手段,微课在一定程度上还课堂于学生,有助于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缓解开展ESP课程建设中的师资匮乏问题,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零主体”理念下的微课建构要求教师以资源管理者的身份与学习者一起进入微课课程建构和应用活动,学习者则作为个性化的学习主体完成体验式的话语协商和知识协理,指出教师和学生共为主体。结合“医学通识知识”和“人文理念”的医学人文英语微课建设能够革新课程的有效性和延展资源的生命性。医学关注的核心主题,如: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也是人文教育的要点。在医学人文视域下,展现微课应用实施者和使用者的对话关系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让微课参与者平等地成为微课资源的建设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微课建设和应用的目标、计划、要求和内容都应该基于每个鲜活的个体经验,从个体知识点和兴趣点出发,让学习者完成主体的塑造过程。
  (二)“零目标”理念下的微课学习目标
  在微课建设方面,“零目标”并不是指学习过程不设目标或者没有目标,而是指改变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以一种开阔的视野来看待微课学习。围绕固定知识结构进行目的性教学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和学习积极性减退。零度课程理念下的课程学习旨在解构传统课程模式下的规范性课程理论框架和标准化的学习内容,以开放性和建构性课程学习为主。与此对应,“零目标”强调微课学习者根据目标的独特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形成符合自己的零度目标。
  学习目标的独特性是指每个学习者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加深个体对零度知识差异的认识,慢慢地修正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目标,确立自己的最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渐进性是以开放性和动态化的学习内容为基础,突出显示学习需求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学习者需求,1987年,Tom Hutchinton和Alan Waters在目标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将学习需求进一步细化称为必学知识、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4]与此对应,学习者应当完成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零目标”理念下的微课学习内容与医学话题内容紧密相关,如定义、特征、发展等为必学知识,能够通过进行自主学习而达成基础知识目标;微课的内容不必限于必学的医学知识点,也可以是具体的医学操作演示、情景表演、真人演示等,从而促使学习者达成技能目标;人文在医学、医道和医术上的展现是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的具体表征,也是学习者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学习目标的持续性是“零目标”课程理念的精髓。“零”就是一个圆,“零目标”于微课学习和应用中,就是零度目标在圆形的课程道上持续运动和拓展,突出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持续的、动态的和永远运动着的过程。“零目标”下的微课学习要求学习者基于个性化的零度目标,完成阶段性的偏离目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动“零”的实现、突破和发展。
  (三)“零大纲”理念下的微课教学要求
  传统的教学大纲以统一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方法等,强调的是系统性和连贯性。“零大纲”理念下医学人文英语微课建构要求学习者自主生成阶段性的学习特征,教师因地制宜地提出教学方法和建议,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生成性。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课程目标以“去中心”的零度理念,瓦解统一的自上而下的预设性行为,以开放性和弹性理念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多样化的需求。[5]在医学人文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微课程建构过程中,应当以多元性和综合性为基础,结合ESP课程特征和学生水平选择具体有效的教学目的、手段、方式和进度。
  1.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微课资源建构和实践中,教师应当构建多元化教学内容,从而打破传统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的单一性、封闭性和局限性,有效拓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教学目的。在医学人文英语微课建构中,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以涵盖医学通识知识的内容,如人体的基本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知识;也可以涵盖具备人文性话题的拓展内容,譬如对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呈现能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帮助学生自主地实现对知识的自由转化和内化。
  2. 阶段性的知识技能。传统教学大纲指导下的醫学英语课堂往往囿于课时有限、知识枯燥、内容抽象、教学手段落后等,往往以阅读教学和翻译理解为主,其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依托微课资源建设的医学人文英语教学以“微”为主要呈现形式,使得教学不再限于时间、空间和师资,能有效帮助学习者掌握阶段性知识技能。“零大纲”理念下的医学人文英语微课知识技能拆分了系统连贯的知识呈现,以“翻转式”课堂让学生有选择地培养全面而系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薄弱环节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形成循序渐进、符合自身认知规律的知识技能体系。   3. 生成性的学习特征。“零大纲”理念下的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知识体系都不一样,更加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突出阶段性学习特征的生成性。在微课建设中,所提供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预设性,而学习者基于其自身学习特点和进度选择何种学习内容、何程度的知识和何方向的技能则是生成的。生成性的学习特征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主动权,激发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热情。
  (四)“零教室”理念下的微课教学空间
  微课的“主题明确、短小精悍、情境真实、资源多样”等优点契合了零度课程理念下“零教室”以碎片化、移动化、泛在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环境要求。“零课室”并非是建筑意义上课室的消亡,而是强调微课建设和教学需要依托网络平台和新型网络技术。就目前而言,利用手机、Pad等可移动电子设备进行移动化学习是当今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美国学者佩里格利诺(Edmund D. Pellegerino)曾指出:“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且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许多特性。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医学的人文本性。[6]医学人文课程有效融合了医学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以趣味性的“人文”话题为依托,加之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反复学习、理解和记忆,从而让学生更加有效率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因而,微课兼具了“趣味性”的课程内容和“效率性”的语言学习双重特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能力在新型的互联网教学模式中灵活安排学习任务,使获取知识成为有趣之事。
