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拥有着整个世界最为璀璨的传统文化,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情趣德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合理的办法,善于运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和长处,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少年学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这一概念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尤其是在教育界,已经成为人们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传承,其中所涌现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无数的智慧和勇毅、无数的哲学与科学思想,将对学生乃至于社会各界人士带来极大的助益。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必须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予以很好的应用。本文将就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做出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意义与优势
  (一)傳统文化的概念与认知
  在当今的教育界,出现了对传统文化一种不正确的认知,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糟粕过多,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潮流,应该在教育工作中逐渐予以舍弃。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精髓,是古仁人志士用智慧、生命和热血为后人创造的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能够站在世界之巅的最强有力的保障。
  从太古时代,我国先民与洪水猛兽英勇搏斗,为人类生存繁衍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我国的传统文化就已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扎根、生长乃至于壮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彻底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到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使书同文、车同轨,彻底打开了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锁链,使中华文化千年传承而不断绝;到汉武帝北击匈奴,扬我天朝国威,彻底奠定了我国强悍的尚武精神;到大唐盛世,万国来朝,长安城成为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两千多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未断绝,文化的发展脉络一直坚定而清晰,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也是其他任何文明古国都不可比拟的。如此优秀的文化,安能舍弃?
  (二)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的厚重,它拥有着更多的实际意义。
  1.优秀的文化传承
  所谓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从太古时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传承,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远远不是几十年的所谓新时代便能够取代和淘汰的。
  文字方面。我国拥有最为复杂、最为生动、最为含蓄的独特语系,能读、会写、能理解方块字单独和组合的意义,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基础。
  智慧方面。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太多的智慧,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草船借箭》这一内容,就蕴含着诸葛亮丰富的科学智慧、心理学智慧、战争学智慧以及天文地理学智慧。这些智慧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为璀璨的明珠,应当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发扬光大。
  哲学方面。我国传统文化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庄子的“德”、墨子的“兼爱、非公”、孙子的“兵”等等等等,这些优秀的哲学体系经过千年的发展变迁,即使在现代,也是最为优秀的哲学思想,也是反映世界运转和人类活动最全的百科全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这些优秀的哲学思想,应该在小学语文中予以应用和发扬。
  其他方面。除了以上几点,我国传统文化在科学方面、伦理道德方面、人生智慧方面、文学方面等几乎所有人类文化的范畴内,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成果,我们应该去芜存菁,将其中的精华,通过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使之传承和发展。
  2.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
  除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的发展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如同一张白纸或一棵幼小的树苗,以传统文化为笔墨、为养料,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
  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教学,就能够使学生了解发生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候的精彩故事,让学生深刻懂得合作才是强大的基础,通过剖析课文中蔺相如的宽容与胸怀、廉颇的知错能改、大局为重,以及二者在对抗强大的秦国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对国家的忠诚,对学生进行深度的思想品格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人除了知识和能力,自身的优秀品格和素养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在很多时候,良好的品格和素养更能够影响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3.学生内在气质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的气质偏向于金钱化和庸俗化,这对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传续是非常不利的。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在小学时代,对学生进行深度的内在气质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使学生养成智慧、果决、和善、温文尔雅、充满学识的气质,这对于提高民族形象、增加民族底蕴、促进民族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以古文作为承载,而古文的背诵、理解和应用,比之现代文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气质。
  如当学生面临着这样的景象时:夕阳之下,天边泛着晚霞,映照在秋水之上,天上的一只孤雁在朝着远方飞翔。对传统文化掌握良好的学生,可以发出这样的感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该是多么的应景,该是多么的富有气质!而倘若不学习传统文化,就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啊,晚霞,你真美!啊,秋水,你真美!啊,大雁,你真美……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方式   (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去芜存菁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时代思想的局限性。如封建思想中的男尊女卑、天地君亲师、怪力乱神等糟粕思想和文化。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的“三观”尚未建立完全,对糟粕思想批判性吸收的能力尚不足够,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去芜存菁,选择其中有正能量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教学。
  如,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讲述的是钟子期身死,其好友俞伯牙将自己的爱琴摔碎,挑断琴弦的故事。在该課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讲授“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经典故事,借此提倡友情的可贵,还可以给学生普及基础的音乐鉴赏知识等。但对于俞伯牙摔琴的行为,要做出强调,这种有些偏激同时浪费财务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学生可以学习俞伯牙对好友的真挚感情,但是要让他们明白,表达情感应该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办法,而不是毁坏财物的办法,避免学生学习到浪费、偏激的思想。
  (二)借助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小学语文中《揠苗助长》这一内容,讲述的是一个古人希望自己的庄稼能够更快地生长,从而将幼苗拔高,使庄稼死亡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告诉学生世间万物都要遵守其自然规律,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就要承受其严重的后果。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升华,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观点:人和自然要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规律;人和人之间也要和谐共处,建设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中拥有更多的有趣故事、更引人入胜的华章诗篇、更令人向往的名人传记,借助这些丰富的元素,加以引申和提高,从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这是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理论与实际的关联,避免出现理论实际脱轨的情况,将学生培养成为只会满嘴空谈、不切实际的“老学究”。
  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影音资料,如圆明园的旧址图像、相关的纪录片片段、历史学家的点评等,利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历史屈辱感和国家荣誉感,培养学生好好学习、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纵然其中存在着许多时代的印迹和限制,但不能据此否认其存在的伟大意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更应该善用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贺美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
  [2]尚冬梅.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