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防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塑胶跑道进校园,给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带来了环境改善的同时,为一线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塑胶跑道给予运动者的反作用力、缓冲力特强,造成各种运动损伤,尤其是踝关节损伤。针对这种现象,我就如何预防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展开研究,力求让学生在体育运动时,既能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又能避免踝关节损伤,确保体育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预防;踝关节损伤;解刨学
  体育课的目的是发展学生体能、提高身心素质和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但如果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容易造成各种运动损伤,尤其是踝关节损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对踝关节的运动损伤预防进行研究,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海区大沥镇邵边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共112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易造成踝关节损伤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从踝关节损伤的病因入手,对症下药,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活动场地、科学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快乐地体验,健康地成长”。
  2 研究行动策略
  2.1 踝关节损伤病因
  通过日常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文献的查阅,了解到从解刨学上看,由于人体结构的特殊,踝关节韧带损伤在由运动所致韧带和关节损伤中占大多数。而在体育课中,内容安排不合理、场地设计不当、动作错误或不协调、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在塑胶跑道上长时间的运动也是引起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因素。
  2.2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
  (1)坚持做好防伤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不受伤才能开展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使学生树立牢固的防伤意识。
  (2)根据学生年龄段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运动场地。
  (3)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防止各种伤害事故(特别是踝关节)的有效手段。
  (4)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辅助练习,特别是在跑、跳及各种球类教学练习时,要把活动膝、踝关节作为主要内容。
  (5)加强踝关节部位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地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和措施,加强踝关节部位的练习,例如:借助游戏的开展,既可以使膝、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和肌肉得到锻炼,也可以使踝关节的力量、支撑动作协调平衡、平衡感觉和适应力得到提高,从而加强关节的牢固程度,最终达到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又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起跳、腾空、落地的技术时,如立定跳远、急行跳远、跨越式跳高、支撑跳跃、抢篮板球等时,要求老师讲清动作要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落地方法,对防止踝关节损伤有积极的作用。再如:在进行下肢练习和发展踝关节力量的练习时,场地的设计方面,我一般安排在平整的草地和松软的沙池运动,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减少各关节的撞击力,减轻关节软组织的摩擦。在发展下肢、踝关节力量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踝关节的的损伤。
  “没有放松,就没有成绩的提高”。这是“体育人”都明白的道理。因此,我一直都重视抓好课后的放松、整理,如进行3至5分钟的徒手操、韵律操练习,做拉伸韧带的活动、心理舒缓的活动,达到肌肉、韧带放松和心理调节的效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其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活动场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避开在塑胶跑道上的练习,安排在平整的草地和松软的沙池运动,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减少各关节的撞击力,减轻关节软组织的摩擦。这样,在发展下肢、踝关节力量的同时,既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踝关节的损伤,还发展了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学生的踝关节力量增强了,因踝关节损伤而请假的人数大大减少,学生的出勤率也得到提高。学生更喜欢这样的上课形式,短跑成绩提高了(从下表可以看出),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学生因参加体育运动所带来的踝关节损伤。
  4 结论与建议
  塑胶跑道进校园,提升了校园的运动设施,同时提高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尤其是踝关节的损伤。预防踝关节损伤的方法很多,只要遵循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循序渐进,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活动场地,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
  时代在发展,体育运动设备设施日新月异,机遇与挑战并存,必将对从事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耕耘好“体育的沃土”,为国家培养体格和人格健康发展的学生,做出体育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素梅,吴洁,徐明俊.“体育与健康”课教学问题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
  [2]宗华敬.身体训练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5311.htm