  零度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空间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全过程中,全面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推动课程资源实现开放共享,促进教学资源平台的优质发展。通过鼓励教师进行多模式应用,促动学生进行多形式学习,为教师拓展了教学空间,为学习者拓展了学习空间,从而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种看似松散随意的学习,却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获取知识的泛在化,以“翻转式”学习模式避免了以往的“填鸭式”学习。总之,“零课室”理念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创新化学习能力,推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学习新环境,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之余也提高了学习效能,实现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可持续的教育。
  (五)“零教材”理念下的微课建设内容
  “零教材”并非指取消纸质教科书或不指定教材,而是强调在微课资源构建过程中,所涵盖的资源内容应该超越教科书或教材的束缚。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新教材构建的主体,微课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新教材产生的过程。
  1. 微视频。Hutchinton和Waters在设想ESP课程设计时曾指出:相比于只经由一种途径进入大脑而言,当一种图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听、说、读、写)进入大脑时,更容易帮助理解。[4]多模态的视频表现形式,经多种形式进入大脑,更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接受和掌握知识。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者进行交互学习活动的载体。微课集合了视频、音频、图片、PPT、Flash等多种媒体组合,是一种多模态的呈现,这种兼具听、说、读、写等不同渠道输出的新型媒体表现更有助于学习者习得语言技能。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是大学医学英语课程的基础课程,以基础语言技能培养为主。初学者接触该课程(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内容)通常感觉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因而,在制作微视频时可以采取视频录制与PPT结合、视频与屏幕录制相结合、添加手写板或字幕、即时笔记、交互黑板等方式,使得知识要点的呈现更加鲜明,重难点突出、内容精炼,界面生动,从而帮助学习者高效理解医学知识、表达和技能。需注意的一点是,越是多模态化的微视频建设越是生动形象,实用性和有效性就越高,就越需要对视频进行专业化的录制、加工和处理,越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配套资源建设。完整的微课建设需要与相应的学习活动、学习任务、学习流程相结合。提供由微课件、微任务、微习题、微测验等多种配套资源构成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者自主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练习、作业、解答等各种资源可以有效辅助学习活动并启发学习者的思维,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理解的加深,解决与微课内容相关知识的疑问,建立学习者与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使学习变得更具有人性化。”[7]医学人文英语微课配套资源建设可以包括:知识导图、在线练习、活动任务、课件讲义、评价反馈等。那么如何聚焦学习,提供相配套的资源呢?例如,可采用专题测试的形式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每完成一节微课的学习,可提供学习者相应的测试题目,以检测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彰显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可通过问题向导、任务驱动、活动设置等拓展性内容供学习者进行思考、提问和讨论。此外,每个微课应当设置评价和反馈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话题动态,为学生之间提供互动学习平台,让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三、结束语
  零度课程以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和动态的方法论解构了自上而下的灌输式传统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零度课程理念的微课建设是医学人文英语课程资源的良好补充,是能够满足学习者日渐趋于自主化、移动化、泛在化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通过帮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医学知识和概念的自主学习、理解和复习,促进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翻转过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目前而言,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仍在建构之中,与课程相配套的微课资源也亟待建设。总而言之,只有广大一线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推动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相长,才能促进大学英语更快更好地转向专门用途英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6-10].
  [2]刘婵娟,李军红.新常态下的医学人文教育:困境与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3):134-137.
  [3]杨劲松.基于“零度”偏离理论的英语写作课程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2):41-45.
  [4]Tom Hutchinton&Alan Waters.特殊用途英語[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5.
  [5]杨劲松.大学英语零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04):73-77.
  [6]Edmund D. Pellegerino. Humanism and Physician[M].Knoxvil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79:2-3.
  [7]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101-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2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