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生物氧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众多专业的必修课程,生物氧化是医学生物化学代谢部分的重要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该文以了《生物氧化》内容为例,探讨了微课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还进行了教学反思,以更好地完善微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生物氧化;微课
  [中图分类号] R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2-5654(2019)04(a)-0152-02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many majors in medical colleges. Biooxid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tabolism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have poor teaching effects. Using micro-courses for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Taking the content of "Bio-oxid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duction of micro-curriculu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arries out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micro-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edical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oxidation; Micro-course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反应的学科,是生物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众多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临床药学、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众多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学好生物化学,有利于为学好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探索多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培养更优秀的医药人才,这一直都是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从PPT课件的课堂应用开始,CIA教学模式逐渐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普及。CIA教学使用影像动画都多种教学素材,极大促进了课堂教学,使得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则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微课教学比PPT课件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以微课为媒介,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使教与学正在处于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1]。该文以桂林医学院生物化学课程中《生物氧化》章节为例,探讨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微课简介
   微课源于美国,2011年,被称为中国“微课之父”的胡铁生系统总结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2]。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甫一诞生,因其短小精悍目标明确,迅速成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新宠。高校对微课的应用从微课比赛开始,也逐渐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3-5]。一方面,微课本身主题突出,目标明确,声色俱全,微且应用性强,将其引入课堂教学,能将某个知识点凝固在5 min之内的视频里,可供学生反复学习,简便而有效。此外,微课更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信息来源广泛,个人发展全面,冷板凳坐四年的学习模式显然不适合这一代大学生。但是他们的碎片化时间充裕,微课刚好能将这些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正好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许多兄弟院校都对微课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基于此,我们也将微课引入了课堂教学,对其应用进行了探索。本文以生物化学《生物氧化》内容为例,研究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  《生物氧化》内容简介
   生物氧化主要是指糖、脂类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生物氧化以线粒体氧化为主,主要内容包括生物氧化内涵、特点、氧化呼吸链及能量计算。其中氧化呼吸链和能量计算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氧化呼吸链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有:氧化呼吸链组成成分(含复合体I、复合体II、复合体III、复合体IV、辅酶Q、细胞色素和ATP合酶等)、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两条主要呼吸链和能量计算。
   对这一章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氧化呼吸链个组份的分子组成、各组份功能、不同组份的排列顺序、不同呼吸链能量计算、能量产生机制和定位。氧化呼吸链的组份是本章基础知识,是学习呼吸链电子传递的前体。不同物质通过许多不同的代谢过程脱下的氢最终都经由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传递,不同部位产生能量也不相同。这些知识点数量多,又是一脉相承,互为联系。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经常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每个都懂,就是联系不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顾此失彼,学习效果不佳,严重的可能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3  《生物氧化》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单纯的课堂灌输式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大学课堂教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课堂教学的结合,是现代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生物氧化》微课视频时长5 min,主要包含氧化呼吸链的组份、电子传递顺序、两条不同氧化呼吸链的能量差异和能量产生机制。视频制作过程中引入一些卡通元素,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微课制作完成后,在《生物氧化》章节学习之前发送给学生,附带学习目的、要求和课后作业。学生可通过微信、QQ和校园网等多种途径进行在线或线下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亦可通过微信群或QQ群与教师沟通。有赖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这种讨论和沟通是无障碍的。《生物氧化》微课教学的基本操作如下:首先,通过课前独立学习,掌握氧化呼吸链相关的基础知识;接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相互谈论,检查学习效果;然后,完成附带的课后作业,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完成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添加了一个游戏环节。游戏规则如下:游戏分成两队,每名队员分别扮演一个氧化呼吸链的组份,并按电子传递的顺序排好顺序。一队扮演NADH->O2氧化呼吸链,另一队扮演琥珀酸->O2氧化呼吸链,并将产生ATP的部位和数量标记出来。通过角色扮演,调动了广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枯燥乏味的生物化学课程变得生动活泼。加上亲身参与呼吸链的组装,广大同学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
   对于学霸型的学生来说,5 min的微课,既能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学渣型的学生来说,40 min一节课无法集中精力,但5 min还是可以“勉为其难”进行学习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微课不仅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但提升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挤压部分学生网络游戏时间,让手机由游戏工具变成学习道具。而教学游戏环节的添加,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习变得快乐。所谓寓教于乐,不外如是。这种教学思路,我们还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推广。
  4  教学反思
   微课教学不是简单地制作几个微课发给学生自学就算完成了教学过程,良好的教学设计和课前课后的配套服务(教师承担)也是微课教学必不可少的。
   设计微课时要目的明确,制作的微课针对性强。同时,由于微课制作对教师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也要教学不止,学习不已。微课本身很小,知识点突出但略显狭窄。微课的微是为了迎合学生碎片化学习所需,但微课制作要有全盘考虑,不同微课间要做到知识连贯,相互呼应,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相对课堂灌输式教学,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由授业变成了解惑。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任务:答疑。毕竟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疑惑。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缺失,只不过转换了角色。此外,要不断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并推广之,同事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学习,集思广益,才能把课上得更好。
  5  讨论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生物化学知识点过于丰富,每一个专业名词都能让人望而却步,代谢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调控机制亦是如此。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生物化学教学的不易。这也迫使我们广大生物化学教师要不断优化现有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并适应角色转换。微课教学突破课堂这一限定的时空,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對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新的体验和考研。这就要求教师在微课教学这一动态进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模式,更好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金荣仲,陶毅明,刘青波,等.微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8):157-161.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3]  陶毅明,金荣仲,高进涛,等.生物化学中《氨的代谢》一节尝试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28-30.
  [4]  翟继,葛欢欢.微课在医学类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4):426-428.
  [5]  杨秦,蒋传命,何邵波,等.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微课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143.
  (收稿日期:2019-0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